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08401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枇杷目前基本采摘结束,采后生产管理直接关系到树势生长和明年结果。枇杷采后生产管理应主要从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进行。 施足采后肥 枇杷采收后应及时施肥以促进夏梢的发育,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要施足肥料,用量要占到全年用肥量的 50左右。施肥技术上要掌握以下三项原则:一、根据枇杷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做好氮、磷、钾三要素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二、尽量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有机肥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堆放发酵,以除去有机酸和有害气体及消灭病菌、虫卵、杂草种子等,复合肥应选用有机复合肥和多元复合肥;三、选用优质化肥,防止尿素中的缩二脲、磷肥中的重金属和三氯

2、乙醛、氯化钾中的氯离子残留等对枇杷的毒害或影响。 及时进行修剪 这既能使树势迅速恢复,又能促进在 7 月下旬以前萌发的夏梢健壮,奠定来年优质丰产的基础。夏季修剪量不超过总枝量的 20,锯掉树冠上部的直立树枝 1,一次不能锯得太多,逐年锯除,促使树冠高度下降。对远离主枝的结果枝进行回缩修剪,回缩的大枝应留基部 10米并斜锯以促发新梢。树冠空虚处,短截徒长枝,培养骨干枝大的结果枝组。采果后的结果枝,除衰弱的以外,应尽量保留,使其萌发结果枝。 防腐烂病和叶斑病 腐烂病也俗称烂脚病,主要为害根颈主干,侧枝发病不多,如果果树在高湿时根颈主干表现软腐,或者在树液流动旺盛时,出现流胶现象,干燥时树皮开裂起翘

3、、剥落,那么很可能就患上了烂脚病。防治方法除加强培育、加强肥水管理等增强树势外,还要刮除病斑,要求刮净,刮下的树皮就地烧毁,并在专家指导下涂以药剂促进伤口的愈合。 叶斑病也是防治的重点病害。叶斑病是灰斑病、斑点病和角斑病的统称,是枇杷的主要病害,轻者影响树势,重者叶片僵化变小,提早落叶、枯枝,植株生长衰弱减产。防治方法除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本身抗病能力外,采果后到夏梢萌芽前或萌芽初,使用 65代森锰锌 500液,或 80大生 湿性粉剂 600 倍液,有预防发病的效果。采果后到孕蕾前,使用浓度为 尔多液和波美。石硫合剂,可以既能防病,又能给枇杷补充铜和钙;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6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