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4379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2部分热点专题探究热点8崇尚模范人物学习楷模精神复习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专题解读,第二部分,热点8 崇尚模范人物 学习楷模精神,教材知识 链接,1从挫折的角度 (1)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把双刃剑,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3)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2从自立自强的角度 (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2)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3)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3从生命的角度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要通过自己的努

2、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4从责任的角度 (1)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要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2)责任感和负责任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础性条件。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表现。 (3)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5从权利与义务角度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6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 (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为经济发展和

3、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时政热点 聚焦,聚焦一 保护学生不幸殉职的李芳老师 2018年6月11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李芳在护送学生离校返家经过十字路口时,一辆无牌照三轮摩托车闯红灯向学生急驰而来,李芳奋不顾身挡护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学生获救了,她本人却因遭受严重撞击,抢救无效逝世。2018年6月21日,李芳老师被教育部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人社厅、河南省教育厅也追授她为“河南省优

4、秀教师”,教育部发出通知,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李芳同志学习的活动。,1李芳老师身上展现了当代教师的哪些精神风貌? 关爱学生;珍爱生命;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尊师爱师? (1)对老师有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 (2)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真诚接受老师的批评。 (3)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通过恰当的方式化解与老师的误解或矛盾;勤于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聚焦二 “中国网事感动2018”网络人物 2018年7月20日,“中国网事感动2018”二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获奖者来自各行各业,却都用爱与善书写着平凡人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是湿地“护鸟人”高国武,“

5、新农村少儿领舞者”金淑梅,“守护羌绣的汶川地震幸存女孩”蒲虹学,“星星妈妈”嘎松曲珍,“勇擒劫匪的检察官”谢新星,“一米老大”黄如方。 1“中国网事感动2018”网络人物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如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勇担责任;爱岗敬业;热爱祖国;见义勇为;信守承诺;艰苦奋斗;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等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人物的事例来分析),2评选“中国网事感动2018”网络人物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对公民有哪些具体要求? (1)思想道德建设。 (2)公民应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

6、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评选“中国网事感动2018”网络人物等活动说明了什么? (1)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 (3)我国正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4)我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开展评选“中国网事感动2018”网络人物等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

7、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6)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提升道德情操,学会选择、学会承担,履行责任,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甘于奉献,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5我们应当怎样向“中国网事感动2018”网络人物学习? (1)树立责任意

8、识,自觉承担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2)发扬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4)要珍爱生命,追求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5)增强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孝敬父母,孝老爱亲。,聚焦三 “时代楷模”黄群、宋月才、姜开斌 2018年8月20日,第18号台风“温比亚”过境辽宁省大连市,受其影响,停靠在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在危急紧要关头,第七六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黄群等17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作业过程中,黄群、宋月才、姜开斌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 9月1

9、4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1“时代楷模”黄群、宋月才、姜开斌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无私奉献;高度的责任感;等等。,2李芳老师、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的先进事迹获得党和国家的认可,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也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2)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3李芳老师、黄群、宋月才、姜开

10、斌的先进事迹说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1)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要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质量,实现人生的意义,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4李芳老师、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迪? (1)共同之处: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要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要树立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2)不同之处:李芳老师: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

11、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行动向“时代楷模”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模范人物学习? (1)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 (2)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3)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增强权利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6请你为如何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提出建议。 (1)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种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楷模。 (2)社会:媒体广泛宣传道德知识,加强监督,对不道德行为及时曝光,使之接受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气,抨击不良言行;净化文化环境,依法治理文化市场,规范文化行为。 (3)个人: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