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40139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20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后神经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相关知识。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A错误;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内环境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增大,B错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即在Na

2、+通道的协助下进入突触后膜内,C正确;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组织液而不进入血液,D错误。本题选C。2将电极插入如图所示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内,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刺激A点后,检测到的结果应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导时,只能从C传递到D。因为刺激A点,兴奋可先后传到C点和D点,因为电极插入的是膜内,故兴奋到达C点时,C点膜内变为正电位,电荷从左向右通过电流计,此时测得电位为正,然后C点膜内恢复原来的负电位,测得电位变为0,兴奋到达D点时,D点膜内变为正电位,电荷从右向左

3、通过电流计,此时测得电位为负,然后D点膜内恢复原来的负电位,测得电位变为0。突触处传递有时间延迟,所以有间隔,C图正确。本题选C。3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甲),记录在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盐溶液(0.1%、0.5%、1%)中神经纤维产生兴奋的膜电位(简称“动作电位”,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 。枪乌贼受到外界刺激后,兴奋在其体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为 (填“单向”或“双向”)。(2)图乙中曲线X,Y,Z所对应的盐溶液浓度分别为 ,三条曲线峰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B段的变化主要是 离子跨膜转移所引起的,B点时神

4、经纤维的膜内外是否存在电位差? (填“是”或“否”)。C点后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态是 。(3)如果将图甲中电极两端同时置于神经纤维的膜内,图乙中A点的值应为 。【答案】(1)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 单向(2)1%、0.5%,0.1% 盐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钠 是 外正内负(3)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枪乌贼受到外界刺激后,由于有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其体内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为单向。(2)由于动作电位的高低决定于外界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的高低,外界钠离子浓度越高,产生的动作电位越高,因此图乙中曲线

5、X,Y,Z所对应的盐溶液浓度分别为1%、0.5%、0.1%。AB段的变化主要是钠离子跨膜转移进入细胞内所引起的,B点时膜电位是外负内正,神经纤维的膜内外存在电位差,C点后神经纤维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膜内外的电位状态是外正内负。(3)如果将图甲中电极两端同时置于神经纤维的膜内,则两电极之间没有电位差,因此图乙中A点的值应为0。1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的机理分析2膜电位变化曲线模型解读(1)a点之前:主要表现为K+外流,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2)ac段:与Na+大量内流有关,ab段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但电位还没有逆转。(3)ce段: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

6、为静息电位。来源:学科网(4)ef段: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活动加强,以主动运输方式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始静息状态。3离子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影响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离子浓度变化的直接结果,因此外界离子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膜电位峰值的变化,看到静息电位应马上联想到K+,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而动作电位的产生及峰值是由Na+的内流造成的,故涉及动作电位的问题应考虑Na+的变化。具体变化可表示如下:(1)外界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K+浓度降低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2)外界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Na+浓度升

7、高动作电位峰值升高;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1如图为人体协调方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来源:Z|xx|k.Com【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表示传入神经,2、3表示传出神经,a、b、c位于神经中枢中。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膝跳动作需要伸肌和屈肌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兴奋在突触处以神经递质传递信号,所以

8、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正确;由于c处表示抑制,b处表示兴奋,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3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完成人体膝跳反射,C正确;由于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所以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2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的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电位为内负外正,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D正确。本题选D

9、。3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相关知识。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B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C正确;神经

10、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D正确。本题选B。1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2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动提供能量B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C当兴奋传导到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3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K通透性增大B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前膜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11、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是突触后膜,其膜内外均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甲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点时,K从细胞膜侧到侧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侧到侧Db点时,细胞膜侧电位比侧高5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12、选择特过性C此图中的神经递质一定是兴奋性递质,因为后膜上离子通道打开了D突触后膜处信号转换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B神经纤维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C反射过程中,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变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7图中所示为测定A、B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

13、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8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内正外负B内负外负C内正外正D内负外正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0如图表示神经元的轴突与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突触联系的另一种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由构成B中的物质释放到中需消耗能量并依赖于的选择透过性C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D中的物质释放并作用于时,处的外表面为负电位11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

14、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12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1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来源:学#科#网Z#X#X#KD在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14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15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与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