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4336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汇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经济学的三大流派简要述评 摘 要:社会经济学从萌芽发展繁荣,期间形成了众多流派,但是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大流派:天主教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强调受到天主教教义的指导,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则是以人为中心来开始研究,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强调经济社会是一个整体。三大流派在发展过程中,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到了21 世纪 30 年代发展演变成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则出现了另立山头,发展专门的人本主义经济学的趋势;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则不断淡化宗教色彩,扩大开放,借鉴吸收其他学科最新理论成果,大有融合、包容其他社会经济学的倾向。当代社会经济学还在快

2、速发展中,其发展走向还有待观察。关键词:社会经济学;三大流派;述评社会经济学从魁奈提出的社会经济有机整体思想的萌芽到西斯蒙第正式创立,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在欧洲、美洲得到了不断发展。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一样,对社会经济学的研究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众多流派,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归宿。根据著名社会经济学家马克 A 卢兹的分类,在这众多的流派中,当前具有较大影响的有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天主教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奥地利派社会经济学(Lutz,1999,p. 15)。本文就这三大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介绍和评价。 一、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天主教

3、社会经济学发端于法国的巴黎、比利时的鲁汶(Louvain)、布鲁塞尔等地区,因为该地区是罗马天主教的影响中心。1831 年,Charle de Coux 在法国巴黎发表了一场介绍性的演讲,在开场中白他说道:“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观念新秩序中,天主教中包含了现世中的一切社会经济体系的实际结果。我在当代一些经济学家自以为真理的教条中发现了错误,这些教条离开了天主教教义的指导就会犯错误(Coux,1832,p.1)。”演讲中初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追求一种统一的、普适的社会,通过天主教的教义来重新看待物质财富。他认为物质财富非常重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但他更强调了道德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重要。认为像正直、同

4、情、自我牺牲等构成道德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基本要素比物质财富要更高一级。他认为像普遍存在于工人之间、工人与机器之间、组织之间、国家之间等的竞争是有害的。1832 年他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文集(Essais dEconomie politique)一书,系统论述了他的这一思想。强调了社会经济要以天主教教义为指导,虽然认为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但是坚决反对物质主义,强调公平、合作、大众福利,反对无管制的竞争和无节制的个人主义。他的这一思想,为后来天主教社会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一些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家继承发展了这 一 思 想 , 像 法 国 的 Vte Alban de Villen

5、euve-Bargemont、Ramon Dionisio La Sagra y Periz 、Auguste Ott、Pierre-Guillaume-Frederic Le Play 也阐述了相同的思想,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 Pierre-Guillaume-Frederic Le Play 贡献比较突出,他首次提出社会经济学既要注重规范分析,也要注重实证分析,为天主教社会经济学研究拓展了空间。他的“第一篇优秀论文”就是社会经济学解说,而且还在 1856 年创立了法国的第一个社会经济学学会(Gide et al,1948,p.487;P.490)。1891 年 5 月 15 日,教

6、皇良十三世(Pope Leo XIII)发表了通谕新事:劳工问题,关注日益恶化的劳工生产生活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到现在来说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应对措施。这是官方天主教社会经济学诞生的标志。以此为界,天主教社会经济学进入崭新的发展天地。此后,教皇又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经济民生方面的通谕。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在教会和民间的互动下发展很快,出现了一批比较有名的 社 会 经 济 学 家 , 像 Claudio Jannet、Charles Antoine、Giusseppe Toniolo、Pesch、B.W.Dempsey 等等。到 1941 年,天主教经济学会成立,天主教社会经济学研究和应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

7、段,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展。1970 年,天主教经济学会更名为社会经济学协会,但是其总体思想没有变,只是更加开放,注重借鉴、融合,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天主教社会经济学作为当今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经济学流派,具有如下理论特色:(一)以天主教教义为指导 天主教社会经济学最大特点就是受到天主教教义影响。最初的创始人 Charle de Coux 就说经济学理论离开了天主教教义的指导就不再就具有普遍性,出现了错误。其继任者 Vte Alban de Villeneuve-Bargemont 也认为,政治经济学在基督教教义的指导下,将给人类带来自由、尊严、和谐,给社会带来秩序。其他一些天主教社会

8、经济学家有的本人就是一个天主教教徒,有的虽不是天主教教徒,但是其学术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天主教思想的影响,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了天主教教义的指导。(二)以人格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将人看作是一个获取商品、追求享乐和效用最大化经济体,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消费品。与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哲学基础不同,天主教社会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人格主义(Personalism)。认为人是上帝在人间的影像,是耶稣死后在世间的化身,用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话来说就是人是“世间万物中的皇冠(crown of creation)”,

9、是由精神和肉体组成的。人具有社会性和个人性双重特征,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追求,人工作不仅是为了生存和消费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归属的需要。(三)认为财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一天主教社会经济学认为财富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一。物质财富是基础,使生命和文化得以生存,并得到发展。尽管物质财富是基础的财富,但是是次要的、从属的、相对的,是最低等级价值的财富。精神财富则处于等级价值的最高等级,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四)强调公正 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强调的公正重要性,其所说的公正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等原则。这个原则强调市场中买卖双方相互的责任。要保证对等交换,承担相同的意义。任何违反

10、就违背了公正原则。例如像贪污、盗窃、没收等就是不公正的。二是分配公正。这就是上一级在分配时要充分考虑下级的责任和利益,要考虑到其他成员的相同的环境,杜绝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裙带关系,防止分配中出现的武断性和随意性。三是贡献公正。这主要是针对个人与群体之间提出来的。只要个体从群体中获取利益,他就有责任和义务支持和维护群体的利益,像逃税、欺诈等行为都是不公正的。(五)提倡合作 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十分重视合作,认为竞争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破坏,合作才是双赢的选择。合作产生团结、相互帮助的气氛。他们提倡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利益。在生产上,他们都非常支持建立经济共同体。所谓经济共

11、同体就是将一个个的工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效率的团体来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建立经济共同体,加强合作,以免竞争导致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化,同时避免出现社会主义的不利结果。在公司内部强调工人参与管理,具有管理权和决策权。在公司之外的层面上,建立个人、私人团体、公共部门三方参与的管理机制,来应对共同的问题,提出共同的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共同利益,形成多赢的局面。(六)认可适当的政府干预 天主教社会经济学认为政府应当适当干预经济,在原因上与主流经济学也没有什么不同,也认为是市场失灵等原因所导致,但是认为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时,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为了正确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家给出

12、了其判断标准和方法。就是从个人之间的冲突和个人内部的冲突出发,冲突所在就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个人之间的冲突像贫穷与富裕、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老年人与年轻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冲突等等。而个人内部的冲突则主要是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包括:工人消费者角色冲突、工人父母角色冲突、工人配偶角色冲突等三个方面。发现了问题后就要运用经济政策解决问题。为了减少政府经济政策出台的负面影响,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是具有决定生产什么的权利。二是分享的权利。三是接纳的义务。四是参与的权利。五是竞争的权利。六是合作的义务。七是自由选择的权利。八是责任选择的义务。九是公正权利。 十是宽容的义

13、务(OBoyle,1993,pp434-436)。(七)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了批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由竞争是最基本的法则,主流经济学家认为通过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看不见的手”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天主教社会经济学家却认为正是由于无管制的过度竞争,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占有了绝大多数的财富。如教皇良十三世(Leo XIII)就在通谕中声称:工人阶级是无助地交付与雇主和永不满足的竞争了。这种罪恶又因高利贷问题而日益严重,虽经教会多次谴责高利贷,但是那些贪得的人们仍然在干着这些无良的勾当。由于许多行业集中在少数手中,还由于存在契约劳动的约束,少数极富有的人,在普通劳动人民身

14、上加上一副并不比奴隶制度好得了多少的镣铐 (Encyclicals of a Century,c1942,p.10) 。同时又认为社会主义是无益的且不公正的,教皇良十三世(Leo XIII)指出社会主义者利用穷人妒忌富人的心理,强调要毁灭私有财产,主张个人财产应成为大众的公共财产,并由国家或地方行政团体来管理。如果真这样实行了,普通劳动人民便首先要吃苦。 而且这些办法又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它会剥夺了合法的所有人,造成国家和社会的混乱(Encyclicals of a Century,c1942,pp.12)。但是天主教批评资本主义并不是为了否定资本主义,批评社会主义更不是为了追求社会主义,而是

15、为取消阶级对立,建立一种有机的社会制度。二、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一般认为是从法国西斯蒙第开始的(Lutz,1990,P.237)。西斯蒙第出生在瑞士,年轻时经历过很多磨难,成年后也一直生活在一个动荡时期。当时欧洲正经历着第一次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生活贫穷,而同时代的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如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等却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改进措施,相信放任自由的政策自会解决一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斯蒙第于 1819 年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正如 Rist 所说,他真正感兴趣的不是那些所谓的政治经济学,而是那些已经在法国或者德国被出现的社会经济学

16、(Gide et al,1948,p.178)。他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一些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思想(西斯蒙第,1964)。如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的一个部分,它应该寻求使人类得以符合他们本性的最大福利的手段。研究物质条件方面的幸福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要关注大众福利。政治经济学不能只是运用空洞的抽象,而要用到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判断。反对放任,强调政府的适当干预。对贫穷、分配、平等、社会福利等问题十分关注,强调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第一目标。他的这一专著的出版,表明人本主义社会经济学正式产生。西斯蒙第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一书先后出版了五版,在法国具有重大影响,也使他的社会经济学思想在欧洲及其他地方得到了传播和发扬。英国是正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源地,西斯蒙第在英国的影响不大,虽然如此社会经济学在英国也得到了发展,并出现了两位有影响的人物,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