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39519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费尔巴哈提纲1、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答:历史功绩:1)、其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对上帝顶礼膜拜,把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使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此世界被二重化了,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是宗教的想象世界;一是现实的人间世界。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的统治和支配的。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他认为宗教并不神秘,宗教只不过是人把自己的本质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把他变为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把他从人间搬到了天国,人间出现了不平等,神的世界也就有了

2、等级。局限性:1)、他并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他不了解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中的人的自我分裂由有世俗中的人的自我分裂决定的。2)、他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他把宗教的产生仅仅归结于人的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认为只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3)、他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及爱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这一命题?答: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受宗教关系制约的人,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

3、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因此,既要全面的考察人的社会关系又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科学的理解这个问题。3、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3、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重要意义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

4、它哲学的主要标志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3)时间与有改造现实的功能4)哲学的实践功能和历史使命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3、辨析: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答:这句话是错误的。他们只把实践理解为自然,甚至还不是人的自然。实践在历史领域更是被扑朔迷离的意识现象所掩盖。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对实践的不理解使他们最终不能发现历史的本质和运动的规律。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看到了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他们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就必然在理论上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4、辨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人不是天生就具有人

5、的本质的。人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人,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法律、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在所有的这些关系中,归根到底生产关系决定、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5、费尔巴哈提纲的实践意义。答: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原理,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我们尚未了解的客观事物,思想僵化、封闭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地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通过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能动地认

6、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第二,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证明真理的原理,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实践为标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纪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目前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一些不同社会思潮的理论观点也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面目出现,检验这些理论观点是非对错不能靠争论,只能实践。同样,要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否是成熟和完善的科学理论,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标准。第三,革命性原理,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实践的革命性原

7、理要求人们在改革开放中,不仅要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良好改革愿望,而且要有能够将良好的改革愿望付诸实践并能够取得良好成效的正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环境和人的活动相一致。第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按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和调整社会中的各种不适当关系。在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问题中,只有抓住人的本质这个关键,深入到复杂的社会联系和矛盾中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第五,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原理,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于不断从实践中创新。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正是从

8、这意义上将实践归结为生活生活的本质。社会主义从产生到发展,都是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开阔、创新而不断深化、发展的,只有实践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宗旨,只有在实践中而不是在口头上和争论中去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旺盛,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社会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第六,哲学的立足点的原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和面向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现实,关注现实,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深入研究问题和指导解决问题,让哲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第七,改造世界是哲学的根本认识的原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成为一门致力于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科学。要求我们不

9、断总结提高,将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感性认识即使上升到理性认识,自觉经受时间的检验,使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新世界的水珠一改和建设中充分发挥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成为一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6、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1)、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2)、从提纲内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

10、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3)、马克思提出实践范畴,就是为了制定唯物史观。提纲11条,有12处提到实践范畴,主要是为把实践范畴引入历史观,以建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4)、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入手,在提纲中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二、费尔巴哈和古典哲学的终结1、恩格斯)对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的剖析。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黑格尔认为绝不是一切现

11、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他认为现存的存在包括两部分,即现象和现实。现象只是偶然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具有必然性及符合规律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因而是合理的。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现实性。而新的附有必然性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进而转化为现实性的东西。3)、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恩格斯最先明确提出的,他提出了

12、如下著名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恩格斯科学预测1、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主要有哪些? (1)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2)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运用。(3)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4)在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

13、新社会后,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终于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必然王国的飞跃。(5)国家自行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2、怎样理解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学说和博爱里革命理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暴力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国家“自行消亡”是针对无产阶级国家说的。(2)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暴力工具,不会“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由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来打碎它;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机构,才能进而创造国家“自行消亡

14、”的条件。(3)国家“自行消亡”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以消灭阶级为条件。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4)国家“自行消亡”的学说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反对机会主义。四、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的兴起。(3)它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纪元,它揭示的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同时又制定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过程中每个具体阶段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坚持

15、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

16、幻想掩盖着的剥削4、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是理论创新的产物?第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第二,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第三,共产党宣言进行理论创新的另一方法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第四,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十分注重吸收科学成果,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第五,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方法是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革命斗争形势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发展5、两个“必然”以及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