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4407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汇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围绕这3个层次, 介绍了我国丰富多采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分析比较了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及关系, 探讨了我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生物

2、多样性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行动。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AbstractBiodiversity is the diversity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live organisms (animals, plants, Microbial) regularly has become stable ecological complex. Such diversification, including animal, plant, microbial s

3、pecies diversity, species genetic variation and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diversity. Within this total, the species diversity is the key to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it reflects th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twee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hows that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abundance.

4、 Biological diversity includes mainly three levels: species diversity, eco- system diversity and genet ic diversity.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A round the th ree levels, this paper in troduces rich and varied biological

5、 diversity in China,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interaction and relat ion sh ip of b io logical diversity and su stainab le developm- ent, discusses the steps and actions of protecting biological diversity being pract- iced in China for carrying 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biological diversit

6、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iological protection, ecosystem diversity, species resou rce.前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物资源, 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1、2 。可见它是一个包揽了可提高人类生活和福利的自然生物财富的术语。 生物多样性减少, 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 限制人类生存与发展机会的

7、选择, 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 目的是为使它们向当代人提供最大的利益, 并保持满足后代需要的潜力, 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3 。1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我国大部分国土处在中纬度, 亚热带和温带约占80%. 我国境内地势起伏显著, 山地高原面积大, 季风环流强盛, 河流湖泊众多, 土壤、植被类型丰富, 浅海大陆架宽广, 岛屿星布,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且地区差异明显, 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各种生境条件; 此外, 地质时期特殊的自然历史条件还形成了许多古老物种的“避难所”或新生类群的发源地。 这一切不仅为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发生和发展, 同时也为我国

8、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持续利用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生态空间和诸多有利的自然条件, 使我国成为全球12个“高度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4 。1.1物种高度丰富, 特有属、种繁多5 中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 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居世界第三位. 其中苔藓植物2200种, 占世界总种数的9.1% , 隶属106科, 占世界科数的70%; 蕨类植物52科, 约22002600种, 分别占世界科、种数的80% 和22%; 裸子植物全世界共15科79属约850种, 中国就有10科34属约250种, 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约有328 科3123 属30000 多种, 分别

9、占世界科、属、种数的75%、30% 和10%. 中国的动物也非常丰富, 脊椎动物共有6347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97%。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 共有鸟类1244种, 占世界总种数的13.1%; 中国有鱼类3862种, 占世界总种数的20.3%。 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 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 其种类更为繁多。 我国不但物种丰富, 而且特有属种繁多(见表1)。 例如, 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攀枝花苏铁等。表1-1中国动、植物部分门类特有种(属) 统计1)门类名称已知种(属)数特有种(属)数物有种(属)占总种(属)数%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58

10、1种1244种376种284种3862种110种98种25种30种404种18.937.886.6510.5610.46总计6347种667种10.5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3123属34属224属494属246属10属6属13属7.529.42.32.0总计3875属275属10.31) 国家环保局等。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研究, 19981.2生态系统类型多样6 我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 森林、灌木、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 总共大约599类。 森林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 初步统计, 以乔木的优势种、共优势种或特征种为标志的类型主要有212类。 我

11、国的竹林有36类。 灌丛的类别更是复杂, 主要有113类. 草甸可分为典型草甸(27类)、盐生草甸(20类)、沼泽化草甸(9类) 和高寒草甸(21类).我国沼泽以草本沼泽类型较多(14类) , 其次为木本沼泽(4类) , 并有1类泥炭沼泽, 中国的红树林, 系热带海岸沼泽林, 主要有18类. 草原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 共55类. 荒漠分为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小半灌木荒漠及垫状小半灌木荒漠, 共52类. 此外, 高山冻原、高山垫状植被和高山流石滩植被主要有17类。1.3独特的遗传多样性, 异常丰富的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栽培植物和

12、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 一个物种往往包括许多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的种群, 这些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生物种类繁多, 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在栽培品种、近缘野生种、人工改良或自然形成的特殊变异型品种等方面都保存着不同的遗传基因。 如至1992年,全国已建立的17处国家果树种质圃中共收集、保存苹果、梨等18个主要树种, 涉及31个科58个属的果树种质资源11835多份。我国农民开发利用和培植繁育了大量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 共有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1938个。 在我国境内已知的经济树种就有1000种以上, 栽培和野生果树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许多主要起源于我国或我国是其分布中心。

13、我国水稻的地方品种达50000个, 大豆达20000个, 药用植物11000多种, 牧草4200多种, 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2200多种。 具有经济价值植物的野生原型和近缘种类数量繁多。 例如, 中药人参有8个野生近缘种, 贝母的近缘种多达17个, 乌头有20多个。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必须从现在做起,坚定不移地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2.1 可

14、持续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2.2 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成果70年代以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确定新

15、的发展目标,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能克服这些困难,战胜新的挑战。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最初的几步,人们必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2.3 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现在是从传统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时期,因而最近几代人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3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正在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关注未来的发展,它要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而且应该重视后代人的利益, 即要保证人均福利水平要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加至少不至于下降。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利应当是和自然和谐统一的, 而不是通过耗尽资源、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自身发展权利的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中, 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