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39323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ido(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紫外光谱一、 名词解释1、 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2、 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3、 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4、 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5、 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6、 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7、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二、 选择题1、 不是助色团的是:DA、 OH B、 Cl C、 SH D、 CH3CH22、 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A、 * B、 n * C、 * D、 n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B、 UV吸收无

2、加和性C、*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跃迁要强10100倍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4、 紫外光谱的峰强用max表示,当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A、很强吸收 B、强吸收 C、中强吸收 D、弱吸收5、 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A、 4200nm B、200300nm C、200400nm D、300400nm6、 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A、R带 B、B带 C、K带 D、E1带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

3、的形状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差大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9、*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 A、水 B、乙醇 C、甲醇 D、正己烷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A、 B、 C、 D、 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max值最大的是:A(b) A、 B、 C、 D、 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 为AA、670.7nm B、670.7 C、670.7cm D、670.7m13、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 A、*

4、B、* C、n* D、n*第二章 红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中红外区2、fermi共振3、基频峰4、倍频峰5、合频峰6、振动自由度7、指纹区8、相关峰9、不饱和度10、共轭效应11、诱导效应12、差频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 A:3N-5 B: 3N-6 C: 3N+5 D: 3N+6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 A:3N-5 B: 3N-6 C: 3N+5 D: 3N+63、下列化合物的C=C的频率最大的是:D A B C D4、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图,其不应含有:DA:苯环 B:甲基 C:-NH2 D:-OH5、下列化合物的C=C的频率最大的是:A A B

5、 C D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其亚甲二氧基的CH特征强吸收峰为:A A: 925935cm-1 B:800825cm-1 C: 955985cm-1 D:10051035cm-1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 A: 有机酸 B:醛 C:醇 D:醚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9、 中三键的IR区域在:B A 3300cm-1 B 22602240cm-1 C 21002000cm-1 D 14751300cm-110、偕三甲基(特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 A 1020 cm-1 B1530 cm-1 C 2030cm-1 D 30cm

6、-1以上第三章 核磁共振一、名词解释1、 化学位移2、 磁各向异性效应3、 自旋-自旋驰豫和自旋-晶格驰豫4、 屏蔽效应5、 远程偶合6、 自旋裂分7、 自旋偶合8、 核磁共振9、 屏蔽常数10.m+1规律11、杨辉三角12、双共振13、NOE效应14、自旋去偶15、两面角16、磁旋比17、位移试剂二、 填空题1、1HNMR化学位移值范围约为 014 。2、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的特点是 不显示磁性 ,不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三、 选择题1、核磁共振的驰豫过程是 DA自旋核加热过程B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的过程C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D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

7、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2、请按序排列下列化合物中划线部分的氢在NMR中化学位移的大小 a b (CH3)3COH c CH3COO CH3 d (23) adbbcd B 、dcba C 、 cdab D 、bcad13、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发现某被测氢核共振峰与TMS氢核间的频率差(vM)为420Hz,试问该峰化学位移(D)是多少ppm:BA、10 B、7 C、6 D、 4.214、下述化合物氢谱中的甲基质子化学位移范围为:BA、0-1ppm B、2-3ppm C、4-6ppm D、 6-8ppm15、下述化合物中的两氢原子间的3J值为:CA、0-1Hz B、1-3Hz C、

8、6-10Hz D、12-18Hz16、 没有自旋的核为 CA、1H B、2H C、12C D、13 C17、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某被测氢核的共振峰与TMS间的频率差()为430Hz,问该峰化学位移()是多少ppm? CA、4.3 B、43 C、7.17 D、6.018、化合物的1H NMR谱中应该有多少种化学环境不同的1H核? DA、 8 B、 4 C、 2 D、119、 化合物的1H NMR谱中,化学位移处在最低场的氢核为 BA、甲基 B、邻位氢 C、间位氢 D、对位氢20、判断CH3CH2CH2CO2H分子中1H核化学位移大小顺序 B a b c dA、 abcd B 、dcba

9、C、 cbad D、 dabc21、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对羟苯乙羟酸分子中苯环上的四个氢呈现两组峰,分别为6.84和7.88ppm,偶合常数为8 Hz,试问该两组氢核组成何种系统? DA、A2 B2 B、A2 X2 C、AA BB D、AA XX22、在刚性六元环中,相邻两个氢核的偶合常数Jaa值范围为 AA、8-10Hz B、0-2Hz C、2-3Hz D、12-18Hz23、在低级偶合的AX系统中共有 C 条谱线。A、 2 B、3 C、4 D、524、在化合物CH3CH=CHCHO中,-CHO的质子化学位移信号出现区域为 DA、1-2 ppm B、3-4 ppm C、6-8 ppm

10、 D、8-10 ppm25、在化合物的1H NMR谱中,化学位移处在最高场的氢核为B变CA、Ha B、 Hb C 、Hc D、 CH326、化合物的1H NMR谱中,1H核化学位移大小顺序为 C A、CH3HoHmHp B、 Ho Hp Hm CH3 C 、Hm Hp Ho CH3 D、 Hm Ho Hp CH327、在化合物中,三个甲基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a1 1.63,a2为1.29,a3为0.85。其中,a2和a3的值不同,后者明显向高场移动是因为该甲基 CA、受双键吸电子影响 B、受双键供电子影响 C、位于双键各向异性效应的屏蔽区 D、位于双键各向异性效应的去屏蔽区第三章 核磁共振-碳谱一、 名词解释1、 傅里时变换2、 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3、 脉冲4、 卫星峰5、 远程偶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