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完整)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38618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完整)_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与朱元思书(完整)_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与朱元思书(完整)_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与朱元思书(完整)_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与朱元思书(完整)_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完整)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完整)_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像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当数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全文仅一百四十余字,但字字珠玑,给后人描绘出一幅唯美的山水画卷。,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山水景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人称“吴均体”。,关于作者:,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关于体裁骈体文:,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

2、仗和声律的文章,本文是骈体文。,本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 与南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可称双璧,同为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关于本文:,缥 碧 轩 邈,泠 嘤 窥 谷,鸢飞戾天 横 柯,xun mio,pio,yun l,lng,k,yng,ku,字词检查:,朗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 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消散,一样的颜色,上下、左右,顺、随,非实指,这里指作者随心所欲观赏景物使船所至的意思。,独一无二,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

3、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译文:,叙述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之美。,与朱元思书,吴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用原文回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青绿色,超过、胜过,水清,水急,飞奔的马,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译文:,这一层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_态和_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_。,水清,水急,静,动,异水,夹

4、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视觉,凭借,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听觉,通“啭”,鸟婉转地鸣叫。这里指蝉鸣 。,停止,断,(泉鸟蝉猿),冲击,发出,向上,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译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在昼

5、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办理政务,“反” 通“返”,返回,至,树枝,好像,如同,互相,掩映,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会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译文:,这一层以细腻的笔触,分别从_觉和_觉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_,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含蓄地流露出对_的蔑视,爱慕_、_的高洁志趣。,视,听,奇山,追求利禄之徒,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第2段:描写异水。,第2段:描写奇山。,分,全文是什么结构关系?,第1段

6、: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静景、动景,山之貌(视觉),山之响(听觉),山之思(联想),山之林(补写),泉响、鸟鸣 蝉叫、猿啼,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清 、水急,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小结: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与朱元思书,吴均,本文中作者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种角度来精细地刻画富春江的美丽景色,这对于我们写景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试分析文中共采用了哪些角度写景。,活学活用,视听结合,与朱元思书,视觉,听觉,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高山寒

7、树 横柯疏条,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奇山异水,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触觉:,从视觉来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8、,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动静结合,与朱元思书,静态,动态,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高山寒树 横柯疏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奇山异水,正侧面结合,与朱元思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奇山异水,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水,山,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激石 鸟相鸣 蝉转、猿鸣,多种

9、修辞手法合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比喻),(夸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对偶),多角度结合,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蝉鸣千转,猿则百叫。,色,形,声,虚实结合,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想象,联想,虚写,友情提示一:多角度写景,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围绕特点写景,试概括文中各个景点的特点!,负势轩邈,争高成峰 充满生机 泉鸟蝉猿和谐动听,

10、水:,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清澈见底,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湍急,山:,树:,寒树、横柯、疏条,欣欣向荣,奇,友情提示一:写景的文章,景是主要内容,但也不应该忽略了情感的抒发,情感是写景文章的眼、魂,请问这篇文章的魂是什么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对大自然的向往。,主旨,其实在前文中写景时作者已经作了铺垫,你知道吗?,“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表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请以学校的某

11、一个景点作为写作对象,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从多种角度来写景。比一比,看谁写得好!,活学活用,1、文章开始说“奇山异水”然而内容却是先写水后写山,并没有一一对应,这是为什么?,这主要是根据观察者的赏景的视角,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的顺序而安排内容的。,深度思索,2、结尾一段既不是山,也不是水,如果删去,似乎结构更严谨。,这一段内容是补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前文中的寒树和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由情再次回到景,以景结情,让人回味无穷。,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

12、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请欣赏下面今日富春江的美景,有优美的语言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今日春江,春江晨曦,春江之夜,小三峡,下面这一组图片也是拍自富春江边,看了之后,请写一句呼吁人们保护富春江的标语。,今日春江,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一朝废水流,他日变荒村。 不是漓江,胜似漓江,不是染缸,将成染缸。,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用情呵护美的自然,复习,思考讨论,1、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山仿佛有奋发向上的生命力,“负”“竞”“轩”“邈”“争”“指”诸词用拟人手法,更能

13、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3、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反映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处世思想。,积累词汇,1、通假字 (1)窥谷忘反 (2)蝉则千转不穷,通“返”,返回,通“啭”,鸟婉转地鸣叫。这里指蝉鸣 。,2、一词多义 (1)直: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2)绝: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3)上

14、: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笔直,一直,绝妙,停止、断,向上,在上面,3、古今异义 (1)戾:鸢飞戾天者 (2)许:一百许里 (3)经纶:经纶世务者,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古义:左右、上下;今义:允许、许可,古义:筹划;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整治的才能,4、词类的活用 (1)上:负势竞上 (2)东西:任意东西 (3)奔:猛浪若奔,名词用作动词,向上,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4)轩邈:互相轩邈 (5)上:横柯上蔽 (6)净: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5、常用虚词 (1)自: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 (2)俱:风烟俱净 (3)皆:水皆缥碧 (4)甚:急湍甚箭 甚矣,汝之不惠 (5)者:鸢飞戾天者,从,如果,都,都,超过、胜过,太、非常,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