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841918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 A. 5 B. 6 C. 7 D. 252.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 30,40,50 B. 7,12,13C. 5,9,12 D. 3,4,63.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 13 B. 5 C. 13或5 D. 44.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 ).A. 3 B. C. 5 D. 5

2、.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m,一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则水深为( )mA. 1 B. 1.5 C. 2 D. 3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 B.4cm2 C.6cm2 D.12cm27.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 A. -4 B. -2 C. 8 D. 108.勾股定理被誉为“几何

3、明珠”,在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都在长方形KLMJ的边上,则长方形KLMJ的面积为() A. 90 B. 100 C. 110 D. 12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0.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A处之间

4、的距离为 .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3,P为边BC的三等分点,连接AP,则AP2= .12.如图,在RtABC中,B=90,AB=4,BC=3,A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AC于D,E两点,则CD的长为 .13.如图,一架云梯AB长25m,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A离墙7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 米.14.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2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8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 m15.如图,在RtABC中,BCA=90,点D是BC上一点,AD=BD,若AB=8,BD=5,则CD= 16.

5、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B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边BC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边BC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边AB、AD上移动,则点A在边BC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1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1,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9的值为 .18.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

6、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 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4分)19.(8分)定义: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准外心举例:如图,若PB=PC,则点P为ABC的准外心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斜边BC=5,AB=3,准外心P在AC边上求PA的长(自己画图)20.(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20,AC=12,BC=16,把ABC折叠,使AB落在直线AC上,求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21.(8分)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

7、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22.(10分)如图所示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上一点.(1)求证:ACEBCD;(2)若AD5,BD12,求DE的长.23.(10分)如图,有两条公路OM、ON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方向离O点80m处有一所学校A.当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时,在以P为圆心、50m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已知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的速度为18km/h.(1)求对学校A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与

8、学校A的距离;(2)求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24.(10分)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或图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b2+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c2+a(b-a)b2+ab=c2+a(b-a)a2+b2=c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