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40303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7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卷(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指出,哥伦布的航行计划是建立在对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从而出现一个既饶有兴味又耐人深思的历史“假若”的问题:幸亏哥伦布作了错误的估计,假若他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这说明A.历史的假设结论,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B.历史的客观结果,往往与历史的主观动机相符合C.历史的假设结论,需要还原历史加以证明 D.历史的客观结果,往往超越当事历史人物的估计2.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有以下两种观点。据此可知观点1: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但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观点2:麦哲伦船队

2、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A.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存在争论 B.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存在分歧C.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有待考证 D.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应不容置疑 3.“各种圈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美洲大陆没有可与之媲美的动物东半球的谷类植物也很重要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美洲的发现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有限 B.人类及动植物的混合主要表现为单向性C.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而言利大于弊 D.人类的迁移伴随着

3、动植物的相应的混合4.1549年,英国一个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穷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 B.货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C.封建地主地位的下降 D.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5.全球通史称:“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与文中的“首要意义”相符合的是A.西北欧的世界霸权地位由此开始确立 B.西北欧各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加紧殖民扩张C.西北欧成为世界上唯一有影响的地区 D.西北欧国家的实践和制度逐步引领世界潮流6.“美国革命爆发时,英属殖民地的人口不少于20

4、0万,即相当于操英语的世界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种大规模的殖民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1763年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和20年后美利坚共和国对英国的胜利。”可见,移民人口A.是影响英法殖民争夺结果的重要因素 B.直接决定了英法殖民争夺的结果C.是左右英美殖民争夺结果的重要因素 D.直接决定了英美殖民争夺的结果7.英王伊丽莎白一世曾授予作为股份公司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进行贸易的特权。关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不列颠在工业革命开始后建立的商业机构 B.作为垄断性贸易公司,其主要职能就是对外贸易C.它的建立促进了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发展 D.作为垄断性贸易公司,它垄断了

5、东西方之间的贸易8.斯塔夫里阿诺斯评述工业革命时说:“我们迄今所握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他强调的是A.科学开始时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有限 B.科学研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C.科学家的研究往往与市场需求脱节 D.技术发明离不开丰富的实践经验9.全球通史写道:“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890年期间增加了3倍,在1860至1913年期间增加了7倍。世界贸易的价值从1851年的64100万英镑上升到1880年的302400万英镑、1900年的404500万英镑和1913年的784000

6、万英镑。”这一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B.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C.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D.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10.法国通史简编写道:“工人们在平时不再穿工作服装,在节日里工人的服装与资产阶级的穿戴已很少有差别。19世纪80年代时兴的高礼帽和礼服,到20世纪初,改为圆顶礼帽和礼服,更多的人开始穿西服。”这里法国社会服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服饰潮流示范的作用B.工业文明的进步 C.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 D.民主政治的健全11.对于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社会状况,小说西比尔曾这样描述:“它们像是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不了解彼此的

7、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这段话反映出A.工业革命后英国殖民扩张加剧B.工业革命开展激化了民族矛盾C.工业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D.工业化割裂了文明之间的交流1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据此判断,材料中“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最早出现于A.18世纪末期B.19世纪初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晚期13.剑桥学派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中写道: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

8、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这说明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美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C.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D.美国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14.下图反映了1760-1829年期间中英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概况。(单位:银两)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形式是 指数:1780-1784年平均为100年份进口指数出口指数1760-1764年47028636.197958647.01765-1779年124747195.8196877194.51785-1789年3612763277.55491508263.61800-1804年7715556592.67556473362.71825-1829年

9、7591390583.110215565490.3A.用鸦片换取丝茶B.用鸦片换取白银C.用白银换取丝茶D.用白银换取棉布15.下表节选自轮船招商局开创的“中国第一”,其历史影响可以概括为时间事件1876年3月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876年12月“和众”轮首航檀香山,载客400余人,次年开航北美,7月30日到达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成为中国航海史上一大壮举A.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B.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加剧了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经济矛盾D.取代了外轮航运在中国的统治地位16.历史的裂缝写道:“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敕令

10、官办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更开启了清末官办企业私有化之端绪。”光绪帝的这一诏书A.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B.促进了清廷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C.适应了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D.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据统计,1858-1911年期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仅1901-1911年期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下列可作为这十年间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是A.国内阶级矛盾的缓和 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 D.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18.1902年,盛宣怀鉴于上海出现“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

11、,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畛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的局面,奏请朝廷设立了上海商会。据此可知,上海商会设立的背景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B.华商分散,而洋商经济侵略加剧C.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D.清政府借鉴西方商业立国的经验19.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C.激发了资本家投资实业的热情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20.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情况

12、。据此可知,在此期间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国际市场的拓宽范围有限B.中国仍是世界原料产地C.手工制品质量优于机器产品D.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21.1943年初,重庆的经济部发表的一份工业报告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这表明A.当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C.当时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22

13、.1877年,申报刊文记述了上海租界有一美国妇人控其夫不给赡养之资,并已有外室,因而请求离婚,领事准其所请,“并令其夫给妇五百金,以贻讼费”一事。上海一位论者对此大不以为然,撰文反对离婚诉讼。这表明A.美国妇人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上海人开始摒弃中国传统的婚俗C.大众媒体对西方婚俗持肯定态度 D.西方婚姻观念与中国传统婚俗相悖23.下面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的类别变化一览表。这一变化时期概况1850年到1899年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类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类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类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类著作,比例为二

14、比一1912年到1940年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类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类著作多两倍A.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加深有关B.反映了中国近代对科技重视不足C.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程度有关D.反映了民众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24.1905年以来,大公报每年举行纪念征文活动,都以“立宪”为题。1908年的征文题目是“实现立宪之政体如何?”1910年的征文题目是“立宪国之要素,一曰国会,一曰宪法,然当预备立宪之时,究应先开国会后定宪法欤?亦应先颁宪法而后开国会欤?”这表明当时的大公报A.对革命一直持观望的态度 B.反对清政府统治,但不支持共和C.同情革命者,劝其放弃暴力 D.力促清政府进行立宪政治改良25.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对比表。它可从侧面解释运输方式运费(分/公里吨)运输方式运费(分/公里吨)肩挑34.0分驴车18.0分公路汽车30.0分轻便铁路2.4分独轮车19.2分铁路2.0分A.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影响 B.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C.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D.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第卷26.新航路的开辟预示着新兴的西方世界的来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欧扩张的智力背景比起其宗教背景要模糊不清得多。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骚动”使个人主义和现世主义增长。神学和基督教会对现实生活的控制受到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