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39721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氨 铵盐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氨 铵盐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一、 教学过程:提问1.在农业生产上经常施用什么氮肥?1 接近氨水和NH4HCO3化肥时,能闻到什么气味?讲述常用的氮肥有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总称铵盐。接近氨水或碳酸氢铵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氨的气味,我们这节的内容就是氨和铵盐。板书 第二节 氨 铵盐一、氨 板书1.氨的物理性质:展示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色、态、密度(与空气相比较)并闻气味。提问你认为NH3是否易溶于水?依据是什么?(相似相溶)演示实验1-13:氨易溶于

2、水。讨论:为什么水不能充满整个烧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所收集的氨气不纯净。2、瓶塞不紧,漏气,如果瓶塞不紧可能使实验完全失败。3、烧瓶潮湿提问为什么会变红色?为什么会形成喷泉?结论:NH3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碱。讲述氨气也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降温或加压就可使之变为无色液体。 因此氨常用作致冷剂。氨的性质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标况时为g/L=0.771克/升),易液化-33.5OC(易液化的气体有:氯气、二氧化硫、氨气),易溶于水(1:700,可进行喷泉试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O2、Cl2、SO2、H2S、HCl、NH3、O2、N2)

3、,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试分析氨水中所含微粒种类),氨水密度小于水,其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酒精与之相同,硫酸、盐酸都与之相反)。思考:1) 3X%氨水与X%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大于?等于?小于?2X%2) 3X%硫酸与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大于?等于?小于?2X%学生活动根据以上讲述总结NH3主要物理性质。板书色、味、密度、溶解性(1:700)、易液化、易挥发。提问闻氨气气味时,若吸入过量氨气,对人体有何害处?讲述氨气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不慎接触过多的氨气而出现病状,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氨的分子结构:学生活动写出NH3分子的电子式

4、和结构式,判断氨分子中化学键是什么键?氨分子是什么分子 ?讲述经实验测定,氨分子呈三角锥形结构,N-H键之间的夹角为10718。氨分子是极性分子。NH是极性共价键,经实验测定,氨分子呈三角锥形(出示比例模型),N位于锥顶,三个H位于锥底。每两个NH间的夹角是10718。显然氨分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不对称,它是极性分子。物质名称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氨NH3H-N-H H三角锥形键角107 183.氨的化学性质:(1): NH3与水的反应:设疑那么为什么氨水显碱性呢?板书NH3+H2O=NH3H2O=NH+OH(可逆反应)一水合氨NH3+H2O=NH3H2ONH3H2O一元弱碱:NH3H2O=

5、NH4+OH-。NH3H2O不稳定,加热易分解NH3H2O=NH3+H2O。辨析:NH3是非电解质,NH3H2O是弱电解质。SO2、CO2是非电解质,H2SO3、H2CO3是弱电解质所含微粒种类物质成分能否导电能否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液氨氨水讲述NH3溶于水,大部分与水形成一水合氨,而一水合氨小部分电离成NH和OH,所以氨水显碱性。提问1.氨水和液氨有何区别?2.氨水中存在哪些粒子?3.氨水应如何保存? (2):与酸反应:酸+NH3铵盐(NH3与HCl的反应)与HCl反应:NH3+HCl=NH4Cl实验:演示实验114现象:浓氨水和挥发性强酸相遇产生白烟,这是因为:氨水中挥发出的NH3分子

6、与酸中挥发出的溶质如(HCl、HBr、HI、HNO3)相遇生成铵盐固体微粒。NH3+HCl=NH4Cl(白烟)NH3+HNO3=NH4NO3(白烟)2NH3+H2SO4=(NH4)2SO4 (无白烟)催化剂提问生成的“白烟”是什么物质?是如何生成的?用浓HNO3代替浓盐酸能否产生相同的现象?为什么?氨水和H2SO4能否反应?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写出氨气与盐酸,硝酸,硫酸及用氨水吸收CO2的方程式。(3):氨与氧气反应: 4NH3+5O2= 4NO+6H2O(放热反应催化氧化,用于制硝酸) 讲述这个反应叫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HNO3的第一步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指出氧化剂、还

7、原剂,标出电子转移数。小结:氨水的主要性质: 挥发性, 弱碱性,NH3的还原性还原性专题一: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按下图进行实验,度解释到的现象,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现象及原因:a) 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因: b) 有烟生成 原因: c) 铂丝保持红热 原因: 化学方程式d) e) f) g) 注意:氨对多种金属都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一般将不能直接用金属器皿保存。空气演示实验4NH3+5O2 4NO+6H2O+Q (丝红热,说明反应放热)(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NH3+HNO3=NH4NO3 )现象:红热;红棕色气体;冒白烟。纯氧气4NH3+3O2(纯) 2N

8、2+6H2O 伴有黄绿色的火焰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应用:检验管道中的氯是否有泄漏)2NH3+3CuO3Cu+N2+3H2O (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联想氢气、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氮氧化物归中反应4NH3+6NO5N2+6H2O8NH3+6NO27N2+12H2O归中反应小结:NaH+H2O C+CO2加热 S+H2SO4(浓) 加热 H2S+SO2H2S+H2SO4(浓) H2S+H2SO4(浓) 加热Na2SO3+Na2S+H2SO4 HCl(浓)+Ca(ClO)2 HCl(浓)+KClO3氧化性:2NH3+2Na=2NaNH

9、2+H2(联想:2Na+H2O=2NaOH+H2) NaNH2+H2O=NaOH+NH3 (联想:NaH+H2O=NaOH+H2 Mg3N2+6H2O=2NH3+3Mg(OH)2 )(4):与盐反应1)盐+NH3H2O碱+盐(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例:NH3H2O+MgCl2=NH3H2O+Al2(SO4)=3NH3H2O+AlCl3=Al(OH)3+3NH4Cl 3NH3H2O+Al3+=Al(OH)3+3NH4+3NH3+3H2O+AlCl3=Al(OH)3+3NH4Cl 3NH3+3H2O+Al3+=Al(OH)3+3NH4+8NH3+CaCl2=CaCl28NH3 4NH3+CuSO4

10、=CuSO44NH3 注意区分氨水和氨气的化学性质的表达 (也可做银氨溶液)4氨的用途: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重要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如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中,氨也是一种常用的原料。氨还可用作制冰机智中的致冷剂。(P11)候德榜制碱:重点讲解清楚工业流程,和两个重要环节1、为什么会有NaHCO3析出(四种盐的溶解度比较,数据查表得:)。2、为什么通入氨气必须放在通入二氧碳之前(气体的溶解度比较)尿素:化学式CO(NH2)2,是已知氮肥中氮的含量最高的氮肥。是人类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的有机物。性质特点易液化易溶于水跟水反应跟酸反应跟氧气反应主要用途作

11、致冷剂制氨水制铵盐制硝酸5:氨的制备a) 工业制法:N2+3H22NH3(注意条件,特别是温度)b) 实验室制法i. 药品:固体氯化氨与硝石灰(碱石灰)。ii. 原理:NH4Cl+Ca(OH)2=CaCl2+2NH3+2H2O(思考1:为什么不在相应的溶液中进行。思考2:能否用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表示该反应过程。iii. 装置: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处理发生:与氧气相同。净化:主要杂质为水蒸气,选用试剂为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烧碱、生石灰)或中性于燥剂(如:硅胶、硫酸铜),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浓磷酸),也不能用与之能发生配全反应的盐(如:氯化钙)。

12、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并在收集NH3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对流,影响纯度。验满:1、2、尾气外理:用水吸收尾气,其装置如图:,为什么用一个倒置的漏斗?二:铵盐1:铵盐受热分解 (NH4)2SO4=2NH3+H2SO4 NH4HCO3=NH3+CO2+H2O(1):挥发性酸的铵盐:NH4ClNH3+HCl (NH3+HCl=NH4Cl) (假升华现象)NH4HCO3 NH3+H2O+CO2特殊的:NH4INH3+H2+I2注意:a:NH4NO3的分解时可能发生氧化还原还应,产生复杂产物(如:N2O、N2、 NH3)。NH4NO3在受热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2NH4NO3=2N2+

13、O2+H2O,要注意使用时的安全。b:NH4I受热时会有紫色气体产生。(2):不挥发性酸的铵盐:(NH4)3PO4H3+H3PO4 (NH4)2SO4NH3+NH4HSO4 特殊的:NH4NO3N2O+2H2O (170260)2NH4NO32N2+2O2+4H2O (300)(硝酸铵炸药爆炸原理)2:铵盐跟碱反应:所有氨盐遇碱都可以生成氨气。氨盐+碱氨气+水+新盐 或 氨盐+碱一水合氨+新盐(NH4)2SO4+Ba(OH)2=2NH3 + 2H2O + BaSO42NH4Cl+Ca(OH)2CaCl2+2NH3(固体不写离子方程式)NH4Cl+NaOHNH3+NaCl+H2O(浓溶液)NH4Cl+NaOH=NH3H2O +NaCl(稀溶液)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氨气,作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3:与浓硫酸共热:2NH4Cl+H2SO4(浓) 2HCl+(NH4)2SO44:铵盐的共性均是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均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与碱反应(固体或溶液)时,固体状态(不写离子方程式);溶液较稀生成一水合氨;溶液较浓或加热生成氨气5:比较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