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8429263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诊断与处理(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常见疾病 诊断与处理,一.常见心电图 二.常见急症诊断与处理,心电图导线连接,红线-右上肢 黄线-左上肢 绿线-左下肢 黑线-右下肢 白线带吸球-胸前区,心电图机电极板,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正极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V2与 V4连线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 左腋前线V4 水平处 V6 左腋中线V4 水平处,左手腕 + 右手腕 + 左脚踝,负极,心脏结构,心电图的导联标准双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导联,肢体导联导联轴,正常心电轴与其偏移,心电图的测量方法,走纸速度:25mm/s 横线每小格0.04s 定准电压:1mv 纵线每小格0.1mv,心电

2、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1、P波:代表心房除极 2、QRS波:代表心室除极 3、T波:代表心室复极 4、U波: 5、ST段: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 6、P-R间期: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 的时间 7、Q-T间期:心室除极、复极所需的总时间,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两脚规 测量项目:各波、段、间期的电压和时间; 心率的计算,电压、时间的测量,波幅的测量,波宽的测量,J点,1.取T-P段为对照基线,QRS波起点为对照点 2.ST段移位时,取J点后0.060.08S为测量点,ST段移位的测量,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1、心率和心律:正常为窦性频率范围:60100次/分

3、 2、P波: 形态:钝圆形,可有轻度切迹,峰距0.04s、5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一般0.11s,多在0.06-0.10s之间 0.25mv 3、P-R间期时间:0.12-0.20 s 4、QRS波 Q波主波向上的导联:q波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时间:小于0.04S 坏死性Q波(异常Q波、病理性Q泼),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QRS波 主波形态: 、aVF、46导联主波向上 16 :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 时间:0.06-0.10s之间,0.11s 5.ST段: 正常:位于基线上,可有轻度偏移 S-T段压低: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不应超过0.05mv S-T段抬高:不应超过0.1mv(除

4、胸导联可抬高不超过0.3mv外) 6、T波:.形状: .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时间:0.05-0.25s 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10,T波形状,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7、U波: 时间:0.16-0.25s 电压:0.05mv 方向:与T波一致,8、Q-T间期: 时间:0.32-0.44s,异常心电图,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T波改变T波低平或双向 双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心内膜和心外膜下心肌同时缺血 ST段移位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ST段下移0.05mv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ST段抬高0.1-0.3mv,心肌缺血 缺血型ST段的形态,水平型 下斜型 低垂型,心肌梗

5、死,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avL导联高侧壁 、 aVF导联-下壁 V1、 V2、 V3导联-前壁、前间壁 V1- V6导联-广泛前壁 V7-V9导联后壁 V3R、V4R 、V5R-右室 V5-V6导联-侧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前壁心梗,心肌梗死,后壁心梗,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与颤动,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II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房室传导阻滞,I

6、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诊断步骤,一般浏览:准电压、走纸速度、导联连接 确定主导心律:窦性、异位或者两者兼之 判断心脏位置:心电轴、钟向转位 分析P波、QRS波及两者关系:形态、时间、电压 ST段改变以及改变类型 得出结论,常见急症诊断与处理,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概 念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是指心脏在短期内发生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室负荷突然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体循环或肺循环急性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 2急性压力负荷

7、过重 3急性容量负荷过重 4急性心室舒张受限,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二、临床表现 1急性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由于 肺毛细血管压急骤升高,如超过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影响气体交换。病人突然 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浅快,每分钟可达30 40次,端坐喘息,频繁咳嗽,咯出大量白色或粉红 色泡沫样痰,严重者泡沫痰可从口、鼻中大量涌出。 病人常极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灰白,皮肤 湿冷,严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急性心力衰,2. 听诊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可出现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奔马律。部分早期病人,病程在肺

8、间质水肿阶段,肺部可无湿罗音,亦不咳泡沫样痰。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2心电图3超声心动图 4血流动力学监测 5动脉血气分析,非心源性肺水肿与急性左心衰竭鉴别,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措施 (1)体位: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增加肺容量和肺活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2)吸氧和消除气道泡沫: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急性心力衰竭,(3)吗啡 (4)快速利尿:呋塞米(Furosemide)通过扩张静脉和快速利尿作用减少循环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有利于肺水肿缓解。常用2040mg

9、静脉注射,如30min内未见利尿效果,则可增大剂量重复一次。 (5)血管扩张剂扩张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前负荷减轻,肺毛细血管楔嵌压下降,肺淤血减轻;扩张外周小动脉,则后负荷下降,心排血量增加,心功能改善,脏器灌注增加。急性肺水肿时,外周小动脉收缩,心排血量严重降低,因此对无低血压者,宜给予血管扩张剂。,急性心力衰竭,血管扩张剂选择原则:若以肺充血、肺水肿为主,而无明显周围灌注不足,宜选用静脉扩张剂;如心排血量降低,有明显周围灌注不足,而肺充血不严重者,宜用动脉扩张剂;若两者兼有,宜选用动、静脉扩张剂。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常用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急性心力衰竭

10、,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主要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剂量较大时还有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作用。 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均衡扩张小动脉和静脉,作用强、起效快、持续时间短.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a受体阻滞剂,主要扩张小动脉,也扩张静脉,适用于肺水肿伴外周阻力增高的病人。,急性心力衰竭,(7)洋地黄制剂 :急性左心衰竭时宜选用快作用洋地黄制剂,特别是由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诱发,或已知心脏增大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常用毛花甙C(LanatosideC)0.4mg稀释后静

11、脉注射,必要时24h后可重复一次。 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血压时,也可选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可与多巴胺合用,也可单独应用,急性心力衰竭,(8)氨茶碱 :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其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以及温和的外周血管扩张、利尿和正性肌力作用,改善呼吸困难。常用量250m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1015min)静脉注射,必要46h后可重复一次。由于其治疗安全窗较窄,并可引起低血压,诱发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故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不宜使用。,急性心力衰竭,糖皮质激素:由于能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稳定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促进利尿等作用,对急性肺水肿有一定治疗

12、价值。常用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考的松100200mg或甲基强的松龙80160mg静脉注射或加入 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过程中的一个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基础,发病原因是心肌急性缺氧,是心肌氧的供需不平衡,大多是由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情演变或恶化而来。,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1)第一类: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前者发病率为75,后者发病率为2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血栓是以血小板为

13、主,又称白色血栓,血管腔未完全闭塞。 (2)第二类: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血栓是以纤维蛋白为主,又称红色血栓,血管腔完全闭塞。,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ACS低危发作时ST段抬高1 mm,胸痛20分钟,TnI及TnT明显升高。,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院前治疗 开放静脉通路,氧气吸人,舌下含硝酸甘油,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等。2000年国际复苏指南建议采用MONA方针,M:(吗啡)能有效止痛,降低氧需及前负荷;O:(氧气)改善缺氧;N:(硝酸甘油)能对抗血管痉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及氧需;A:(阿司匹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低危患者可留院观察24-48h后出院 中

14、危或高危患者,特别是cTnT或cTnI升高者,内科治疗也应强化: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卧床休息1-3d,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心源性休克,常见原因急性心梗(85左心衰竭) 急性心肌炎 大块肺梗死 乳头肌或腱索断裂 急性心包填塞 严重快速心律失常 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源性休克,意识异常 脉搏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 四肢湿冷,粘膜苍白,尿量30ml/h或无尿 收缩压80mmHg 有发生休克的原因 脉压20mmHg 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30% 凡符合1,以及2、3、4中二项和5、6、7中一项者,即可诊断成立,心源性休克,镇痛 纠正低氧血症 维持血压 纠治心律

15、失常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碱平衡和电介质紊乱 预防肾功能衰竭 再灌注治疗,1.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 2.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的干预治疗? 3.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4.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5.哪些辅助检查是必需的? 6.见到患者后,患者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7.往哪里分流作进一步的诊治? 8.患者和家属理解和同意我们的做法吗?,急诊医师可以以下过程进行思维:,具备胆识和勇气/Be brave and courageous,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Keep self-confidence,要能处乱不惊 Dont be frightened by terrors,谢 谢! (Thanks a lo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