腰椎间盘突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430002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腰椎间盘突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腰椎间盘突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腰椎间盘突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腰椎间盘突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陈满涛,一.定义,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的解剖,目前多数研究证明:纤维环表面有细小血管供应及窦椎神经支配,腰椎生物力学,假如站位时椎间盘压力100% 坐位则为150% 站立前屈为210% 坐位前屈为270% 故久坐及前屈负重者易患椎间盘突出症,二.临床表现,常见于2050岁 男女比例46:1 多有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 首次发病常是半弯腰持重或突然扭腰过程中,临床表现,症状: 1.腰痛:最先出现,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的感应痛。 2.神

2、经根性痛: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背放射。喷嚏、咳嗽时加重。早期痛觉过敏,以后感觉迟钝。 3.马尾神经受压:二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体征:,1、腰 椎 侧 突:姿势性代偿畸形; 2、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最明显; 3、棘突间有压痛:骶棘肌棘旁1cm压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60度以内为阳性。,查体及体征,1、腰 椎 侧 突: 姿势性代偿 畸形;,查体及体征,2、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最明显; 3、棘突间有压痛:骶棘肌棘旁1cm压有坐骨神经放射痛;,查体及体征,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60度以内为阳性。,查体及体征,5.腹压增高试验阳性 6.下肢后伸试验阳性(患

3、者下肢向后活动时诉下肢僵硬不适) 7.林纳氏征阳性(将髋关节和膝关节均置于90度状态,在将膝关节伸直到180度,在此过程中患者下肢后方出现放射性疼痛) 8.足拇趾背屈或跖屈力减弱或消失,腰45间突出为足大趾背屈力减弱或消失。腰5-骶1间突出,则出现趾跖屈力减弱或消失。,腰椎间盘突出压迫所支配神经的表现,三.病因、病理,(一)病因 1、椎间盘退变(主因): 成人椎间盘无血液供应(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供) 营养靠淋巴渗透 髓核、纤维环含水量( 90、80随年龄逐渐递减) 髓核蛋白多糖 髓核 胶原纤维 弹性(张力) H2O 纤维环 玻璃样变 纤维环与软骨板、椎体缘附着处松弛、 囊样变,病因、病理,腰突

4、症的病理机制复杂,与椎间盘突出的好发水平、方位、破裂形式、以及神经根的相互关系有关。 1. 好发部位: 90下两个椎间隙 原因:下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多 L5及S1神经在椎管内分别跨越两个椎间盘 2. 突出方位:椎退程度不一 向上/下突入椎体内(Schmorl) 力学因素 向前突出(经骨突出) 后外/后突出(临床主要类型),病因、病理,单侧型 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 于一侧 后外/后突出 双侧型 从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 神经根皆受压 中央型 正中突出,出现马尾刺激症状,四.诊断,病史 症状 体征 X线片上相应神经节段有椎盘退行性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脊髓造影、CT、MRI、椎间盘造影等方

5、法,能准确地作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及主要引起症状部位的诊断。但不能仅依据CT、MRI而诊断,影像学表现(一),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片 提示:脊柱侧弯,影像学表现,腰椎生理弯曲消失 椎间隙变窄,影像学表现(CT),正常,膨出,MRI:椎间盘退行性变,并向后突出,MRI:巨大中央型突出,MRI:后外方突出压迫神经根,五.鉴别诊断,(一)与腰痛为主要表现疾病的鉴别 1.腰肌劳损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限局性压痛,无根性痛表现 2.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无根性痛表现,局部压痛 3.椎弓根峡部不连与脊椎滑脱症:腰椎前凸增加,X线片可证实。 4.腰椎结核或肿瘤:X光可见骨质破坏,核素可

6、见异常浓聚。,鉴别诊断,与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的鉴别 1.神经根及马尾肿瘤:病情进展缓慢,进行性,通常无外伤史。椎弓间距及椎间孔扩大,MRI、脊髓造影、CT可证实 2.椎管狭窄症:主诉多,体征少,间歇性跛行,骑车不受限。MRI、脊髓造影、CT可证实,鉴别诊断,与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鉴别 1.梨状肌综合征:臀部和下肢痛为主要表现,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腰痛症状,臀部肌萎缩,可及肌肉条索。 2.盆腔疾病:无腰部症状髋关节外展外旋位抗阻力时可诱发症状,神经定位症状不明显,盆腔CT等可确诊。,六.治疗,分保守治疗与非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 指征:年轻初发病程短 单纯症轻无狭窄 ?只要是腰椎间

7、盘突出症,在患者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均可先行保守治疗,临床是否可行。,保守治疗,(1)绝对卧床休息。(平板床) (2)持续牵引:减少(轻)间盘压力,增加椎间隙和椎管容量。 (3)针灸理疗:解除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保守治疗,(4)非甾体镇痛药和肌松剂。(英太青) (5)骶管封闭: 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粘连。 (6)围腰保护。 (7)腰背肌锻炼:“自身支具” (8)推拿按摩。,结合我科特色,针灸理疗:急性腰痛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原则。急性腰扭伤常因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而致气血淤阻、经脉不通。故其治疗大法,当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调阴阳。,根据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之部位,病位

8、当在督脉、足太阳和足少阳经脉。,急性腰痛,方法一:选用穴位:百会穴。 针刺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患者俯伏坐位,待患者有酸胀感后大幅度上下提插,强刺激约1分钟后,嘱患者站起缓缓活动,运动腰部。如果仍然活动不了,5分钟后,再强刺激一次,一般在刺激一次时腰部就有热胀感觉,疼痛消失,功能改善,奏效后留针10分钟,针毕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穴位片刻,以防出血。每日针刺1次,嘱患者少活动,平卧硬板床休息。,急性腰痛,方法二:腰痛点穴(标准定位:手背,第2.3掌骨和第4.5掌骨之间,腕横纹与第一掌指关节连线中点) 针刺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患者坐位,待患者有酸胀感后大幅度上下提插,强刺激约1分钟后,嘱患者站起缓缓活动

9、,运动腰部。如果仍然活动不了,5分钟后,再强刺激一次,一般在刺激一次时腰部就有热胀感觉,疼痛消失,功能改善,奏效后留针5-10分钟,针毕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穴位片刻,以防出血。每日针刺1次,嘱患者少活动,平卧硬板床休息。,急性腰痛,方法三:选用穴位:肾俞、环跳、承山、后溪、人中、腰痛。 针刺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患者应仰卧位。除人中外,均取两侧,用泻法,留针15分钟,其间运针4次。肾俞针后加灸。针毕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穴位片刻,以防出血。每日一次。,急性腰痛,方法四:选用穴位:闪电穴(尾骨尖旁开6寸,再直下1寸处取穴,环跳穴旁开约1寸处),左右各一穴)、阿是穴。 患者直立,面向床,靠在床边双手支撑于床上

10、,上身前屈,双腿直立,术者站在身后。 针刺方法:选好穴后局部常规消毒,3寸毫针直刺1至2寸深行针,强烈提插捻转,有针感向上向下扩散,较好直达腰部或足跟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得气后不留针,起针后,令患者活动腰部,频率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使腰部肌肉逐渐放松。当时见效,明显感到轻松。如果还有腰部疼痛,可找腰部阿是穴针之,不留针。针后嘱患者避免固定体位长时间坐或站立。,针灸治疗的常用穴位,1.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

11、.5寸。 6.八髎: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7.秩边:第四骶椎下,旁开3寸。 8.委中:腘窝横纹中央。 9.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10.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1.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 12.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13.阿是穴:腰部压痛点。,选穴及配穴(一),选穴及配穴原则,辨阴阳虚实的基础上,结合八脉交会穴,四总穴以及所属经络的井、荥、输、经、合来选穴。 以腰肌劳损为主: 取方: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 上腰痛加命门;下腰痛加腰阳关。中等刺激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选穴及配穴(二),以腰椎间盘突出

12、为主: 方一:腰夹脊、阿是穴、命门、肾俞、八髎、阳陵泉、委中、承山等,每次取4-6穴、强刺激后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 方二:腰夹脊、阿是穴、命门、秩边、承山。先针刺阿是穴,得气后强刺激,使针感向下放射至足底。再提插34次,出针。再刺秩边、承山留针20-30分钟。隔日一次。,选穴及配穴(三),以腰三横突综合征为主 取穴:腰阳关、阿是穴、委中。中等程序刺激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选穴及配穴(四),以腰椎管狭症为主 取方:命门、肾俞、大肠俞、秩边,缓慢进针;补法为主,刺激较小,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非保守治疗,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 经皮椎间盘摘除 椎间盘镜 髓核化学溶解

13、 必要时椎间融合,手术指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半年,经保守治疗无效。 首次剧烈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以下肢症状明显,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或马尾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者出现直肠、膀胱症状。 中年病人,病史较长,影响工作或生活者。 病史虽不典型,经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椎静脉造影,CT、MRI示椎间盘退变或较大突出。 对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反复发作且疼痛加重。椎间盘突出并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椎管狭窄。,总结,不要因为CT(MRI)报告椎间盘突出(膨出),而认为自己得了椎间盘突出症,只有椎间盘突出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才能诊断椎间盘突出症

14、 不能因为有腰痛而认为自己得了椎间盘突出症,因为腰痛原因复杂,总结,不能认为椎间盘突出越明显其症状就越严重,因为腰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机制复杂 不能认为椎间盘突出越明显就越需要手术,因为腰间盘脱出的脱出组织可自行吸收,总结,因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症状反复,发作期及缓解期交替,所以很难评判哪一种保守治疗疗效最佳(没有经过治疗,患者症状也可能自然缓解)。这也是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方法这么多的原因。,七.预防,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受到积累伤力所致,而积累伤又是加速退变的重要因素,故减少积累伤非常重要。 1.长期坐位者: 2.长弯腰劳动者: 3.治疗后病人: 尤应注意工作姿势,腰背肌锻

15、炼,避免腰部损伤,“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思路,加强腰腿痛的科普宣传 。 纠正不良体位、姿势 。90腰腿痛患者 是由于工作或生活中长期不注意适当体位、姿势或用力不当所致。 注意护腰,减少外伤经常腰部负重的工作者,最好使用防 护用具,加强腰部保护。,纠正患者的就医观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重视自我保健,如有腰部扭挫伤或 久坐、久站而出现腰痛、腰酸、腰部脊柱侧弯畸形或有下肢反射痛, 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于骨科医师,如早期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在医师的 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或门诊服药、理疗牵引、休息、加强腰部功 能保护,或住院持续牵弓l等),对于初发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因此 对于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初发者或症状较轻者,积极早期中医保守 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往往患者难于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治愈后防止复发应注意如下三项:,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 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 坚持腰背肌练功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慢跑等; 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 对巩固疗效有裨益。,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