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第4课 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37683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第4课 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第4课 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第4课 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第4课 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3导学案 第4课 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审批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学习目标】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学习模块】一、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学什么?背景人物主张影响明后期,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市民成为不可忽视力量。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批判 ,强调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的要求明清之际,参加过反清斗争,明朝专制黑暗加速其统治灭亡。黄宗羲、指出 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了 制度,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同上顾炎武形成 思想;主张实践中求

2、真知;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同上王夫之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归纳: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条件(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 产生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推行 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思想因素:宋明 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个性,人们要求摆脱思想束缚。()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 中央集权,政治统治走向腐化。怎么学?关于几位思想家的主张,同学们可以根据表格掌握,并结合必修一、必修二内容归纳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条件。学会了吗?(1)明末清初的黄宗羲、

3、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国家 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彻底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BCD(二)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学什么?继承表现: 发展表现:1.反 、反 。 2.反 。 3. 主义指导思想。怎么学?结合前三节内容,理解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是对以前儒家思想的批判的继承与发展。学会了吗?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提出的进步思想的实质是 ( )A彻底否定了儒学B是对宋明理学的否定C摆脱理学僵化模式的束缚D把儒学改造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合作探究】阅

4、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理之依也”。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的独到之处何在?(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提出了哪两者之间的区别,后人是如何高度概括他的这种主张的?【当堂检测】 1、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

5、启蒙思潮。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2、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制度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A所持的阶级立场根本不同B接受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C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3、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这主要是基于( ) A八股取士使得知识分子不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 B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C君主专制日益强盛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

6、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第4课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继承表现:“仁”、“仁政”等民本思想 发展表现:1.反传统、反教条。 2.反封建专制。 3.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学会了吗?AC【合作探究】(1)思想家:王夫之;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做物质实体与是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的(或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2)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堂检测】 BC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