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39748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new(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教学案例 于爱翃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从单词、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起始阶段可指导学生进行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做一做等趣味性强的活动参与阅读活动,高年级英语课堂内的阅读运用三段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阶段:读前活动:(Pre-reading)设计一些情景,适当介绍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括对文章语言结构和词汇的了解等,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第二阶段:读中活动:(While-reading):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文段的

2、内容外,更主要的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此时教师根据需要设计问题,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策略。此时教师的角色是辅导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而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或操纵教学的决定者。第三阶段:读后活动:(After-reading):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设计一些生动有趣形式多样、便于操作的内化语言的活动。如:1、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帮助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如补充或设计文章题目,提供一些判断、改错题等,考察和培养学生语感和领会中心。2、开展形式多样的复述活动。复述是最有效的了解篇章细节、熟记相关词汇的教学方法。“阅读之后复述

3、比阅读之后回答问题促进了更多更持久的词汇习得”。学生可以就文章相互提问;开展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自由复述接力赛;也可以用关键词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提示词可以逐渐减少,逐渐达到完整复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提出写的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所学的知识,觉得有话可写。3、将阅读内容改编成小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保持阅读的趣味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编排、设计、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合作能力,将阅读材料的这种交际化处理,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深层理解。4、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从阅读到写作只一步之遥,其桥梁就是通过说的训练将阅读内容的内化过程。阅读能唤起学生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英语写

4、作所需要的词、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阅读。学生在大量的课内课外阅读中吸收语言精髓,积累语言材料,然后把吸收进来的语言进行内化,将业已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再通过文字口头表达出来,就为书面表达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小学生在阅读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与策略因素、智力因素。但平时阅读教学中我发觉,其主要原因有:1. 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

5、阅读能力的形成所谓的语言因素是指字母、单词、习语、短语和语法规则等。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的认读和拼读,这导致了学生到了高年级接触一些篇章较长的阅读材料时,一遇到单词或新句式,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无从下手。2. 忽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并没有发挥应当具有的作用。一些教师不是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就是与其相反,把阅读教学变为课外阅读,解释一下生词,划划生词,对对答案。如此走过场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6、,而且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3. 小学英语阅读材料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由于小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利用频率低、手头资料少、课外补充阅读难以控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远远没有得到提高。三、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 选材激趣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别于其他学习者,他们正处于9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课程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兴趣第一”的原则。达芬奇认为:“正如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

7、学习会损害记忆,所记东西无法保持。”如果阅读教学太注重词汇的训练,会剥夺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在阅读中令小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故事的词语,而更多的是故事本身(包括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故事的知识性、故事的趣味性等等。在pep教材教学中,我发觉每当老师在教每个单元的故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很乐意去读、去学,究其原因是因为故事的内容有趣好玩。为此,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增加趣味,贴近生活阅读材料,尤其是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不仅要趣味性浓,并且要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我们曾选过一篇“find the treasure”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它具

8、有很强的趣味性,其中富有科幻的寻找宝藏的过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另外,在众多的精选阅读材料中,学生们喜欢的有动物故事,如:three little pigs,two friends and a bear,the donkey and the salt等。有常识性的小短文,如:roses,planting the tree,be healthy。有诙谐有趣的小幽默,如:the french student。有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如:a naughty boy,a letter,a birthday present。也有发生在以前,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话,如:to be modest,a

9、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各式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只要学生们有兴趣去阅读,我都把它们列入考虑范围之内。(2)难易适度,循序渐进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而它往往又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阅读材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教学造成障碍。其次,文章体裁的不同也会对阅读材料难易产生影响。故事、童话、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阅读材料往往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常选择能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材料进行课外延伸和补充,在挑选时让学生阅读全部是熟悉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

10、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新环境中理解体会。比如在教学人物描写性话题时,我们可以选描写自己好朋友的作品,或者选学生喜欢的明星材料;教一般现在时的时候,可以选择描写爸爸、妈妈或教师自己一天生活的情况;教现在进行时,可选择孩子们在操场活动或野炊远足的场景小短文;教过去式时,可选择一些趣味童话故事,如“snow white”“a farmer and a snake”等,或者是人物传记,如“walt disney”。随后,生词量一点点递增,使学生逐渐能阅读含3%5%左右生词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跳一跳,品尝到甜美的葡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 教学方法多样,培养阅读能力(1)扩大积累,丰富词汇阅读材料

11、中的词汇和短语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标地从低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以免他们到了高段只会读图片上的东西,而不认识英语单词。教师不能一味地只重听说能力而忽视认读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识记外,在课后阅读遇到新词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比如,在阅读后,我都要求学生把它们摘抄在一本小本子上,有空时就拿出小本子背诵记忆。教师还可经常帮助学生识记,可把新词汇做成卡片,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复习。复习的形式有抢答、中英文翻译、师说英文解释生说出词汇。5分钟的

12、复习词汇量不应太多,最好每次5个单词或短语。这样既不给学生增加压力,还使他们有了成功感,感觉自己每天都有所收获。教师还可以半学期或一学期举行一次新词汇认读比赛,将优胜者评为“记忆大王”或“记忆能手”。经过多次的强化复现,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这种熟悉感使他们在以后的阅读文章中减少了畏惧。有些词汇经过“滚雪球”似的记忆,学生已经很自然地认识和接受了。(2)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要想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使他们乐学、爱学,多媒体课件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多种媒体的集合,用多媒体制作的图片直观形象,通过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预

13、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其求知欲望,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并发展想象力。在运用过程中,具体做法是:根据故事制作相关的系列图片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展示第一幅图片,组织学生根据图片用英语进行故事发展的预测,同时允许英语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用中文表达(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阅读兴趣)展示第二幅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调整预测并对下文作进一步预测以此方式继续展示图片,直至故事的结束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对比与图片预测的差别。有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或故事特点,只将故事的开始与结束通过图片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两幅图片对故事的细节进行预测,或只给出第一或最后一幅,组织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

14、。(3)精泛结合,加深记忆小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弱,词汇量少,知识面较窄,语法知识欠缺,为此,需要教师在适当的阅读课中对小学生进行课堂阅读精读指导。课堂精读课我常采用下列模式进行:以听说为主线,并以分总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流程图如下: start是语言环境的创设,即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我通过pre-reading activity,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帮助其找到阅读定位。language inputs可有words、phrases或sentences。在一开始进行语言点的输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难点并掌握重要词汇。我遵循的原则是:“从机械性操练到意义性操练”

15、。机械性操练是从语言的表象出发,解决语言的认知;意义性操练是从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出发,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passage 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全文理解,再进行语言点的讲解。我经常采用以下步骤:a. 听录音看短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b.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了解。c. 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output 阶段,让学生及时反馈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和积累,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具体方法有:a. 完成课后练习,口头汇报。b. 复述所学故事。复述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在复述时教师最好能给出一些关键词,先

16、引导学生说,后让学生尝试说或借助图片让学生试着说,以此降低学习难度。c. 对文章进行silent movie(配音)或role play(表演)。配音是最基本的朗读或背诵,表演是学生内化成自己语言后的输出。这个过程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朗读和背诵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或表演,学生在阅读时就会兴趣大增。教师也可有选择地把部分内容和角色对话进行重点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对短文中的一些新词、表达法,通过多次有兴趣的读、演,学生自然就熟练掌握了。d.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展或改编。这部分对学生的要求稍高,可在程度较好的学生中进行。这些学生在扩展时还能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