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9070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三)陋室铭,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刘禹锡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 本文选自刘禹锡集,是作者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时写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一、内容主旨 这篇铭文通过描写简陋的居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二、写作特色 1.句式整齐,骈散结合。全文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 2.巧妙运用引用、类比等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

2、力。如引用典故和孔子的话,对起首的两句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都是极好的佐证。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实词、虚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这 惟: 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谈笑有鸿儒 鸿儒: 博学的人 (3)往来无白丁 白丁: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4)调素琴 调: 调弄,这里指弹(琴)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公事文书 (6)何陋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3.词类活用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形容

3、词,著名 (2)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3)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特殊句式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判断句,“是”表判断 (2)何陋之有 倒装句,宾语“何陋”前置,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5.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笑的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繁杂的)公事文书使身体劳累。,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二、课文内容探究 1.根据要求填空。 (

4、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3)写室中人的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4)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5)文中作者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现自己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6)作者在文章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表现了他的高尚情趣。 (7)本文的主旨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2.文章以山水起笔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用山水作衬托

5、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3.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征?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 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了生气,而且流露出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6.作者在生活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6、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示例: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可取的。 7.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嘈杂的音乐扰耳,没有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重点字词句梳理,课文内容探究,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示例: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优越,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