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40929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函数复习学生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函数考点一、函数三要素 函数的解析式常用求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或凑配法)、解方程组法使用换元法时,要注意研究定义域的变化在简单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式,首先要选定变量,然后寻找等量关系,求得函数的解析式,还要注意定义域若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的对应法则不同,可用分段函数来表示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有三类问题:一是给出解释式(如例1),应抓住使整个解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集合;二是未给出解析式(如例2),就应抓住内函数的值域就是外函数的定义域;三是实际问题,此时函数的定义域除使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使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有意义.求函数的值域没有通用方法和固定模式,除了掌握常用方法(如直接法、单调

2、性法、有界性法、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图象法)外,应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综合而灵活地选择方法.1给出下列两个条件:(1)f(+1)=x+2;(2)f(x)为二次函数且f(0)=3,f(x+2)-f(x)=4x+2.试分别求出f(x)的解析式. 2等腰梯形ABCD的两底分别为AD=2a,BC=a,BAD=45,作直线MNAD交AD于M,交折线ABCD于N,记AM=x,试将梯形ABCD位于直线MN左侧的面积y表示为x的函数,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2)y=; (3)y=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2)y=x-; (3)y=. 二、函数的性质函

3、数的性质是研究初等函数的基石,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中要肯于在对定义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复习函数的性质,可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从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入手,在判断和证明函数的性质的问题中得以巩固,在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值及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具体要求是:1正确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能准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单调性,能熟练运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2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深化对函数性质几何特征的理解和运用,归纳总结求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常用方法3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用换元、转化、数形结合等

4、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设集合A=x|x1,B=x|log2x0,则AB=( ) Ax| x1Bx|x0Cx|x-1 Dx|x12设 ,又记则 ()A; B; C; D;3函数,若,则的值为( )A.3 B.0 C.-1 D.-24设,函数,试讨论函数的单调性5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满足f(x+2)=-f(x) (1)求证:f(x)是周期函数;(2)若f(x)为奇函数,且当0x1时,f(x)=x,求使f(x)=-在0,2010上的所有x的个数. 三、函数的图象图象变换:y = f(x) y =f(x)y =f(x)y=f(x)y=f(|x|),把轴上方的图象保留,轴下方的图象关于

5、轴对称y=f(x)y=|f(x)|把轴右边的图象保留,然后将轴右边部分关于轴对称。(注意:它是一个偶函数)伸缩变换:y=f(x)y=f(x), y=f(x)y=Af(x+)具体参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注:一个重要结论:若f(ax)f(a+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函数的图象是函数性质的直观载体,函数的性质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掌握函数的图像是学好函数性质的关键,这也正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复习函数图像要注意以下方面。1掌握描绘函数图象的两种基本方法描点法和图象变换法2会利用函数图象,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解决方程、不等式中的问题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6、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转化变换的思想分析解决数学问题4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1、“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 A B C D2.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lgx+|lgx|); (2)y=;(3)y=|x|. 四、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中学代数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既简单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可以以它为素材来研究函数的

7、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性质,还可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抛物线,可以联系其它平面曲线讨论相互之间关系. 这些纵横联系,使得围绕二次函数可以编制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同时,有关二次函数的内容又与近、现代数学发展紧密联系,是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重要知识基础.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习二次函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 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这正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1

8、、设二次函数,方程的两个根满足. 当时,证明.2、设二次函数,方程的两根和满足(I)求实数的取值范围;(II)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是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高考中既考查双基, 又考查对蕴含其中的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因此应做到能熟练掌握它们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进行一定的综合运用.Oyx1、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的关系是( )ABCD2、设,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则()A B CD3、若,则( )ABC D 1时,f(x)0时,f(x)1,且对任意x,yR,有f(x+y)=f(x)f(y),f(1)=

9、2六、函数的综合应用函数的综合运用主要是指运用函数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综合解决问题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量的依存关系,是对问题本身的数量本质特征和制约关系的一种刻画,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提出数学对象,抽象其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因此,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函数思想的精髓,掌握有关函数知识是运用函数思想的前提,提高用初等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函数的能力,树立运用函数思想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意识是运用函数思想的关键七、函数的零点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连续函数

10、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别方法: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 )=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1、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AB(1,10)CD2、已知a是实数,函数,如果函数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选择题1.(2009年广东卷文)若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且,则 A B C D2 2.(2009全国卷理)函数的定义域为R,若与都是奇函数,则( D ) (A) 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 (C) (D) 是奇函数3.(2009浙江理)对于正实数,记为满足下述条件的函数构成的集合:且,有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则B若,且,则C若,则 w.w.w.k.s.5.u.c.o.m D若,且,则4.(2009浙江文)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上是增函数w.w.w.k.s.5.u.c.o.m B,在上是减函数C,是偶函数 D,是奇函数5.(2009北京文理)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把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