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840990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内三科 刘萍,学习内容,1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 2病因 3临床表现 4治疗 5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概念,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部位与范围,病因,食管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病 肝、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全身性疾病,食管疾病,食管

2、曲张静脉破裂 食管炎 食管溃疡 食管癌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胃癌,食管曲张静脉破裂,食管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1呕血、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氨质血症 4发热 5血象,临床表现,呕血、黑便 1、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2、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量及速度 3、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 4、需与下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黑便相鉴别,临床表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1、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2、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 3、表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在80m

3、mhg以下,呈休克状态; 4、老年人死亡率高,不同失血量表现,临床表现,氮质血症 1、可分肠源性、肾前性、肾性氮质血症 2、出血后数小时血尿酸氮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 3、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如尿素氮持续升高,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未停止。,临床表现,发热 1、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可持续3-5天; 2、机制: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基础代谢增高 3、若发热超过39,持续7天以上,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下消化与道出血鉴别,鉴别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 既往史 多曾有溃疡鉴病 肝胆疾患病史或 有呕血史 出血先兆

4、 上腹部闷胀,疼痛或绞痛,恶心 出血方式 呕血伴柏油样便 便血特点 柏油样便,稠或 成形,无血块。,下消化道出血 多有下腹部疼痛及 排便异常病史 或便血史 中、下腹不适或下 坠,欲排大便 便血,无呕血 暗红或鲜红,稀, 不成形,大量出血时 可有血块,呕血与咯血比较,治疗,一、一般治疗 二、病情观察 三、补充血容量 四、止血 1、药物止血 2、器械止血:三腔二囊管,TIPS、内镜下止血,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体位、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监测血压、脉搏 3、测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电解质、肝肾功能,止血药物,一、常规止血药物 1、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常以4-8mg加以生理盐水100m

5、l,口服、胃镜或内镜下注入. 2、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促进凝血过程,口服、胃镜或内镜下注入 3、止血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小板凝聚性和粘附性,使血管收缩 4、止血芳酸:抗纤溶作用,有血栓形成倾向者慎用 5、维生素K1:为肝胀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药物,止血药物,二、抑酸药 1、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2、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充血补容量,1、积极补充血容量 立即配血、大号针静脉输液,或经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测量中心静脉压 2、输液开始宜快,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快补充血容量 3、应

6、尽早输血,以恢复血容量及有效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充血补容量,4、肝硬化病人宜输鲜血,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5、补液量根据失血量决定 6、注意避免因输血输液过多而引起肺水肿;老年病人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4、肝硬化病人宜输鲜血,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5、补液量根据失血量决定 6、注意避免因输血输液过多而引起肺水肿;老年病人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器械治疗,三腔二囊管 内镜下治疗 经内镜药物喷洒 电凝微波激光止血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和硬化剂、组织黏合剂注入,气囊压迫止血,优点:止血确实 缺点:痛苦并发症多(吸入性肺缺炎,窒息,食管粘膜坏死,心律失常等)早期再出血率高,三

7、腔二囊,胃囊 5070mHg,食管囊 (3545mmHg),三腔二囊管的应用,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内镜治疗,内镜治疗 硬化剂注射 皮圈套扎 硬化剂注射+皮圈套扎 优点: 止血确实 可有效防止早期再出血 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手段,临床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对血压的观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和脉压差缩小 对脉搏的观察:脉搏的改变是观察休克的主要标志,休克早期脉搏加速,休克晚期脉搏细而慢 对体温的观察:失血者体温多低于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纠正后可有低热或中度热,一般38.5 ,持续数日或数周,原因系出血后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体温调

8、节中枢失调而引起发热,若体温38.5 ,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体温持续不退或退热后又不升则应考虑再出血。,临床观察,2、观察呕血、便血性质和量 消化道出血60 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临床观察,3、观察尿量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所以应正确观察24 h出入量。,临床观察,4、观察神志、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

9、休克症状。,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反复呕血,或大便次数增多,或黑便转为暗红色血便, 2、外周循环衰竭经补液及输血后未见改善 3、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测定继续下降;网织红计数持续升高 4、在补液与尿量足够时,血尿素氮仍持续升高 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尚未停止,护理,1、及时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护理,2、加强基础护理 体位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

10、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口腔护理: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护理,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

11、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护理,4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静推生长抑素止血首先缓慢静脉注射0.25mg作为负荷量,而后立即进行以每小时0.25mg的速度持续静脉给药。当两次静脉给药间隔大于3-5分钟的情况下,应重新静脉注射0.25mg,以确保给药的连续性。当注射速度超过每分钟0.05m

12、g时,病人会发生恶心和呕吐现象。因此尽量通过静脉泵给药,换药间隔尽量不要超过3分钟。另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护理,5、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插管前检查有无漏气,插管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 mmHg70 mmHg,食管气囊压力为35 mmHg45 mmHg,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宜放出气囊气体,以免压迫过久可能导致黏膜坏死,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推荐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护理,6、对症护理 发绀者应吸氧,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及吗啡。,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合,并协助医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帮助掌握有关病证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