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833959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方针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不能很好的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习。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三、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2、。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四、教学重难点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

3、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五、工作措施:(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课标,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

4、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3)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六、教学进度周次时间单元内容课时第一周9.49.8第一单元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1第二周9.119.15第一单元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

5、升起月亮1第三周9.189.22第一单元学唱歌曲茉莉花1第四周9.259.29第二单元唱妈妈格桑拉、听小河淌水1第五周10.910.13第二单元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听迪克西岛1第六周10.1610.20第三单元唱木偶兵进行曲、听魔法师的弟子1第七周10.2310.27第三单元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听波斯市场1第八周10.3011.3第四单元唱校园小戏迷1第九周11.611.10第四单元听京剧唱腔联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1第十周11.1311.17第四单元学吹竖笛1第十一周11.2011.24第五单元唱今天是你的生日、听五彩缤纷的大地1第十二周11.2712.1第五单元唱龙的传人、听

6、黄河颂1第十三周12.412.8第六单元唱半屏山、听丢丢铜仔1第十四周12.1112.15第六单元唱阿里山的姑娘、听阿里山的姑娘1第十五周12.1812.22第六单元学吹竖笛1第十六周12.2512.29第七单元唱七色光之歌、听木星1第十七周1.11.5第七单元唱营火虫、听日出1第十八周1.81.12欢乐谷唱天地之间的歌1第十九周1.151.19游戏宫总复习1第二十周1.221.26考试考试1第二十一周1.292.2考试考试1第1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

7、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生交流: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四、小结。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