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37592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促进耕作方式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 旱地(耕耙耱)、水田(耕耙)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耕作制度:一年一

2、熟(西汉)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朝)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时间:春秋战国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耕作方式也由个体劳作代替了原来的集体劳作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评价:A.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B.积极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C.消极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到

3、明清之际更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我国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有利: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小农为求生存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推动精耕细作。不利:自然灾害;生产规模小,很难扩大经营;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2、农业技术:铁犁牛耕、精耕细作;3、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4、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5、在封

4、建社会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高考怎么考?高考题例1(2012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商朝农业)与史学常识(史料)【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史料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商代”可以排除B(西周到春秋中叶)C(春秋晚期);再根据史学常识(一手材料可信度高)和关键信息“牛耕”,A项虽是一手材料,但没有体现“牛耕”,故选D项。【答案】D2(2012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

5、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形态和土地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3(2012安徽文综历史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

6、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 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图表分析能力。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故A项错误;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53.63%,故B项正确;从材料数据无法得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故C项错误;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加快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故D项错

7、误。 【答案】B4(2012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