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6800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 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14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 的格局。 2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按照民族聚居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小聚居,3.处理各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五个省级自治区: (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

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和西藏自治区(1965年)。 5法律依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颁布。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6意义 (1)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内蒙古自治区,考点2 祖国统一,一、“一国两制” 1提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持港澳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3、,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 的伟大构想。 2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为港澳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一国两制”,二、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设立

4、香港特别行政区。 2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设立 。,1997,澳门特别行政区,3回归原因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2)外交人员的努力和人民的支持。 (3)政府政策得当。 4意义 (1)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台湾问题的由来 (1)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政府残余力量败逃台湾,并长期占据台湾。 (2)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阐明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3)1992年,海基会、海协会达成 ,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1993年,海

6、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主席进行历史性的会晤,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高层首次会晤。(6)2008年,两岸实现了“ ”(通航、通邮、通商)。 (7)2014年2月11日,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率团访问大陆,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等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是两岸关系取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8)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7、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九二共识,三通,4台湾能够回归祖国的因素 (1)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同属于中华民族。 (2)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 (3)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4)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5)港澳问题的顺利解决,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6)“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 (7)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误区警示 1“一国两制”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由来的不同:港澳问题是中华民族与列强侵略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一、海军 1成立:1949年4

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发展 (1)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 。 (2)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国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考点3 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华东军区,核潜艇,二、空军 1成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9年8月,组建了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 2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 ;后来,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3改革开放后,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

9、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三、导弹部队 1成立: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发展: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歼5型歼击机,四、意义 (1)人民军队的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2)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造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安全保证。,考点4 外交成就,一、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外交

10、政策: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49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1953年底,中国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时, 周恩来首次提出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利)、和平共处 。4.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二、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外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是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非法占据,20世纪70年代

11、,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中美建交 (1)背景: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概况: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之间友好往来的闸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并同周恩来会谈。1972年, 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

12、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4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尼克松,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APEC会议: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宣读领导人宣言等。 2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写:WTO),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

13、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 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误区警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考点5 科学技术成就,一、“两弹一星” 1含义:指原子弹、 和人造地球卫星。 2概况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竞争力,我国成为继苏联、

14、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意义: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与核威胁,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导弹,东方红1号,二、籼型杂交水稻 1概况: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被称为“东方魔稻”。他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意义 (1)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2)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作出了贡献。,籼型杂

15、交水稻,三、“863计划” 1986年3月,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经邓小平批准后实施。先后列入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浏览新闻、查询资料、收发信件、聊天购物、求医问药等;但使用不当会产生负面影响。,五、航天事业的发展 1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3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42007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 5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6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空,并成功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 72013年12月,“嫦娥三号”登月成功,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 82014年8月19日,“高分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9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考点6 社会生活,1.概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