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日(上册)语法总结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40630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日(上册)语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标日(上册)语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标日(上册)语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标日(上册)语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标日(上册)语法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日(上册)语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日(上册)语法总结(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第一课语法解释1 名 名相当于汉语的“是”。“”是主语部分,“”是谓语部分。助词“”用于提示主语,读作“”。例:李中国人。私日本人。私王。2 名名相当于汉语的“不是”。“”的“”,在口语中有时会发成“”。例:森学生。私日本人。私田中。疑问句及应答()名名相当于汉语的“是吗?”。助词“”接在句尾表示疑问。日语的问句在句尾不使用“?”。回答时用“”或“”。例:小野。,小野。中国人。,中国人。()应答回答疑问句的时候,可以只用“”“”,也可以在“”之后加上“”,在“”之后加上“”,即成“,”“,”。不知道用“”。例:森学生,。,。/,。名名从属机构、国家属性助词“”连接名词和名词,表示

2、前面的名词是后面名词从属的机构、国家或属性。例:李JC企画社員。北京旅行社中国企業。大学先生。第二课语法解释/名 “”“”“”是指示事物的词。相当于汉语的“这、这个”“那、那个”。汉语里有“这”“那”两种说法,而日语里有“”“”“”三种说法。其用法如下:1) 说话人和听话人相隔一段距离,面对面时:距说话人较近的事物说话人的范围、领域内的事物:距听话人较近的事物听话人的范围、领域内的事物:距说话任和听话人都比较远的事物不属于任何一方范围、领域内的事物2) 说话任和听话人位于同一位置,面向同一方向时:距说话人、听话人较近的事物:距说话人、听话人较远的事物:距说话人、听话人更远的事物例:本。2/何不

3、知道是什么人时用“”,不知道是什么事物时用“何”询问,分别相当于汉语的“谁”和“什么”。句尾后续助词“”,一般读升调。例:何。人誰。注意:汉语里,句子中有“谁”“什么”时,句尾不用“吗”,但日语里,句子中即便有“誰”“何”,句尾仍然要用“”参考:“誰”的比较礼貌的说法是“”。“誰”通常用于对方与自己地位相当或比自己地位低时。对尊长或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用“”询问。例:。3 名名 所属助词“”连接名词和名词,表示所属。例:私鍵田中車4 /名 名修饰名词是,要用“”“”“”。其表示的位置关系与“”“”“”相同。例:。自転車森。5 / 名“”“”是在三个以上的事物中,不能确定是哪一个时所用的疑问句。单独

4、使用时,用“”,修饰名词用“”。例:森。長島傘。小野机机。数字表达0/10201113021240313504/14/6051570616807/17/908181009/19/0.12/3第三课语法解释1 /名 指示场所时,用“”“”“”。所表示的位置关系与“”“”“”相同。例:。図書館。入口。2 名 名场所表示“名词”存在于“名词场所”。例:食堂七階。小野事務所。3 名用于询问存在的场所。例:。私。4 名 名助词“”基本相当于汉语的“也”。例:JC企画。JC企画。李中国人。張中国人。中国人。5 名 名,名 答案有多种可能,而询问其中的一种时,可以重复使用谓语“”。因为这里询问的是哪一种,不

5、能用“”或“”来回答。例:売場階,二階。今日水曜日,木曜日。林韓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日本人。6 名 询问价格时,用“”。例:。服。100以上数字表达10010001000020020001000003003000100000040040001000000050050001000000006006000900270070009020800800092009009000第四课语法解释1“”和“”表示事物的存在时,最常用的谓语是“”和“”。“”用于花、草、桌子等不具有意志的事物。“”用于具有意志的人、动物或昆虫。使用“”和“”的句型有以下两种。句型(1)表示存在,相当于汉语的“有”,句型()表示位

6、置,相当于汉语的“在”。1) 名场所 名物/人/例:部屋机。本。庭。部屋猫。公園子供。2) 名物/人名场所/例:部屋。本。図書館。吉田庭。子供公園。犬。小野家。小野家。林。林。2名名并列助词“”夹在两个名词之间表示并列,意思相当于汉语的“和”例:時計眼鏡和居間。3表示具体位置时,用“名词+上/前/後/隣/中/外”。例:机上猫。会社隣花屋。猫箱中。売店駅外。4确认 当说话人就某是征求听话人的同意时,句尾用助词“”,读升调。例:犬。新聞林。駅前銀行。5 疑问词+动(否定) 表示全否定例:教室誰。冷蔵庫何。第五课语法解释1 今時分表示现在的时间,常用“今時分”。双方都明确在讲现在的时间时,“今”可以

7、省略。询问具体时间使用“何時”。例:今四時。今何時。時分。/今午前時半。2 动/动动/动例:森毎日働。田中明日休。田中今日働。森明日休。森先週休。私昨日働。疑问句在句尾加“”例:田中明日働。李先週休。3 名时间动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时,要在具体时间词语后面加上“”。例:森七時。学校八時半始。注意:叙述包含数字的时间时后续助词“”,要说成“三月十四日”“年”,但“今”“昨日”“今日”“明日”“毎日”“去年”“来年”等此后不能加“”。星期后一般加“”,如“日曜日”但也可以不加。例:私明日休。不能说成“私明日休。”4 名时间名时间动表示某动作发生在某个时期时,用“”例:私九時五時働。森h月曜日水曜日休

8、。“”和“”也可分别单独使用。例:私九時働。森二時勉強。5 动询问某动作或事态进行的时间用“”,询问的时间很具体时,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加“”,如“何時”“何曜日”“何日”,另外在句尾还要加上“”,变成“”形式。例:試験始。仕事何時終。参考:询问持续性动作或事态的起点或终点时,用“”“何曜日”等。例:展覧会始。張何曜日休。火曜日。6对比 可作提示助词,也可表示对比。对比是“”要略微发重一些。例:小野今日休。森毎朝何時起。七時。第六课语法解释1 名场所 动使用“行”“帰”等表示移动的动词时,移动行为的目的地用助词“”表示,这时的“”读作“”。例:吉田中国行。森日本帰。李行。2 名场所动使用移动动词时,移动的起点用助词“”表示。这里的“”和第五课表示时间起点的“”是同一助词。例:李先月来。方来。3 名人动 共同做某事的对象用助词“”表示。例:小野友達帰。李誰日本来。4 名交通工具动交通手段用助词“”表示。不使用交通工具而步行时用“歩”。例:飛行機行。私家帰。李歩帰。京都何来。5 名场所名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