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39600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浩生心理学史复习重点自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习心理学史感受学习到什么?学习前后对比,有什么不一样?心理学史学习的益处:(1) 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2) 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将各种似乎毫无关联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为心理学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经验,也为分裂的心理学提供了整合的动力。(3) 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1.循着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轨迹,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判断问题的能力;3.在梳理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4) 学习心

2、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五)弄清心理学“流行”或“时尚”的原因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史:1、欣赏历史画卷,接触历史人物、思想;2、探知得失兴替,了解历史逻辑,为现实的研究提供帮助并且前瞻;3、形成历史观点,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正确判断是非和评价历史人物。1. 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重点;2.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分别对心理学的影响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重视思维分析、概念推理,认为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而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

3、固有的。这种观点影响了在实验心理学之外的从意动心理学开始的源远流长的心理学思想,包括后期的人本主义等学派都深受影响。提供了学科探究的方法理性演绎法首先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推演出其它命题和定理,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并开始使用内省法。经验主义: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经验主义的原则是:强调感觉过程的根本作用;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元素;通过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关注的焦点在意识过程上。它提供了诸多实证的心理学思想,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所关注的经验对象成为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后世行为主义等几大流派起到了源流性的

4、影响。3.自然科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独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思想: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盖伦的医学理论2、近代生物学中加尔的颅相学;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布罗卡言语机能的发现;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性质、传导速度、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神经特殊能学说。关于脑机能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给心理学提供了许多研究方法,促进了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发展,为实验心理学打下了基础。3、近代物理学中贝塞尔的人差方程式刺激了反应时研究;由伽利略开创、牛顿奠基的近代实验物理体系提供了客观完备的实验方法论和思想体系;伽利略将心理学完全排除在

5、科学之外的绝对态度成为了后世批评的标靶,从反面促进了心理学发展;韦伯-费希纳定律对感觉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19世纪的物理学通过大量实验方法的中介研究为心理学提供了研究基础,并直接结合成心理物理学。4、 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直接推动了心理学发展序幕的揭开。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定律破除了长期在哲学中盛行的生机论观点,打破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进化论揭示了宇宙事物由无生物到有生物、从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呈现出了阶梯式的发展规律,其中许多观念如遗传、环境、个体差异、适应等概念成为以后心理学中的重要主题。1.冯特:基本内容、方法等冯特的心理科学观:一门量化的、实验

6、的科学;身心平行论;实验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二元划分;元素主义的认识论;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实验内省法:在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省观察,把被四肢与标准化了的、从而可以重复操作的情境中,使被试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做出自我观察报告。实验心理学体系:1、经验的分析和综合感觉和感情是基本心理元素,统觉、联想是主要动作。2、情绪理论视为感觉的伴随物,有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抑郁。3、意志主义意志活动将心灵内容组织成高级思维。文化心理学体系:即民族心理学,是探讨民族心理的历史发展机制。评价: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2、在心理学的建构和发展方面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

7、展奠定了基础;3、文化心理学史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第一次系统研究。4、 研究对象定为直接经验,既是贡献也是根本问题。5、无法摆脱内省法的桎梏,无法摆脱方法论方面的主观主义,从而远离科学本身的客观主义;6、理论体系极为庞杂混乱。2.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研究意识或心理的活动。他认为,心理学的适当研究对象是心灵的活动,如看的心理动作,而不是所看到的心理内容。因此,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act psychology)质疑了冯特有关心理过程涉及内容或元素的观点。心理现象特点1.建立在表象基础上; 2.没有广延性; 3.意向性两种方式研究意动: (1) 通过记忆, 即回忆涉及某一心理状态的心理过程; (

8、2) 通过想象,即通过想象一种心理状态,观察伴随的心理过程。意动心理学把意识活动区分为内容和动作,意识内容是物理现象,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意识活动;意向性是心理与外界的能动关系,意识活动总是指向自身之外的对象;心理现象的三种层次和水平,表征水平、认知水平、个人化水平。评价:开创了实验心理学之外的取向或传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先驱,并对后来的多种学派产生影响;培养人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3.符兹堡学派心理学中第一个以学派而非个人名义载入史册的研究群体。理论立场:经验主义,与冯特相似;系统实验内省法被是在完成实验后回顾报告;无意向思维思维可以在没有任何感觉和意象内容的条件下发生评价:给主流内容心理学带来巨

9、大冲击;内容和意动的二重心理学没能解决意动和内容的冲突;把实验方法应用于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实验研究了思维过程。1.行为主义三个发展阶段的联系区别早期行为主义:客观主义 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 强调联结学习 外周论 环境决定论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 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 以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新的新行为主义: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 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联系:研究对象;哲学基础;研究方法。区别:中介变量;意识研究新行为主义的共同特点:1、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共同

10、的哲学基础,并接受操作主义原理;2、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用条件发射的定律解释个体的行为,强调个体行为中“中介变量的作用”;3、核心是学习的研究;4、强调社会应用,面向实际生活,强调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信奉进化论。贡献:1、以操作主义的方式将不可直接观察的内驱力、目标、期待等概念重新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中,尽行了大量实验,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理论,丰富了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方法。3、推动了行为矫正和心理治疗等应用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局限:1、动物被试推广到人类身上;2、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个体和主体能动性的倾向,机械论、还原论倾向;3、行为

11、矫正过于关注个体的外显行为和积极强化而漠不关心个体心灵内部问题,因而治标不治本,易反复。2.托尔曼基本观点:1、整体行为及其目的性行为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并遵循最小努力原则,遵循吝啬律。2、中介变量发生于有机体内部,介于环境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的使有机体对特定情境产生行为反应的所有一切因素。3、符号学习理论学习者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认知地图而达到对情境的认知。 期待对于目标无意义的知识和信念 认知地图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潜伏学习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贡献:1、 他突破了早期行为主义的限制,借鉴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通过对整体的分析提

12、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改变了行为主义忽视人的内部因素的错误倾向,推动了行为主义的发展。2、 强调了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等特征,使其理论具有了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的特征,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鼻祖。3、 符号学习理论丰富了学习心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手段。4、设计了许多精巧的实验对学习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局限:1、没有一个严密而系统的理论,对很多概念也没有明确的定义,难以更有效地预测和控制行为。2.所使用的语言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和心灵主义色彩3.以从动物学习实验中所得到的结论来解释和说明人类学习,忽视人与动物差别3.斯金纳基本立场:心理学史描述行为的科学;操作行为主义思想体系;坚持客观、实证。操作行为主义

13、原理:1、应答型行为与操作型行为前者是由已知的先行刺激引起的行为,由刺激控制。后者是有机体自发的反应并受到行为结果影响。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由强化有机体自发的操作性行为而形成的条件反射。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应用了行为的实验分析体系。原则一,任何一操作反应若有强化刺激尾随则有重复倾向。原则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条件反射概率的任何事件。3、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消退认为强化增强的是反射发生的概率,从终止强化到反射不再发生的过程就是消退过程。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分化即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地某一特征以使其形成选择反应的过程,其关键因素也是强化。5、强化的种类正强化、负强化;强化物的等级之分,一、二级

14、强化物,概括性强化物;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应用:言语行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行为塑造与行为矫治;社会控制计划。贡献: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他凭借精确严谨的行为分析方法,建立了影响深远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提高了我们对有机体行为的预测和控制;推动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批评:忽视理论研究;以有限动物的有限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过于片面化简单化;环境决定论,忽视了政治、经济对社会制度的决定作用。4.班杜拉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特点:不必然

15、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不依赖直接强化;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基本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也称行为的观察学习。指的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在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某一具体行为表现的过程中,获得有关这一行为的抽象规则或原理,并在相应的情境条件下以某些变化了的形式产生性地表现出这一行为。、创造性观察学习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交互决定论:行为、环境、人的内部因素三者并不能单独地发挥作用,而是彼此联结、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存储;、动作复现过程从记忆到行为的转化,以符号编码形式转化为行为;、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动。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被描述为自尊、自我价值感,指的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效率和信心的认识。主要根据个体的实践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