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33391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学案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程标准解读一、汉武帝的集权史实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补充:(晁错)说上曰:(吴王刘滨)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吴王刘得传) 讨论:晁错“削藩”建议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的分析对吗?讲析:汉初分封的同姓王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晁错提出“削藩”建议。“削落”会立即激化矛盾,王国马上会造反,但在其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危害会小一些;而不削,王国的势力继续发展,

2、到一定程度仍会造反,但那时的危害就更大了。晁错的分析是正确的。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三省职权: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补充:科举制度关于隋唐的科举制 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到隋炀帝时,又创立了进土等科。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土、有进士

3、、有明法、有明学、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志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徵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百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唐人赵暇)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言散序进士 唐代科举考试的人,要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低于工贾的部曲、杂户

4、、奴婢等当然更无权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具有良人身份的农民,因为生活贫困,能够读书应试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唐太宗)曾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皆入吾 毂中矣。” 讲析:科举制的最初实行在隋文帝时,而进士科开设始于隋炀帝。这要注意。 从科举制采用的原因和背景看: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二是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他们在由于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而采用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三是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

5、比的变化,原先以门弟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隋唐统治者让庶族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是科举制采用的一个因素。总之,科举制的产生有其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和条件。 唐朝的科举制是在隋朝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的。常选科目多,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唐朝科举制仍然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其根本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是一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符合士族地位衰落和庶族地位上升的历史趋势,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科举制在选拔官吏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倡导了重视真才实学,进身仕途的良好风气。无疑对魏

6、晋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是一个打击。各阶层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到唐朝学校制度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出现了诗歌繁荣的局面。三、宋初强化中央集权1、收精兵:设置三衙和枢密院相互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并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原则部署兵力2、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等的权力;(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3、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目的: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4、作用及影响:巩固了封建统

7、治,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却造成了 “冗官”“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的后患。补充:谏水记闻载: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神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讨论:针对宋太祖提出的问题,赵普的原因分析是否符合史实?他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在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有什么体现?讲析:起普认为唐末以来割据分裂武将夺权,天下动荡的原因是

8、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过重,影响到皇权。符合史实。提出的策略是逐渐削夺节镇权力;在济上加以限制;地方精兵收归中央。在宋太祖措施中稍夺其权体现为,削夺朝中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做知州;制其钱谷,派转运使到地方上管理财政;收其精兵,地方精壮士兵编入禁军,皇帝直接控制。四、元加强中央集权1、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为我国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总

9、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选官制度。典型例题【例题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解析】“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这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当然主要指刘邦的后代)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这个白马之盟把宗室和外姓所能得到的利益作了限定,非刘姓的人就只存在于列侯这个系统。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

10、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例题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解析】宋太祖的话明显的表达了他所选派的“儒臣干事者”到地方管理行政事务,同时,题干中显露出宋太祖了解到“武臣”危害之大,他当然不可能再派军事将领到地方当行政长官;A项的“文臣”和署理行政事务的“知州“与题干相对应,所以选A。【答案】A【例题3】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

11、事秧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1994年上海高考题)【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依据教材,结合材料,我们可清楚地知道题干中所叙述的事是“杯酒释兵权”。根据宋太祖的表述可知,他对开国宿旧,王事缺掌,久临剧镇,并不满意。这样可以排除选项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而选项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和选项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的真正用意是解除他们的兵权。【答案】D【例题4】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12、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析】课程标准依据: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依据材料获取信息,联系课标知识理解,即“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突出考查“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题材料信息获取对于文基考生有一定难度,尖子生易钻牛角尖选C,而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信息,D项最易排除。难度适中。【答案】A大显身手一、单向选择题汉朝:1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13、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隋唐: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4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

14、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C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崩溃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6唐朝某皇帝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项普遍增税政策,但最终搁浅。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A中书省拒绝草拟诏令 B尚书省拒绝执行C门下省审议驳回 D三省之间互相推诿北宋:1 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清朝2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3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4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B削弱地方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5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4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