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40153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解析几何硬解方法及便捷规律珍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解析几何1. 圆锥曲线对比表2. 硬解定理内容3. 结论与推论第一部分 圆锥曲线对比表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标准方程x/a+y/b=1 (ab0)x/a-y/b=1 (a0,b0)y=2px (p0)范围x-a,ay-b,bx(-,-aa,+)yRx0,+)yR对称性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关于x轴对称顶点(a,0),(-a,0),(0,b),(0,-b)(a,0),(-a,0)(0,0)焦点(c,0),(-c,0)【其中c=a-b】(c,0),(-c,0)【其中c=a+b】(p/2,0)准线x=a/cx=a/cx=-p/2渐近线y=(b/a)x离心率e=c/a,

2、e(0,1)e=c/a,e(1,+)e=1焦半径PF=a+exPF=a-exPF=ex+aPF=ex-aPF=x+p/2焦准距p=b/cp=b/cp通径2b/a2b/a2p参数方程x=acosy=bsin,为参数x=asecy=btan,为参数x=2pty=2pt,t为参数过圆锥曲线上一点(x0,y0)的切线方程x0x/a+y0y/b=1x0x/a-y0y/b=1y0y=p(x+x0)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y=kx(ak+b)y=kx(ak-b)y=kx+p/2k第一部分 硬解定理内容CGY-EH定理(圆锥曲线硬解定理)若曲线与直线A+By+C=0相交于E、F两点,则:其中为一与同号的值,定理说明

3、应用该定理于椭圆时,应将代入。应用于双曲线时,应将代入同时不应为零,即不为零。求解y1+y2与 y1*y2只须将A与B的值互换且m与n的值互换.可知与的值不会因此而改变。定理补充联立曲线方程与y=kx+是现行高考中比联立”Ax+By+C=0“更为普遍的现象。其中联立后的二次方程是标准答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项,x1+x2,x1x2都可以直接通过该方程与韦达定理求得,唯独弦长的表达式需要大量计算。这里给出一个CGY-EH的斜率式简化公式,以减少记忆量,以便在考试中套用。若曲线与直线y=kx+相交于E、F两点,则:这里的既可以是常数,也可以是关于k的代数式。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出:若曲线为椭圆,则若曲线

4、为双曲线 ,则由于在高考中CGY-EH定理不可以直接应用,所以学生如此解答才可得全步骤分(省略号的内容需要考生自己填写):联立两方程得(二次式子)(*)所以x1+x2=,x1x2=;所以|x1-x2|=(x1+x2)2-4x1x2=(此时代入、式得到一个大式子,但不必化简)化简得|x1-x2|=(偷偷地直接套公式,不必真化简)下面就可求弦长了。定理简证设曲线x2/m+y2/n=1与直线 A+By+C=0相交于E、F两点,联立式可得最终的二次方程:(A2 m+B2 n) x2+2ACmx+C2 m-mnB2=0应用韦达定理,可得:x_1+x_2=(-2ACm)/(A2 m+B2 n)x_1 x_

5、2=(m(C2-B2 n)/(A2 m+B2 n)=4mnB2 (-C2)对于等价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值不唯一,且 的意义仅在于其与零的关系,故由4B20恒成立,则可取与同号的=mn(-C2)作为的值。3由|EF|=(x_1-x_2)2+(y_1-y_2)2 )=(1+A2/B2 )(x_1+x_2)2-4x_1 x_2 )可得|EF|=(A2+B2)4mn(A2 m+B2 n-C2)/(|A2 m+B2 n|)令=A2 m+B2 n 则得到CGY-EH定理:x_1+x_2=(-2ACm)/ ; x_1 x_2=(m(C2-B2 n)/ ; =mn(-C2) ; |EF|=(2(A2+B2)/(

6、|)第一部分 结论与推论一、椭圆的常用结论: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5. 若在椭圆上,则过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6. 若在椭圆外,则过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7. 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8. 椭圆(ab0)的焦半径公式,( ,).9. 设过椭圆

7、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N两点,则MFNF.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A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11. AB是椭圆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12. 若在椭圆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推论】:1、若在椭圆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椭圆(abo)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2、过椭圆 (a0, b0)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

8、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3、若P为椭圆(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4、设椭圆(a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5、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0e时,可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6、P为椭圆(a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椭圆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7、椭圆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8、已知椭圆(ab0),O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

9、(1);(2)|OP|2+|OQ|2的最大值为;(3)的最小值是.9、过椭圆(a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10、已知椭圆( ab0),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11、设P点是椭圆( 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12、设A、B是椭圆( ab0)的长轴两端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 ,,c、e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2) .(3) .13、已知椭圆( a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

10、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的中点.14、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15、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16、椭圆焦三角形中,内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注:在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17、椭圆焦三角形中,内心将内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18、椭圆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椭圆中心的比例中项.二、双曲线的常用结论:1、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2、PT平分

11、PF1F2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4、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5、若在双曲线(a0,b0)上,则过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6、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7、双曲线(a0,b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8、双曲线(a0,bo)的焦半径公式:( , )当在右支上时,,;当在左支上时,,。9、设过双

12、曲线焦点F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P、Q两点,A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双曲线准线于M、N两点,则MFNF.10、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Q, A1、A2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11、AB是双曲线(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12、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13、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推论】:1、双曲线(a0,b0)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1、P2时A1P1与A2P

13、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2、过双曲线(a0,bo)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双曲线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3、若P为双曲线(a0,b0)右(或左)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或).4、设双曲线(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5、若双曲线(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1e时,可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6、P为双曲线(a0,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双曲线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且和在y轴同侧时,等号成立.7、双曲线(a0,b0)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8、已知双曲线(ba 0),O为坐标原点,P、Q为双曲线上两动点,且.(1);(2)|OP|2+|OQ|2的最小值为;(3)的最小值是.9、过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双曲线的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10、已知双曲线(a0,b0),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或.11、设P点是双曲线(a0,b0)上异于实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12、设A、B是双曲线(a0,b0)的长轴两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