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41844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健康,让生命之花更加美丽,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胎儿期怀孕9周-出生 乳儿期0-1岁 靠母亲喂养、保护 婴儿期1-3岁 依靠父母养育,生理行动上,能自己活动、吃饭、上厕所,应付基本的生活需求。 幼儿期3-6、7岁 可离开父母,上幼儿园。 童年期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少年期11、12-15、16岁 青年期17、18-35岁 中年期35-60岁 老年期60岁以后,心理发展过程与心理异常,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有八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的危机或冲突。,一、胎儿期的生长发育,第一节 个体早期的心理健康,1、关于胎儿期,胎儿期是指从怀孕第9周

2、到胎儿出生的时期,此前的妊娠期专业上称为胚胎期。胚胎期标志着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发育为初具人形的个体;胎儿期则主要关系到在胚胎期已开始出现的器官和组织的继续生长和分化。,胎宝宝真正在妈妈的身体里落户,可能是本月第2、3周才发生的事。 胎宝宝是从一个受精的卵细胞开始发育的。最初的发育遵循生物界最原始的增殖方式,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约4天左右,分裂成细胞团。之后,团状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到达子宫。,2、胎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育,受精卵吸收母体供给的营养,细胞很快分裂、增殖、发育。一部分细胞形成胚胎,发育为胎儿;另一部分细胞形成胎膜、羊水、脐带、胎盘,叫做胎儿附属物,保证胎儿的发育。胎儿在子宫内生

3、长在一个完整的、充满着羊水的胎膜囊内。胎儿的脐部由脐带与胎盘相连,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是通过胎盘从母体内摄取的。,从一个卵子遇到精子直到胎宝宝分娩,这个过程实际上需要266天左右,但整个孕程一般按40周或280天来计算,这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的。我们按一般惯例将末次月经的第一天作为孕期的第一天,每4周计为1个月(28天)。这样算来,怀孕全程即为280天,40周。,智力的物质基础是大脑,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大脑及中枢神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 胎儿的脑神经系统从怀孕第5、6周就开始发展,直到第8周神经管愈合完成,也就是说,从胚胎着床后,神经细胞便开始分化,接着产生各种神经细胞移动与突触结合,在怀孕第

4、8周时,神经管便渐次愈合,但整个神经系统的发育,会持续到孕期结束,甚至到宝宝出生后3年内,才会达到97%的成熟。,3、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怀孕前8周(脑细胞形成期),怀孕20周左右(脑细胞增殖期),怀孕30周左右到出生后(脑成长活泼期),胎儿智力发育三个关键期,据打造黄金脑作者、美国著名神经医学权威丽丝.艾略特(Lise Eliot)博士的研究显示,最初的原生神经组织,约是在卵子受精后第18天,从中胚层与外胚层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一般认为,神经胚形成约是在卵子受精后的第19天,这时候通常也是妈妈发现受孕成功的阶段,在确定自己即将成为父母时,胎儿的脑部组织也就开始形成了,这时,“先天遗传”

5、已经确定,而胎儿后续发展就要看父母亲如何给予“后天环境”的培养了。,从受孕后第19天起,胚胎的神经系统便快速地发展,直到第26天左右从底端开始产生闭合,向下延伸成为脊髓,也就是说,胎儿的脑部发育,从卵子受精4星期后就已经开始形成,而从怀孕第8周开始,胎儿已经有了基本雏形,虽然距离完全成形还有点远,不过,这时要正式称作胎儿,而非“胚胎”了。,妈咪这样做,大约在怀孕20周左右,胎儿的听觉、视觉等神经系统便陆续发展,20周后,脑结构的发育会变得愈来愈复杂,而这个时期也是胎动出现之始,他说,即使很多实证医学上无法证实胎教的效用,不过,相信胎儿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外界的刺激,在子宫内就开始进行学习的功

6、课,而这个阶段,正是妈妈与胎儿互动最有效的阶段,最适合给予胎儿良好的刺激,让他形成良好的神经回路,协助脑细胞逐渐朝向良性发展。,各种刺激交互使用 当妈妈感觉出现胎动时,可以用不同的胎教互动方式给予刺激,例如,白天空档,可以听听悦耳的音乐、轻轻的抚触,等到晚上爸爸回家后,一起进行子宫内对话,跟胎儿做交流。如果想让肚子里的宝宝出生后也能熟悉爸爸的声音频率,爸爸可以多跟胎儿说话,告诉他“现在爸爸正要做什么”等。 不过,记得要让胎儿也有休息的时间,不要无时无刻都在逗他而过了头,这样也会造成他的压力,毕竟胎儿也需要有休息时间让大脑做整理,因此,胎教的方式应该以间歇性刺激较好。,妈咪这样做,胎儿的脑部基础

7、发展在怀孕4个月左右就已全部成形,不过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神经结构树状突触会持续发育,直到出生后约3岁左右,甚至到青春期都可能持续发展。这些神经突触的刺激与发展,正是奠定胎儿日后许多能力(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觉、运动觉等)的重要关键。孕妈咪在怀孕期间的活动力会影响胎儿日后的感觉统合现象,尤其,活动力太少,缺乏前庭刺激容易导致日后出现过动的现象。,适度活动刺激 :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走路等,可以适度刺激胎儿的前庭觉,如果前庭刺激不足,日后宝宝出生后,动作协调度会有所影响。至于有些体质不好,必须安胎的孕妈咪,则可以坐在安全度高的摇椅上来回晃动,同样也能达到刺激的效果。 胎教能养出稳

8、健个性的孩子: 加拿大多伦多的精神科医师德马斯.R.巴尼曾主张,应 该从母亲怀孕期间开始,就让母亲和胎儿两方面进行 交流。其中,可以唱歌、说话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 的子宫内环境,这样可以让胎儿的担心荷尔蒙下降, 使他的害怕减少,降低日后叛逆的行为,培养出具有 稳健性格的孩子。,妈咪这样做,人脑细胞发育最活跃、最旺盛的时期是怀孕最后3个月到出生后3个月,此期脑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增大重叠而发展迅速。脑细胞的这种重叠发展直至两岁左右才停止。 脑细胞的增殖是一次性完成的,错过此机会则无法补偿。因此,胎儿期和两岁之前是大脑生长发育非常关键的基础阶段,关系着脑细胞数量的多少和脑细胞发育的质量。而两岁以后主

9、要是大脑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以及对大脑智力的开发。,4、影响胎儿脑部发育的因素,营养,孕妇的情绪,环境因素,孕妇患病,孕妇用药,影响因素,营养 早期营养不良能使脑细胞分裂期缩短,晚期营养不良能使每个脑细胞的体积减小。如果早期特别是胎儿期营养不良,虽然出生后营养得到改善,智力恢复仍然较慢或难以恢复。所以在胎儿生长发育期对于孕妇及时的营养供给和营养支持是保证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孕妇情绪的影响 大量的临床调查发现,妊娠后710周内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或豁唇,因为胎儿腭部的发育恰好是在这个时期。在妊娠后期,孕妇精神状态的突然改变,如恐惧、惊吓、忧伤、严重的刺激或

10、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会使大脑和下丘脑受影响,引起体内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量增加,对母体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胎儿血液循环也会有影响,引起胎儿缺氧等。,环境 母体内环境对胎儿产生的影响:如母亲有糖尿病,胎儿受其内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或无脑儿的发病率高达29;母亲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胎儿容易产生骨和牙齿的畸形、隐睾、伸舌样痴呆、甲状腺肿大等。 母体外环境对胎儿产生的影响:如放射线的影响、职业和嗜好的影响、环境污染的影响等。X射线照射可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眼、骨等严重畸形;吸烟能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畸形;孕妈妈喝酒过多,可使胎儿发生“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孕妇患病的影响 目前

11、已经知道孕妇感染病毒会使胎儿发育异常。例如,1 9 6 41 9 6 5年冬天,美国流行“风疹”传染病,造成3 万名胎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留下2万名有残疾的儿童。这是由于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的。 除了风疹病毒,其他如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都能通过胎盘危害胎儿。 孕妈妈怀孕的头3个月,是胎儿受疾病或药物、X射线作用最敏感的时期,特别是妊娠30天左右为致畸最高度的敏感期。所以,孕妇要特别注意,避免感染患病。,孕妇用药的影响 药物在孕妇体内可以通过胎盘运送到胎儿体内,甚至达到和母体内药物浓度相当的程度。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

12、对胚胎和胎儿具有比较明确有害影响的药物有: 四环素类药物:可致胎儿骨骼发育障碍、变黄。 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肾脏损害。 氯霉素:可使骨髓造血机制抑制、新生儿肺出血。 磺胺类:可致新生儿黄疸。 阿司匹林或非那西汀:可致骨骼畸形、神经系统或肾脏畸形。 巴比妥类:可致胎儿的手指或脚趾短小、鼻孔通联、精神萎靡。 各种激素:可致畸形。 抗癌药:可致畸形、死胎。 孕妇在妊娠期间要少用药或不用药,任何药物的应用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二、乳儿的养育与保护,观察与沟通 新生的乳儿,到周岁前后,不会讲话,父母要观察“非语言的表现” 及“语言前的沟通”。 心理健康 1、对乳儿进行感官、动作、言语三大

13、训练,对促进其生理功能迅速提高和心理活动健康发展都大为有益。 “三大训练”有益于心理卫生。 感官训练就是经常给乳儿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器官以适宜的信息刺激。 动作训练应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乳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口、头、四肢最后是躯体。 言语训练包括:不应过多用奶头堵嘴以制止孩子哭喊。,2、让乳儿饱尝母爱 乳儿的“皮肤饥饿”和对母亲的渴望都是很强烈的。父母或其他抚育者都应尽量满足孩子母爱的需要。母乳喂养,不只是满足生理需要,而且还能让孩子饱尝母爱。 3、断奶的心理健康问题 断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事,常因处理不当而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 4、训练孩子自己控制大小便的心理健康问题。

14、婴儿期的孩子已渐渐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但这也需要成人耐心训练。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孩子大小便的自我控制训练不宜过早,以从22个月开始训练为宜。有人研究,过早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大小便,或采取打骂、斥责来训练,不但训练过程延长,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5、逗着孩子玩的心理健康问题,主题一 母乳喂养好,还是奶瓶喂养好,案例:刚出生的明明每隔2-4小时就得吃一次奶,妈妈整夜的睡不好觉。初为人母的喜悦一下子被疲劳冲淡了许多。有同事说许多孩子配方奶粉挺好的,几乎完全可以代替母乳。而且,宝宝睡觉前喝完奶粉以后,能一觉睡到天亮。这让妈妈有些心动。于是,她试着将奶瓶塞到了明明的口中。可是聪明的宝宝一点儿不买账,

15、居然将奶瓶用舌头顶了出来,并且哇哇大叫着往妈妈怀里钻。抓住妈妈的衣服,准确的将乳头重新含在嘴里,大口的吮吸。妈妈看着宝宝“贪婪”的模样,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会心的微笑。而明明也神情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表露出一种满足、平和的神情。 心理解析: 首先,母乳喂养能够增进孩子心理行为的发展。 其次,母乳喂养是建立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信任感的理想途径。在心理上,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宝宝,值得大人的呵护。而妈妈是一个好人,值得他的信赖与依托。而对于周围环境,也就是妈妈的怀抱,孩子会感到非常的温暖和舒适。这是孩子对人生和他人有信赖和被信赖的最初体验。能够更好获得这种体验的孩子将来更能够具有乐观的世界观,更

16、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积极的方面,更加有能力向别人寻求情绪的支持。反之,则容易导致孩子对世界、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爱,甚至连自己都不接受。最终难于与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多年大量的调查表明,人工喂养的婴儿患常见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高十几倍。一项在芝加哥进行的调查结果指出,人工喂养婴儿死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母乳喂养婴儿高120倍。另外一项在美国进行的调查说明,母乳喂养婴儿在一岁之内患病率仅为25%,而人工喂养婴儿的患病率则高达94%。,牛奶与母乳,(1)母乳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调整,奶粉只能一成不变。 每一位母亲的乳汁,都是为她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以满足孩子所有的成长需求。没有两位母亲的乳汁成分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位母亲的乳汁都会根据自己孩子成长的情况,每天有所调节、甚至一天之内随时调整。而奶粉则是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母乳的成分能随着发育的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产后1-2天内发泌的乳汁叫初乳,色黄质稀,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固体在成分,还有轻泻作用,用利于新生儿排出胎粪。 随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