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833961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2015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修正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3、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

4、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5.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1、 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二、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A)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5、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

6、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

7、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重要内容。(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1)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2)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吸收外来先进文化。(3)科学的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

8、何封建的毒素。(4)大众的: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5)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3.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必备客观条件:国民革命的影响。重要客观条件:继续向前的革命形势。必备主观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最主要主观条件: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他政策的正确。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

9、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10、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

11、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3.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2)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

12、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的调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四、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第四章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

13、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五、必须坚

14、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五章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九大特征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

15、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