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426560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医学与养生-8.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医学与养生,浙师大医院 中医科 黄航华 副主任医师,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7 养生,养生指促进健康、延长寿命、预防疾病的理念和方法。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是在传统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具有注重整体,顺应自然,神形兼养特点的养生学说,是传统医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

2、,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什么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健康的标志,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精神压力;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合适,身材匀称而挺拔;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头发具有光泽而少

3、头屑; 牙齿清洁无龋,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肌肤具有弹性。,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亚健康,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 “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传统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

4、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灰色状态”。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又因为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亚健康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20余年的时间,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

5、,亚健康,亚健康并不健康,属于身体机能失调。当然,它不属于现有的已经明确病因和定义的疾病,但它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在亚健康状态,人的免疫功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也往往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亚健康”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早被历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在传统医学中,亚健康属于“虚”,健康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但量变还没有质变的程度而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除了确诊的病人外,常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目前也有半数以上的人处于这种状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6、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亚健康,有专家提出,在排除疾病之后,在以下30个项目中,有6项者即可初步认定处于亚健康状态。这30个项目是: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注意力分散,思考肤浅; 容易激动,无事自烦;记忆减退,熟人忘名;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懒于交往,情绪低落;易感乏力,眼易疲倦;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头昏脑胀,不易复原;久站头昏,眼花目眩;肢体酥软,力不从心; 体重减轻,体虚力弱;不易入眠,多梦易醒;晨不愿起,昼常打盹; 局部麻木,手脚易冷;掌腋多汗,舌燥口干;自感

7、低烧,夜有盗汗; 腰酸背痛,此起彼伏;舌生白苔,口臭自生;口舌溃疡,反复发生; 味觉不灵,食欲不振;发酸嗳气,消化不良;便稀便秘,腹部饱胀; 易患感冒,唇起疱疹;鼻塞流涕,咽喉疼痛;憋气气急,呼吸紧迫; 胸痛胸闷,心区压感;心悸心慌,心律不整;耳鸣耳背,易晕车船。,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71 传统医学养生特点,(1)注重整体性。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不论从生理、病理上还是治疗、养生上都可以体现出来,如叩齿强肾、足部按摩进行全身保健就是对这种整体理论的具体运用。,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

8、f ZNU,71 传统医学养生特点,(2)注重形神兼养 古人云: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故养神可以保形,保形亦可以摄神,二者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养生防病必须形神共养,以维持形与神的统一。,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71 传统医学养生特点,(3)强调掌握适度 精神活动的适度。 饮食五味的适度。 活动强度的适度。,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71 传统医学养生特点,(4)注意顺应自然。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依赖天地四时提供的各种物质的滋养而生、而长,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天地四时的变化。 顺应自然,并不

9、是消极的、被动的,人类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已掌握和利用某些规律,主动改造自然、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71 传统医学养生特点,(5)强调养生生活化。 传统养生学认为:道不远人,只在平常日用之中。因此养生之术无须远求,只要在饮食、起居、行住、坐卧之间,时时留意调摄,就会受益无穷。养生不可强求速成,只有用岁月积累起来的体魄,才具有健康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健康生活是一种态度,“有健康习惯的人和没有健康习惯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在于能力,人人都可以选择健康的食物,避免不健康的习惯; 也不在于倾向,

10、人人都希望活的健康。 问题在于态度,具体来说,对自己保持健康习惯的能力持乐观态度是能真正保持这种习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健康人生的100个简约法则,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The Hospital of ZN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