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424614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备上传-演示文稿1.ppt创伤评分.ppt(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评分,时代的要求,临床医学以处在从直观、感性、经验的“描述医学”演变为客观、理性、量化的“解释医学”的过程之中。在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后,在疾病的诊断,判别病情和疗效评定等方面更加注意应用量化的临床医学指标,并建立了以相互关联的,多项指标为内容的量化方案。,概念:,将伤员生理指标或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应用量化和权重处理,再经数学计算得出分值以显示伤员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诸多方案总称就是创伤评分。,意义:,在评定创伤救治质量、预测预后和进行临床研究时,创伤评分是必不可少的量化标准,创伤评分方法替代了传统的“轻、中、重”这种粗糙的不太精确的方法。对多发伤、复合伤伤员尤其如此。40多年的实

2、践表明 ,创伤评分对创伤患者的救治、临床研究、医院管理、专业发展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有很大促进。不仅能客观地评价创伤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还可用于对治疗措施、资源利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评价。而且,随着临床上计算机广泛的应用,这些评分方法也由手算发展至电算,使创伤严重程度评价更加精确和迅速。 能判断创伤严重程度、伤员结局和评估救治质量 5.12汶川大地震中大批伤员的救治过程中也充分证明了创伤评分的重要性。,由于评分具有定量表达伤员伤情严重程度的标准化作用,因此,在现代创伤临床和研究工作中未应用创伤评分来说明严重伤和多发伤伤员伤情程度,即被视为有非标准化的缺陷,对其临床总结或论著文章的科学性和

3、结论常难以评价。,源流与沿革:,现代创伤评分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外的创伤工作者着手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不断改进已陆续提出一些创伤评分方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在我国,创伤评分工作起步于年代。,主要内容,院前评分 急救员判定法EMT 院前指数(PHI ) 创伤记分(TS) CRAMS评分法 院内救治及创伤研究评分 损伤严重度分级(AIS-ISS) 急性生理学及既往健康评分(APACHE),院前评分,院前评分是指在事故现场或到达医院前的转送工具上,由救护人员根据伤员的各种数据(包括解剖、生理、伤因、伤型、基本生命体征等),迅速对伤势作出判断,决定该伤员是否送创伤中心、大医院治疗或送一般医

4、疗单位处理。,因其限于时间及现场条件,不可能做细致完善的检查,只能根据伤员的生命体征即呼吸、脉搏、血压及意识状态和大致伤情作出简单评定和分类,采取必要的抢救和转送措施,如维持气道通畅、压迫止血和固定等,维持伤员生命,快速转送。所以有效的院前分类是保障伤员得到成功救治的重要条件。这也要求评估伤情轻重的评分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简单、易于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在短时间内能为医护人员提供病员伤情等较多有用的信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伤情评估和确定治疗方案 。近40年来,一些经过不断改进、日趋成熟的院前创伤评分系统正日益受到急诊创伤工作者的重视,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急救员判

5、定法EMT系统,急救技术员(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 EMT ) EMT系统分为4级: 1. 轻伤; 2. 不威胁生命和肢体的急症; 3. 威胁生命和肢体的急症; 4. 需心肺复苏(CPR)。 没有量化标准,不够专业。不适用于医务人员。,创伤指数(Trauma Index,TI),1971年由Kirkpatrick等提出。选择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意识五个参数。,创伤记分(trauma score,TS=ABCDE),TS12分为重伤,创 伤 记 分 Trauma Score ,TS,根据收缩压、呼吸次数、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和GCS进行综合评定

6、 主要用于院前评分、现场分类 特点:敏感性低而特异性高,造成明显的类选不足,遗漏严重创伤伤员,Revised Trauma Score,RTS,增加敏感性,把更多的伤员视为重伤,送往创伤中心,修订创伤计分(Revision of trauma score, RTS),由于TS的局限性,Champion等于1989年又对TS进行了修正,谓之RTS。RTS只取GCS、收缩压和呼吸3个变量进行加权,并分别乘以各自的系数。,修订创伤记分(revision of trauma score,RTS),毛细血管再充盈和呼吸状态在现场不易测定,仅保留3个变量,组成了RTS(见表)。,院前指数,1986年由Ko

7、ehler经过前瞻性研究而提出PHI。以循环、呼吸和意识状态为评分参数,并结合伤类构成。 各参数的评分值相加的总分为PHI总分0-20分。 PHI 0-3分为轻伤,死亡率1,手术率2; PHI 4-20分为重伤,死亡率16.4,手术率49.1。,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胸或腹部有穿通伤再加4分,PHI灵敏度94.4% 03分轻伤死亡0手术2%;420分重伤死亡16.4%手术49.1%,CRAMS法,C:Circulation;循环 R:Respiration;呼吸 A:Abdomen;腹部(包括胸部) M:Motor;运动 S:Speech;言语,1982年由G

8、iomican提出,1985年Clemmer提出修改,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包括循环(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胸腹压痛(abdomen)、运动(motion)、语言(speach)五个参数,按照各参数表现将共评为0-2分共3级。相加之积分为CRAMS值。,CRAMS评分法,7:重伤,7:轻伤,是生理指标和外伤部位相结合的评分方法 910分为轻伤,78分为重伤,6分为极重伤 灵敏度高于TS法,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院前评分方法 CRAMS的triage标准为=8。 文献报道CRAMS的灵敏度为83-91.7,特异性为49.9-89.8。 缺点:对脑伤尚不能完善地反应出来,

9、院内评分法,在伤员到达医院并作出诊断后,根据诊断来评估伤情的方案,称为院内评分。,院内创伤评分法国内外均是以AIS为主的根据解剖学损伤为依据的损伤严重度定级法及由此 派生的几种主要方法。AIS自60年代制定并应用以来,几经修改补充和扩大范围使之更完善 ,现已得到世界各国从事创伤临床和研究单位的广泛应用,是创伤严重度记分和生存概率测 算的基础。,简明创伤定级法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医院内对每一处损伤进行评定其严重度的创伤评分法 是其他各种评分法的基础,AIS将人体分为九个区域以数字模式表达便于输入计算机加以贮存和分析。伤员 在医院内可根据

10、手术、各种检查甚至尸检而明确解剖学损伤的确切情况,因此要求正确完整 的 损伤资料。,在使用时必需遵守其基本原则:,(1)以解剖损伤为依据,对每一处损伤都要有单 独的AIS定级; (2)对损伤本身严重度定级而不涉及后果(如伤残); (3)不是单纯预计死亡率 的 分级; (4)要求损伤资料确切具体,否则无法进行编码和定级。AIS-90有7位数,每一个数字 所表达的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使之标准化,最后将每一处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6个级别予以 确定。如不严格遵循则下一步的评分可能出现明显误差,因为ISS及预测存活概率的公式都 是以AIS的值予以平方,因此AIS值每增加一级其平方值差别就大。,损伤严重度分级

11、(AIS-ISS),1971年美国医学会提出 简化损伤分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 AIS编码以解剖为基础,用数字表示。 AIS-90版,九区法。创伤诊断2000多条。穿通伤与钝性伤合并。脑伤细化。 AIS-90诊断编码 AIS-90由诊断编码和损伤评分两部分组成,记为小数形式:XXXXXX .X。小数点前的6位数为损伤的诊断编码,小数点后的1位数为伤情评分(有效值16分)。,简明AIS-90评分标准,70年代初,首先报告了简明损伤计分法(AIS)(2)。AIS已有8个版本(AIS71、75、80、85、90、95、98、2005)。AIS71将身体分为六大

12、部位即头颈、胸部、腹部、脊柱、四肢和体表,每一部位的损伤程度分别赋1、2、3、4、5和6分值。AIS71是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的雏型。AIS95和其前版本比较,损伤的描述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很强。,AIS-90的编码,首起左位数表示身体区域:19代表头、面、颈、胸、腹部和盆腔、脊柱、上肢、下肢、体表 第二位代表解剖类型:用16分别代表:全区域、血管、神经、器官(包括肌肉/韧带)、骨骼、LOS(头伤者意识丧失 Loss of consciousness)。例如:前两位为41表示胸部皮肤损伤,42表示胸部血管损伤。 第三四位数:具体受伤器官代码。各个器官按照英文名词的第一个字母排序,序号为0299。如肝

13、脏排为第18位故编码为“5418XX” 第五六位数:表示具体的损伤类型、性质或程度。从02开始,用二位数字顺序编排以表示具体的损伤。 小数点后1位数表示多发伤伤员伤情严重性代码。分六级:1轻度、2中度、3较严重、4严重、5危重、6致死性。 以上编码应用较难掌握,实际编码应用评分工具。,AIS-90的评分原则,损伤程度分为6个层次:,1损伤轻微(minor); 2损伤中度(moderate); 3损伤较重(serious); 4损伤严重(severe); 5损伤危重(critical); 6不能存活。,AIS=6? ISS=75?,AIS 6分为最大损伤,自动确定ISS为75分 1.头/颈部:碾

14、压骨折,脑干碾压撕裂,断头,颈三节以上,颈髓下轧/裂伤或完全横断,有或无骨折; 2.胸部:主动脉完全离断;胸部广泛碾压; 3.腹部:躯干横断; 4.体表:度或度烧伤或脱套伤;90%体表总面积,由于AIS值只是每一处损伤的定级,与各系统损伤严重度之间呈非线形关系,对多发伤亦难 以比较。Baker在使用1971年发展的AIS时发现损伤严重度和死亡率与各AIS的平方和呈有规 则的增加,于1974年提出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即ISS。此后对多发伤用ISS评估其严重度和预测 死亡率的方法很快被推广应用。国内自中华创伤学会成立并开展创伤评分和多发伤的专题 会议 以来,AIS-ISS法很快得到推广和重视。,损伤严

15、重度记分(injury severty score ,ISS),由Johns Hopkins大学Bakes等于1974年创用 广泛用于创伤临床和研究工作 ISS为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 ISS 16轻伤,ISS16重伤, ISS25严重伤 ISS有效范围为175。而ISS=75只见于两种情况:有三个体区都含有AIS5的损害(525252 =75);只要全身任何一个损伤达到AIS6,ISS自动升值为75。注意:当AIS评分为9不能用来计算ISS值。,创伤严重度记分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在AIS的基础上,从解剖学观点评估创伤的部位、范围、类

16、型及严重程度 将全身分成六个区 取三个损伤最严重的部位,将其AIS值的平方数相加,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 severity scale,ISS): 在AIS的基础上,Baker于1974年推出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 severity scale,ISS)。ISS分值等于损伤部位(上述6个部位划分法)中三个最高的AIS分值的平方和,分值范围075分,分值越高损伤越重。由于AIS不断更新版本,ISS也在更新版本。AIS和ISS均为解剖学评价方法。,ISS分六区,1、头颈:包括颅、脑、颈部、颈椎和颈脊髓。 2、面部:包括五官和颌面软组织与骨骼。 3、胸部:胸壁软组织和骨性胸廓、胸内脏器、膈肌、胸椎和胸段脊髓。 4、腹部和盆内脏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脏器、腰椎和腰部脊髓与马尾。 5、四肢、骨盆和肩胛带的损伤:包括扭伤、骨折、脱位和断肢,但不包括颅骨、脊柱、肋骨架损伤。 6、体表伤:包括体表任何部位的皮肤撕裂伤、挫伤、擦伤、烧伤等。 注意:ISS分区与AIS-90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