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425878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医学课件第七章-输血.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输 血,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涪陵中心血站) 周浩锋,Tel:023-72360508, Emaildrzhouliver,第一节 概 述,一、安全输血面临的挑战 输血(blood transfusion)是将全血或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的一种替代性治疗方法. 输血能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免疫,改善凝血功能及抢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要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预防并及时处理输血并发症。,第一节 概 述,输血安全仍面临许多全球性挑战 : 血源短缺; 缺少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及血液制品存在安全隐患; 降低输血的适应证,滥用输血治疗措施。,第一

2、节 概 述,二、全球血液安全战略 1招募献血人群 2组建输血服务机构 3合理安全输血,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 检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合理输血,一、常用血液成分 (一)红细胞,第二节 合理输血,一、常用血液成分 (二)血小板 (PLT) (三)新鲜冰冻血浆(FFP)(见图),第二节 合理输血,一、常用血液成分 (四)冷沉淀 (五)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六)辐照血液成分,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一)血液携氧能力低下 1急性失血 (1)根据循环失血量评估红细胞输血需求 血容量减少15%(75

3、0 m1)以下者,一般无需输血。血容量减少15%30%(即7501500 ml)者,可按需输注红细胞。血容量减少30%40%(15002000 m1)者,应输注红细胞及全血;血容量减少40%(即2000 m1)以上者,需要输注红细胞,必要时同时输注其它血液成分,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2)根据血红蛋白及病情评估红细胞输血需求 Hb100g/L,不需要输血;Hb70g /L,可输入悬浮红细胞;Hb介于70100 g/L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输血。 成人输注1单位红细胞(即200 ml)可提升Hb 5g/L。,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3红细胞品种的选择 选择洗涤红细

4、胞: 病人体内存在血浆蛋白抗体; 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尿毒症的贫血病人; 输血严重过敏的病人。,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二)止血功能异常和血浆蛋白成分低下 1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不良病人出血的治疗或预防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需输注;血小板计数101010/L,应尽快输注;血小板计数介于10501010/L之间,应结合临床决定是否输注, 大量输注库存血或体外循环手术后。,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二)止血功能异常和血浆蛋白成分低下 (2)输注血小板的禁忌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输注可促进 血栓形成; 肝素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

5、注血小板可导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二)止血功能异常和血浆蛋白成分低下 2凝血因子异常 (1)FFP适应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抗凝血酶缺乏;DIC;烧伤;心脏直视手术。,第二节 合理输血,二、输血适应证 (三)重症感染 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当中性粒细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输入浓缩粒细胞以控制感染。增强病人的抗感染和修复能力。输注浓缩粒细胞配合应用抗生素对严重感染病人有良好效果。,第三节

6、 安全输血,一、输血基本程序 1慎重输血 有无输血史及输血过敏史。 明确本次输血的理由和目的。 提出输血申请,填写输血申请单。 说明病情及输血风险,并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第三节 安全输血,一、输血基本程序 2严格查对 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血单,并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等。 输血完毕后,血袋应保留24小时备查。 (见下图),第三节 安全输血,第三节 安全输血,一、输血基本程序 3注意事项 输血途径:周围静脉输注,必要时中心静脉置管输注。 使用标准输血过滤器,孔径为170m。 输注速度:成人510ml/min;老年及心功能较差者1ml/min;小儿10滴/min。

7、一次输血不应超过4小时。 输注前要充分混匀,除生理盐水外,不可加入任何药物及液体。(见下图),第三节 安全输血,一、输血基本程序,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根据其出现的早晚分为急性反应和迟发反应。,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指在输血开始后24小时之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反应。,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1轻度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见下图) 输血前给予抗组胺药

8、(口服苯海拉明25mg或氯雷他定10mg)预防。 严重者停止输血,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 ml和(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 mg等。,过敏反应,荨麻疹 支气管痉,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2中度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好发于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病人。表现:寒战、高热,体温3940,伴有头痛、出汗、恶心、呕吐及面部发红。 处理原则: 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畅通; 肌注异丙嗪25 mg或哌替啶50mg ; 静滴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物; 密切观察尿液并检测尿血红蛋白。,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2中度反应 预

9、防措施: 给予解热药物; 应减慢输血速度,注意保暖; 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如洗涤红细胞等。,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3重度反应 病情发展迅速,可危及病人生命,应严密监控和及时抢救。 (1)急性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休克, 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和溶血性黄疸; DIC、少尿、无尿及急性肾衰竭。,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1)急性溶血反应 处理原则: 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抗休克:静滴晶体、胶体溶液和血浆以扩容。 保持呼吸通畅,可高

10、浓度吸氧。 防治急性肾衰竭:5%碳酸氢钠250 ml碱化尿液,甘露醇利尿。 监测凝血功能,出现DIC,肝素治疗。 尽早换血。,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2)细菌污染反应 输入了含有细菌或者细菌毒素的血液; 较少见; 最易出现血液品种是血小板和红细胞。,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2)细菌污染反应 临床表现:高热、寒战、烦躁、呼吸困难、发绀、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脓毒症休克、急性肾衰竭和DIC而死亡。 处理原则:停止输血,使用大剂量抗生素。,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一)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3)循环超负荷

11、 (4)严重过敏反应 (5)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二)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 指在输血24小时以后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 1疾病传播 肝炎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布氏杆菌病;梅毒及疟疾等。其中以肝炎多见。(见下图) 2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输注辐照血液能有效预防。 3迟发性溶血反应 4免疫抑制,33,疾病传播,Hepatitis B,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HIV-1,第三节 安全输血,二、输血不良反应 (三)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 低体温(因输入大量冷藏血); 碱中毒(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 暂时性低血钙(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 高血钾及凝血异常等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缓慢输入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溶液。可水浴加热58分钟,温度以3237为宜。(见下图),输血,特别是大量输血时要注意提供保温措施。,输血加温仪,第三节 安全输血,第三节 安全输血,三、自体输血 1预存式自体输血 2稀释式自体输血 3回收式自体输血(见下图),第三节 安全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