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37698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学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2、技能: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l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l 2、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于二战后美、苏双方在

2、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特别由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造成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峙。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与合作对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因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不断加剧。3、“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学习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学习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什么关系?为何曾现这样的关系? “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3、”,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知识梳理】一、从盟友到对手1.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双方联盟基础的消失;苏联实力的加强及对美造成的威胁。美国与苏联对抗的本质原因是美国在妄图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道路上遭遇到苏联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军事实力上的劲敌。二、美苏的“冷战”1、概念:【合作探究】冷战政策的含义是什么?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表现:【合作探究】美国冷战政策包含哪些内容?政治表现的杜鲁门主义经济表现为马歇尔计划军事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合作探究】马歇尔计划是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如何看待美国的

4、目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带有政治目的。美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是因为要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关注,即美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在政治上稳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美国还进一步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从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合作探究】苏联应对措施有哪些?(1)政治: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发展党组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经济:经互会成立:1949(3)军事: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955,从此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合作

5、探究】如何看待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与援助?苏联对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和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帮助、建立经互会以加强经济合作、成立华约以抗衡北约的措施体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资本主义阵营全方位的对抗。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合作探究】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世界政治产生了哪些影响?1、德国的分裂:1949。【合作探究】你能从柏林墙的修建和拆除,认识“冷战”的影响吗?柏林墙的修筑以及德国的分裂都是冷战的产物。它人为地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分为相互隔绝的两部分,这是冷战背景下东西方关系的真实写照。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冷战的结束以及柏林墙的拆除都

6、是必然的。2、朝鲜的分裂:1948。3、美国侵略越南:19614、古巴导弹危机:1962【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消极影响:形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表现为:(1)造成国家分裂:两个朝鲜和德国的形成;(2)引发局部战争:朝鲜战争: 19501953年,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 1961年1973年,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3)引发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最后苏联撤走导弹。积极影响:(1)苏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亚非拉结

7、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次世界崛起。【难点突破】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2)具体内容:.处置战败国.重新确定战后欧亚政治格局.成立联合国(3)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重新划分,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4)评价:.积极性: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等.局限性: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如对朝鲜和德国。它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例1决定雅尔塔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因是A联合国的成立B美苏两国的军事经济实力C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D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条件的把握。应明确雅尔塔体系是在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原则,在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A选项是体系的内容之一;C选项是体系形成的原因之一;D选项在雅尔塔体系形成时并不突出。形成国际关系或国际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国的实力,且雅尔塔体系带有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特点也可以通过B选项反映出来。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