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41263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1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与联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 学社会科李版) 九九兰年 J ou 丫n al o fI n ner M o n g o l i 一a N o r m a lU n i ver, it了( p五 呈lo s op h了 老子和孔子 , 都把追求夭命与人性 , 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 的同一 , 即思想内 容与对象内容的同一 , 看作是 自己哲学的 中心或基点 。 老 子和孔子从各自的人生体验中 , 都 发现天道与人道 , 客体与主体 , 对象与人性 , 世界与人是矛盾的 。 人生的立身态度和处世原 则 , 是追求同一 , 达于同一 , 即思想与对象的同一 。 只是他们对于对象的理解 , 各有所是 。 对象世

2、界是无为的 , 所以 , 老子主张精神世界也应 “ 无为 , , , 对象世界是有矩的 , 所以 , 孔 子把 “ 不逾矩 ” 作为精神活动的最高追求 , 要求欲不可逾越子矩 , 即非理性不可超越在理性 之 上 , 不以欲逾矩 。 孟子认为 , 人性是 “ 天之所以予我 ” 。 人性属于夭命 , 亦即人的本性与外部世界的规律 同一 。 所以 , 孟子主张 “ 尽心 ” 即能“知性, , ,“ 知性 ” 即达 “ 知天 ” 。 有 “ 存心” 、 “ 养 性 ” 、 “ 事天, , 的说法 。 孟子主张人性善 , 认为人心中的 “ 四端” : 恻隐 、 羞恶 、 是非 、 辞 让 , 是客体的

3、、 自然的 、 天予的 , 实际上 , 却是主体的 、 人为的 、 自我的 。 是非理性的情 , 而不是理性的知,是以主体代替客体 , 以 乙性 代替夭命 , 以主体的情感需要 , 代替客体的客 观存在 。 但是 , 孟子从另一侧面说明 , 人性必须与天命合一 , 亦即天人合一 , 思想与对象同 春秋时代所讲的天或天命 , 都是一种抽象的说法 , 是一种茫然的冥冥存在 , 可以设想 , 不可以感触 。 犹如柏拉图所说 , 是可粤的 , 不是可感的 , 到了战国时代 , 韩非提出 : 理性是 a 思维器官的一种性能 , 称作 “ 夫智 ” 。 这里所说的 “ 夭方 , 就是西方语言中的自然 ,

4、既指人 以外的自然 界 , 也指人的自然本性 , 或称人性 。 “ 天智 ” 意指人 的思虑能力是自然形成的 , 无须加工制作 。 韩非提出 : 人 “ 托于天智以思虑 ” , 认识 (理性 、 思虑)依托子 , 天智, , 就象色之依托于目 , 声之依托于耳 , 味之依托于口等等一样 , 是人 的形体自然具 有的 。 人 的认识依托于人的天然认识器官 , 依托目 “ 以视” , 依托耳 “ 以听” , 依托口 “ 以味 ” , 依 托 “ 天智以思虑 ” 。 韩非不懂得 : 天智 , 即理性思维能力 , 不是一墩而就的 , 不懂得 “ 这种 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 ” 。 但是 , 他已经看

5、到 : 人的思维必须 “ 因事之理” , 人的活动 必须 “ 缘道理而从事 ” , 反对 “ 弃道理而妄举动 ” , 指出 “ 思虑熟则得事理 , 得事理则必成 功 , 必成功则其行也不疑 ” 。 人之理与事之理 , 思虑与事理 , 必须保持一致 , 才能 “ 其行 也不疑 ” 。 理与行是相互联系的 , 人们探讨理 , 是为了行 , 探讨理性的能力 、 价值 、 功用 、 可能 , 是从人 的行动需要出发 的 。 中国哲学是重视行的 。 说文 : “ 理 , 治玉也 , 从玉声 ” , 诗经 小雅 信南山提出 : “ 我疆我理 ” 。 这里的 “ 理 ” , 都属动词 。 说明中国哲学的 理

6、 , 不仅指对象 , 同时 , 也指主体对于对象的活动 。 理是主观活动的客观根据 , 主体不能悖 理而动 。 在中国的语言中 , 曾有木理 、 玉理 、 肤理 、 脉理 , 本指对象的夭然纹理或条理 , 它们 原本是 自然界形就的 。 “ 理者 , 木中纹理也 , 指条理言 ” 。 人按照木 、 玉等物中的纹理或 条理 , 依而治之 , 以成某种用具 , 也 叫作 “ 理 ” 。 前一个理 , 指理所反映的内容 , 存在于物 中 , 属物之理 , 或对象中的理 , 系名词 ; 后一个理 , 指人对存在子物中之理的活动 , 或人的 行动依据 , 系动 词 。 荀子指出 : “ 凡 以知 , 人

7、之性也 , 可以知 , 物之理也 。 ” 人心中所具有 的理 , 是人的一种性能 , 它的根据或来源 , 则是 “ 物之理, , , 即对象中的理 。 人心中的理不 是独立不依的 , 自我形就的 , 更不是封闭 内在的 , 纯 由主体滋生的 , 而是同物发生关系后 , 方 能引人人心的 , “ 以知” 是人的性能 , “ 可以知 ” 是物的理则 。 离开人 , 物就无以知 , 离开 物 , 人就无从知 。 可见 , 在荀子看来 , 理是属于客体 的 , 又是属于主体的 , 是对象的 , 又是 思维的 , 是物之理 , 又是心 之理 。 只是 “ 知之在人奢谓之知 ” , 知即指理性 , 它是通

8、过人 达到的 , 是属于人的 。 可见 , 荀子所追求 的理性 , 是对物的认识 , 是使思想与对象同一 。 较早的中国哲学所提出的 “ 理 , , , 多是特指某一事物或某一对象 , 不是泛指一切事物和 一切对象 , 因而还不具有哲学的一般意义 。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抽象 , 提出 “ 物理, , 、 “ 事 理, , 、 “ 大理 , , 、 “ 夭理护 , 人依而治之 , 叫作 “ 经理, , 。 人的活动 , 是以理为据的 。 失去 了理 , 也就失去了行动的依据 。 这一思想 , 反映在大众文化中 , 就是 “ 有理走遍夭下 , 无理 寸步难行 ” 。 理是客体的 , 又是主体的 。

9、“ 有理, ,或 “ 无理 ” , 不是主观认定的 , 而是客观 规定的;不是 “ 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 而是主观的理与客观的理统一 。 离开客体的理 , 主体是无理可言的 。 现代中国语言中的治理 、 整理 、 情理 、 顺理 、 通情达理或理顺什么 , 都是作为动词使用 的 , 都是指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活动 。 但它不是纯粹主体的 “ 自由 ” 活动 , 也不是纯粹客体 的 “ 自由 ” 活动 , 更不是纯粹客体的 “ 自然 ” 存在 。 理是主体活动于客体的外在依据 , 又是 活动中丰体的内在构思 。 它是理性的 , 却正向感性转化 , 它是麟的 , 却正走向实践创行 。

10、理性是主体借以实现 自己目的和要求的思想工具 , 既不是纯粹的思想,也不是纯粹的存在 , 而是恩想转化为存在的精神 , 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易想前提 , 是思想转化为存在的精神构 架 。 它依之于物之理 , 是物之理在思想中的反睐 , 行动中的思想法规 。 因而理性的本质作 用 ; 是创造 , 而不仅仅是反映 。 四 先秦是中国哲学的第一个高峰 , 宋明是中国哲学的第二个高峰 。 先秦哲学着重讨论的是 夭道与人道 , 天命与人性 , 即天与人关系的所谓 “ 性命之学 ” 。 性属于主体 , 命属于客体 。 宋明哲学着重讨论的是天理与人欲 , 道心与人心 , 即性与理关系的 所谓 “ 性理之学 ”

11、 。 性属 于主体 , 理属于客体 , 理居 于统领地位 。 二程提出 : 天理 “ 在天为命 , 在义为理 , 在人 为性 。 主于身为心 , 其实一也 。 ” 命 、 理 、 性 、 心 , 是同一的 。 它体 现 于外部世界 , 叫 天 ; 体现于社会伦理 , 叫义r体现于人的品质 , 叫性 。 所有这些 , “ 主 于身为 心, , , 即人性 或人 的理性 。 “ 性即理也 , 所谓理性是也 ” 可理性人人俱有 , “ 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 ” , 然 而 , 由于秉气之不同 , 有贤愚 、 善恶之不同 。 但是 , 秉气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的为贤为愚 , 为善为恶 , 只是由于身体与

12、外部世界接触 , 产生了 “ 情 ” 即非理性的欲 , 才发生了偏差 。 在 二 程看来 , 人欲与天理是绝然不同的 , 甚至 是完全对立的 。 目欲色 , 耳欲声 , 鼻欲香 , 口欲 味 , 都是人欲 , “ 人之不善 , 欲诱之也 ” 。 因 此 , 必须 “ 窒其欲 ” , “ 窒其欲”的工具是理 性 , “ 惟思能童欲 , 。 在 中国哲学发展中 , 几 二程第一次明确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 , 但把非理性的欲 , 看作是 消极的 , 丧害天理的 唯理独尊 , 唯理性至上 , 陷入唯心的唯理主义 , 成为封建时代压抑人 性欲求的思想工具 。 除天理以外 , 二程并不否认世界仍有人欲 ,

13、 “ 大抵人有身 , 便有自私之理 ” , 只是这 个理(自私)难以与天理 (道) 同一 。 从而 , 力主排除人欲 , 把理性与非理视为互不 相容的 两极 。 朱熹步二程之后 , 更加仔细地研究了天理与人欲 , 理性与非理胜胜 的区别 , 并要求人们以 理制欲 , 以理灭欲 , 以理抑情 , 以理束情 。 朱熹提出 : “ 盖人心之灵 , 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 , 莫不有理 ” L 。 “ 知者吾心 之知 , 理者事物之理 , 以此知彼 , 自有主宾之辨 罗 。 进而提出 州致知” 。 朱熹的 “ 致知 ” , 就是 一种理性活动 。 “ 致知便在格物中 , 非格物之下别有致知也 。 ” 致

14、知在于 “ 即物而穷其 理 ” , 此时 , “ 以身 为主 , 以物为客 ”, “ 格 物以理言也 , 致知以心言也 ” L , “ 物之理 ” 与 “ 心之知, , , 是有区别的 , 甚至是有先后的 。 致知是一种 自我活动 , 所致的对象 , 则是物 , “ 致知便在格物竺 但是 , 当达到 “ 致吾心之知 ” 时 , 物与心 , 格物与致知 ,“ 其实只是一 理 ” , “ 明彼即晓此” 一 L 。 嫩之理与心之知 , 客体理则与主体理性 , 便混然为一 了 。 朱熹把 这个混然为一的理 , 叫做 “ 太极 ” , “ 总天地万物之理 , 便是太极 ” , “ 人人有一太极 , 物

15、物有一太极 ” 。 太极是嘿的始初原则 。 “ 太极 ” , 是朱熹的一种虚设 , 但它使万物之理与人 心之理 , 同而为一 , 所谓 “ 心合内外 ” , , “ 心包万物 , 万物具于一心, , 理性是思想与对象 同一 , 主体理性与客体理则一致 , 人心之理与万物之理 , 只不过是一理的体现或分殊 , 所谓 “ 理一分殊” , 犹如 “ 月映万川 妙 一样 。 二程区别了道心与人心 , 认为道 乙就是天理 , 人心就是人欲 , 夭理精薇 , 人欲危殆 , 要 求明理灭欲 , “ 灭私欲 , 则明天理矣 ” L 。 朱熹认为 , 天理与人欲 , 并不等同于道心与人 心 , 道心是天理 ,

16、人心并不尽都是人欲 。 “ 人欲中自有天理 ” L 。 他只要求 “ 革尽人欲 , 复 尽天理, , , 承认在人的 心中既有 “ 夭理 ” , 又有 “ 人欲 ” , 天理与人欲 , 事实上是并存的 , 理论上或人伦道德上 , 却不允许并在 。 理性的职责就是以理服欲 。 二程和朱熹都把夭理视作 最高本体 , 视作精神活动的最高原则 , 天理的内容又都是封建等级和宗法人伦 。 不过 , 二程 所强调的是理的客观性 , 朱熹所强调的是理的主观性 。 强调主观性就强调了人的精神境界和 合我修养 , “ 本心以 穷理 , 而顺理以应物 ” L , 以成圣人 , 即 “ 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 ” , 就 可以成为亿兆之民的君师 , 治国治民 。 朱熹认为 , “ 饮食者 , 天理也,要求美味 , 人欲也 ” L 。 饮食男女 , 是合乎理的 , 既合 乎客体的理 , 即天理; 又合乎主体的理 , 即人欲 。 理并不绝对地排除欲 。 只是过分追求 、 要 求美味 , 才是他所反对的人欲 。 这正迎合了农业小生产者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