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42029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伦汀的_实验审美心理学_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8PEOPLES MUSIC 书林漫步Books 完由英国心理学家瓦伦汀著作、 潘智彪译的实验 审美心理学 (三环出版社, 1989 年版) 一书后, 对 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产生了很多思考, 很多感慨, 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该书不单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 究思路, 也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 指导性实验结果。 “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学与心理学、音响物理学交叉 的新兴学科。 它是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的关系, 人类一切 音乐行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在发展的过程中, 广泛吸 取了生物学、 生理学、 物理学、 遗传学、 神经学、 临床医学、 人类学、 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

2、科。”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如: 声音的物理 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 音乐记忆、 音乐思维、 音乐才能、 音乐技能训练、 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 由于它采用实验 心理学的方法, 各种论证注重科学实验结果, 翔实的数据 是心理学研究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依据。 一、 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起始阶段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若从亚里 士多德算起, 那就有 2500 多年的历史, 如果从 1952 年出 版的列维兹著作的 音乐心理学引论 算起, 才有半个多 世纪。 在我国, 较早的音乐心理学著作的问世是王光祈著 作的 声音心理学 (1927)。 有一个时期, 人们把心理学与 “

3、玄学” 同日而语, 均 属 “戒严”的学术领域。改革开放以来, 一批“禁学” 、 “禁研” 的学术领域被解放, 我国出版与发表了大量国外 一流的学术专著及论文, 学术界掀起了对于美学、 心理学 研究的第一次热潮, 表达了人们久违的心境与渴求。 这一 时期的译著主要有: 卡尔 西肖尔著作的 音乐美学 音乐美的寻觅 (郭长扬译, 1981); 列维兹著的 音乐心 理学初阶 (叶纯之译, 1982); 詹姆斯 L 穆塞尔、 梅贝 尔 格连合著 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 (章梅译, 1983); E 戈登著 音乐教学心理学 (普凯元译, 1988); 瓦伦汀著 实验审美心理学 (潘智彪译, 1989); 捷

4、普洛夫著 音 乐能力心理学 (孙晔译, 1990); 约翰等著 最新音乐心 理学荟萃 (罗小平、 黄虹编译, 1995)等等。这些译著的 出版为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奠定了 基础。 二、 关于瓦伦汀的 实验审美心理学 实验审美心理学 是一部运用心理实验方法对审 瓦伦汀的实验审美心理学 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马东风鲍艳敏 读 80 20108PEOPLES MUSIC 美心理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概括性研究的专著。作者瓦伦 汀(CWVellentine)具有渊博的心理学、 美学、 艺术批评 和统计学知识, 通过对绘画、 音乐和诗歌的欣赏实验, 阐 述了审美中的联想、 意向、 知解力

5、、 注意力、 暗示运动、 意 识与无意识、情感或意义的表现等诸方面的作用规律, 并提出了一系列影响到个人审美欣赏快感程度的心理 因素等。 在本书涉及的绘画、 音乐、 诗歌以及现代主义艺术作 品的一系列实验中,音乐的相关实验都经过特别的处理 和选择, 如在“音程及对音乐的态度”这章中涉及到的 “在音乐实验中出现的判断类型” 的相关内容, 不同的人 对同一种音响会采取非常不同的态度,进而也出现了非 常不同的判断。 在大量的音程实验中, 大约有一半人经常 是采取一种明确的态度,因而可以有理由把他们分为主 观型 (完善的结合, 圆润丰满, 两个音分离得太远了, 如 此等等)、 客观型 (被试者考虑到音

6、调对他们自身的影响 时, 如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使人昏昏欲睡, 激动人心等)、 性格型 (把人的性格塞进了对音乐的理解中去, 如, 坚定 的, 快活的, 充满希望的)或联想型 (对一个音程的喜爱 或者不喜爱的理由常常是回想起相似的声音, 如, 教堂钟 声、 锣声等。 有时候这种联想也可能与那些由声音所暗示 的事件相联系)。 用大调式与小调式演奏同一作品的实验,是在不同 的时间里故意用大调式和小调式演奏数首不同的音乐作 品让被试者判断其欣赏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被试人员 的音乐教育程度和音乐经历对测试结果会存在一定影 响, 尤其是有经验的被试者的判断, 他们在对小调音乐做 出解释时, 往往都肯定地

7、认为它带有忧郁感。 该书 “音乐欣赏中的某些特点和要素” 中的 “音乐 对于呼吸与心率的影响” 的论述部分是文后 “表二” 构 思的主要来源。 在实验中, 用一个心动描记机来测量心脏 的活动, 用一个呼吸描记机来测量呼吸活动。 在每一次试 验中, 在听音乐前后和听音乐时各测量一次, 测得的主要 结果是人们呼吸速率的变化跟音乐速度的变化是有一定 关联的。 “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情感反应” ,此部分的实验包 含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音乐, 且提供了音乐类别的相关分 类: 忧郁的、 高兴的、 安静的、 向往的、 热爱的、 庄严的、 残 酷的。每一类型里都有四个描述性的形容词, 允许被试 者标出其中任何一个形容

8、词。此实验的明显结果是, 对 于任何一部作品所表现的某一特定的情感, 没有普遍一 致的看法。 这些内容丰富、结论明确的实验给音响学的发展提 供了翔实的数据和理论基础,系统地揭示了审美欣赏时 心理状态的特征, 书中分析中肯, 立论公允, 为音乐心理 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基础。瓦伦汀的 实验审 美心理学 是我国目前尚属较早的一本介绍实验审美心 理学的译著。 但是, 这本专著的出版在我国音乐学界特别 是音乐心理学、 音乐美学界却还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 三、 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近 20 年以来, 由于大量的外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翻 译和部分学有所成的学者回国,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 向

9、上, 国内学者们在逐步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 重新调整 了学科的视线,求真务实地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学术研究 工作, 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找到了一条既 适合我国国情,又融入现代音乐心理学研究理念的学科 发展之路。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在当今的研究热潮中 逐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 方法, 从思辨性的探讨层面逐 渐过渡到注重实证性研究的层面上来,出现了可喜可贺 的场面, 大量有思想有见地的文章与专著见之于世, 八十 年代初,由我国专家自己撰写的音乐心理学专著开始陆 续出版, 主要有: 张前 音乐欣赏心理分析 (1983); 普 凯元 音乐心理学基础 (1988); 罗小平、 黄虹著 音乐 心

10、理学 (1989); 梁子安 听觉感受和辨别的神经机制 (1999);曹理、何工合著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2000); 赵宋光主编 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2003); 林达悃著 影视录音心理学 (2005); 张前的音乐欣 赏、 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 (2006); 刘沛、 任恺的 音乐 心理学导论 (2008)等等。 一些论文也见诸学术期刊, 主 要有: 张前的 音乐心理学 (1981); 赵砚臣的 音响心 理学和音乐心理学 (1985);茅原的 音乐的可知 性音乐心理学笔记 (1987); 韩钟恩的 关于心理学 及其音乐问题的若干思考 (1988); 王洪生的 音乐心 理学刍议 (1989

11、)等。 1990 年以来, 又有一些新的成果出现, 这些成果为我 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有如金兆钧 略论心理分析方法在音乐创作研究中的应用 (1987);张文元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调控 (1999);普凯元 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 (2000); 邹长海 声乐艺术心理学 (2000); 刘沛 神经 音乐学及其研究切入点的动议 (2001); 杨和平 20 世 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初步读解 (2002);缪天 瑞 音乐内心听觉在创作和演奏中的作用及其训练问 题 (2002); 汪青彦、 林芳兰编著 音乐治疗治疗心 书林漫步Books 81 20108PEOPLES MUS

12、IC 灵的乐音 (2002); 徐行效 声乐心理学 (2003); 周海 宏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2004); 周世斌音乐教育 与心理统计基础 (2005);林华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 程 (2005); 王沛、 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 (2006);多纳德 霍杰斯主编 音乐心理学手册 (刘 沛, 任恺译, 2006); 邱鸿钟编著 音乐的精神分析阅 读心理治疗 (2006);侯建成 音乐听觉的心理机 制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音乐心理活动 (2007); 侯 建成、刘昌 外国有关音乐活动的脑机制的研究概 述兼及“莫扎特效应” (2008); 蔡振家、 林永炀 癫痫研究对于音乐心理学的一些启示 (

13、2008);周世 斌 国外音乐认知研究发展概谈 (2008); 郑茂平国 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 实验到 EEG、 ERP、 FMRI (2008); 罗小平 在第三届全 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2008); 施咏 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 (2008); 高天音乐心理 学导论 (2008); 根纳季 齐平著 音乐活动心理学理论与 实践 (焦东健、 董茉莉译, 2008); 李小诺 心坛论道话 宏图从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看我国音 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2009)等。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明 确了音乐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14、、研究方法及服务对 象; 校正了研究方向, 初步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 从实证 到概念, 从宏观到微观研究方向的转变过程; 拓展了音乐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扩大了研究视野, 实现了多学科知识 结构的优化组合与相互渗透。在对音乐心理学元理论的 研究、 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音乐表演心理研究、 音乐欣赏 心理研究、 音乐教育心理研究、 音乐审美心理研究、 音乐 情感心理研究、 音乐听觉心理研究、 音乐记忆心理研究、 音乐治疗心理研究等方面, 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理论与 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并对新的学术领域, 如脑科学、 神经学、 统计学及民族审美心理学等方面进行 了开凿, 取得了一批带

15、有独创性、 开拓性的理论成果, 逐 步与世界音乐心理学发展的轨迹与方向贴近、 并轨, 呈现 出一派可喜的局面。 值得深思的是,在我国音乐心理学的起步与发展阶 段,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 致使部分学术研究成果, 仅停 留在对一般美学理论与心理学理论的简单阐释与探究层 面上, 对音乐美学、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实践反应出来的一 般规律与现象的描述; 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探索, 从概念到 概念的堆积; 更甚者, 使用 “外来语” 或杜撰的 “新名词” 替代传统术语。加上作者本身由于缺乏较扎实的理论基 础支撑,在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把握上找不到学科的 立足点,在概念的推理与思维逻辑上出现了含混不清的 局面,

16、缺乏的是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与对实践的求证。 这里 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音乐学界自身的问题与局限。 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到, 越是在这样的研究热潮 中,越是需要冷静的头脑,看清目前现存的问题和不 足, 才能确保这一学科的健康地发展, 并一步一步地向 前推进。 对照瓦氏学说,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 的最重要的缺憾就是缺乏实践性与实验性。我们反对理 论的堆积与概念的累加, 反对理论家在概念漩涡里缠绕, 更何况心理学原本就具有 “只能意会, 难以言传” 的学科 特征,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需要时间, 需要一支忠于这一学 科的学术梯队, 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与科学实验, 不能急 功近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研究成果的积累才能走向 成熟。 有些音乐学者, 对于哲学、 美学、 心理学的大道理讲 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