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40650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精品】2013版6年高考4年模拟原子、原子核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荟萃2012年高考题1(2012上海卷)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a粒子散射现象答案:C2(2012上海卷)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答案:B,3(2012上海卷)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A)X射线(B)a射线(C)b射线(D)

2、g射线答案:D,4(2012上海卷)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是图()答案:B5(2012天津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B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D原子和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解析:半衰期是原子的物理属性,不能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高空遥感是用红外线的;由于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能量增加必然存在质量亏损;氢原子从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低能量的基态时放出能量,所以放出光子。答案B。6(2012全国理综). U经

3、过m次a衰变和n次衰变,则A.m=7,n=3 B.m=7 n=4 C.m=14 n=9 D. m=14 n=18【解析】质量数减少为:4m=235-207=28,m=7.核电荷数减少为:2m-n=92-82=10,n=4【答案】B8(2012广东卷).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 是核聚变反应B. 是衰变C. 是核裂变反应D是衰变答案:AC9(2012北京高考卷)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答案:B10(2012山东卷).

4、(8分)【物理物理3-5】(1)氢原子第能级的能量为,其中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则 。(1)11(2012四川卷)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从n=5能级跃迁到n=l能级比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答案:A13(2012上海卷)Co发生一次b衰变后变为Ni,其衰变方程为_在该衰变过程

5、中还发妯频率为n1、n2的两个光子,其总能量为_。答案:CoNie,h(n1n2),15(2012全国新课标).物理选修3-5(15分)(1)(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C(2012江苏卷)(选修模块35)(12分)(1)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能级图,a、b、c这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

6、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测正确的是_(2)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_.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_(3)A、B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A、EB,求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和该金属的逸出功。12C(3-5) 【解析】根据,能量和频率依次增大的顺序是:b、c、a,所以波长依次增大的是a、c、b。【答案】(1)C (2);(3)光子能量,动量,且,得,则:2:1A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同理.解得17(2012重庆卷)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2m的平板小车上,以共同的速

7、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车所受地面阻力的大小与车对地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当车速为v0时,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后跳下。跳离瞬间地面阻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vt图象为答案:B19(2012重庆卷)以下是物理学史上3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Li2y y+N x+O y+Bez+C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A粒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19(2012海南卷).模块3-5试题(12分)(1)(4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

8、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和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和_.A.X1 B.X2 C.X3 D.X4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B C 78 822011年高考题1(2011全国卷1第18题).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 B. C. D. 解析:原子从n=2跃迁到+所以故:选C2(2011海南第19题模块3-5试题).(12分)(1)(4分)2011年

9、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和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和_.A.X1 B.X2 C.X3 D.X4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B 、C 、78、 82(2)(8分)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

10、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i)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ii)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解析:(i)设木块和物体P共同速度为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 由得:(ii)木块返回与物体P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得:由得:3(2011全国理综35选修3-5】(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若用波长为(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

11、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ABAC(2)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求弹簧释放的势能。解析:(1)由和得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得(2)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得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得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2、由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4(2011天津第1题)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C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析】:物理学史、常识考查题,简单题,其中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选项错误;X射线(伦琴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1896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B选项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答案】:C5(2011山东第38题3-5) 碘131核 不稳定,会发生衰变,其半衰变期为8天。碘131核的衰变方程:(

13、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经过_天 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10m、12m,两船沿同一 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2、。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出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求抛出货物的最小速度。(不计水的阻力) 解析: 6(2011上海第2题)卢瑟福利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答案:D7(2011上海第3题)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14、(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答案:B8(上海第7题)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置于大量水中;密封于铅盒中;与轻核元 素结合成化合物则(A)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C)措施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9(2011上海第9题)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 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A)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B)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C)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D)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10(2011上海第17题).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