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1474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局vod点播软件总体技术要求(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总体技术要求点播系统平台采用P2P点播系统结合内容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基本要求如下1、数据库服务器要求同时支持 oracle、mssql、mysql 等主流数据库;2、流媒体资源服务器 windows2003;3、Web服务器 Linux系统;4、P2P点播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提供软件著作权和相关产品登陆证书;二、P2P点播系统1.1 点播系统1.1.1 点播系统概述P2P流媒体服务器(Force P2P Media Server),是为解决网络视频运营中,服务器及带宽资源大量投入带来资金问题,以及由服务器规模导致的资源管理问题、内容分发问题;网络环境及地理位置差异带来的网络适应性问题、用

2、户通信等众多子问题而专门研发的流媒体发布专用服务器。P2P流媒体服务器以可管理的P2P流媒体系统作为基础内容发布技术,结合流媒体技术以及智能CDN网络架构,构建出符合P4P思想标准的新一代流媒体服务器。P2P流媒体服务器所采用的P2P流媒体技术,系统采用私有UDP传输协议,彻底解决原有TCP传输速度慢且无法内网传输的弊端,更解决了现有UDP协议频繁丢包的问题。这种新的传输协议,可最大限度减少可能丢失的数据包,保证流媒体内容的完整性及连贯性,同时可针对我国小型局域网过多的情况,完全穿透内网防火墙及NAT设备,充分利用隐藏在公网IP下更多的可用P2P节点用户终端。1.1.2 术语解释术语解释FDB

3、S数据库服务器FCCS中心控制服务器FTDS流媒体服务器FCDNCDN智能分发服务器FTUS上传服务器三屏流媒体统一的P2P流媒体平台可支撑PC、电视、手机三个终端P2P客户端用于接收P2P流媒体服务器所发布的视频内容,并与网络内其他客户端进行数据P2P共享交互1.2 体系结构1.2.1 设计原则P2P流媒体直播/点播系统设计遵从并考虑以下原则1、媒体数据一次路由和媒体服务邻近获取原则媒体服务一次路由和媒体服务近邻原则是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核心、也是P2P的核心技术。关于智能节点寻找,公司经过数年的研发和测试,针对媒体服务近邻的智能获取,采取了国际领先的下列近邻智能获取原则:1)、 ESM

4、:依据带宽多重编码、地域相近服务调度;2)、拓扑匹配:物理与逻辑拓扑动态匹配;3)P2P流媒体: 依据IP地址分域策略调度服务等。通过采用公司这些技术,彻底保证了邻近获取的成功和高效。 2、高可靠与安全性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设计系统严格对用户名称、口令和权限进行设置,同时具备严格的管理员分级制度,以控制授权用户对多媒体信息的访问权限和控制权限,防止不合法操作。P2P流媒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触发机制,可以有效统计和控制用户的连接,具备系统报警功能,如磁盘空间不足等。3、稳定性传统的流媒体系统因音视频节目的数据量很大,传输和处理都要浪费很多资源,如传输需要很高的带宽,当大量用户访问本

5、地视频服务器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某方面的资源不够或者出现问题,用户访问效果差,甚至服务器直接宕掉。宽带流媒体系统基于领先的P2P技术,提供相同用户规模的流媒体服务,对带宽的要求和服务器的要求不到传统流媒体系统的1/20。同时,采用基于P2P技术的内容分发系统(CDN)进行流媒体内容分发,可以在根节点智能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宽带流媒体视频直播系统是真正电信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的系统平台,可以达到724365的长时间运行。4、功能规模可扩展原则软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扩展性,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容量上随时都有可能扩展。 所以在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P2P流媒体系统的扩充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6、功能扩充方便P2P流媒体直播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做灵活的二次开发,整个系统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就能很容易扩充新的功能; 性能上扩充方便流媒体系统单台服务器在10M的带宽下,可以支持近万人的并发使用,面对特殊活动或电信运营的需要,P2P流媒体系统完全支持多个服务器组同时工作,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随着用户访问量的增加,本系统也可以轻松的添加更多的视频服务器,或者采用内容分发系统(CDN),来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5、可移植性流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系统,基于C/C+的一系列标准,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可以运行在UNIX、Linux和Windows平台上。通过使用第

7、三方厂家提供的中间层产品,本系统可在各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WEB Server平台上进行方便的移植。6、易操作性流媒体系统采用WEB 方式管理控制界面,提供友好的信息提示和错误提示,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很容易进行操作。1.2.2 分布式结构P2P流媒体服务器,通过对服务器职能的细分以及对部署架构的优化,构建出一整套适用于大规模用户并发并可扩展的平台架构,使系统具有很高的网络适应性及延展性,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技术潜力。P2P流媒体服务器对整体网络的部署及规划、数据的分发以及相应的管理策略,完全符合最新提出的P4P(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8、for P2P,电信运营商主动参与P2P网络)网络架构的设计思路,使P2P技术更加适用现今的网络运营环境。P2P流媒体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存储模式,所发布的所有内容存在于整个用户网络中,降低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依赖,从而缓解用户访问给服务器及带宽造成的压力,确保了流媒体服务器发布的稳定性。同时,每个用户可以从更多的途径获取节目源,使观看途中内容源的获取更加稳定,确保视频播放无缓冲、中断等现象产生。P2P流媒体服务器将服务器按职能划分,使每种功能服务器进行更专业的工作,提高系统的服务质量。引用分布式服务器部署理念,将服务器按功能、按地域、按需求等不同方式进行分散,使系统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将更多资源集中

9、投入需求大的用户和地区,需求小的用户和地区投入相对较少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服务价值。P2P流媒体服务器采用C/S模式的集中管理架构。在分散的P2P发布网络中,所有用户访问行为、服务器工作信息、内容资源信息、节点处理信息等,均通过集中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其管理可分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对架构的部署管理。网络信息管理存在于整个P2P发布网络中,用户产生视频请求、服务器查询内容资源及用户列表、反馈用户网络信息列表、用户根据列表访问视频内容、内容的P2P共享传输以及内容的终端呈现,所有步骤都需要管理系统的调配才可完成,完全的管理模式,使系统管理更加方便。系统对架构的部署管理,集中在对内容的分

10、发管理中。结合热门内容智能分发功能,分布在各地的用户可更方便的访问到身边可提供该内容的分发服务器、节点用户,并将其作为最高优先级的内容访问源,无需占用更多的主干网络资源,避免了跨网络、跨区域访问情况的发生,解决了以往P2P大量占用网络带宽的问题,使P2P可满足电信级运营商的应用需求,体现出P2P流媒体技术的真正价值。1.2.3 开放式结构P2P流媒体服务器采用非集中化新型混合式P2P模式,遵循NeerCast就近获取原则,系统整体理论扩充规模无限,具有高容错性,系统匿名程度高,单独低聚合高。私有的Swarming Methodology的专利算法之上,采用私有UDP传输协议,以C、C+为基础,

11、结合C#、JAVA、汇编语言综合开发而成。独有的P2P Swarming技术通过多对多AI及以Peer服务为中心的Election选举传输模式,降低网络抖动带来的传输问题,使种子连通率在90%以上,通过多对多的传输模式,实现Buffer的最优化管理。系统具有JAVA、C#两种开发语言的接口源码,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兼容性,可方便的与其他系统协同工作。1.3 技术要求流媒体特点1. 即时响应的拖动效果,让用户可以随意拖动进度,拖动响应时间在27秒之内;2. 支持rm、rmvb、wmv、asf、flv、h.264、avs等大多数主流流媒体格式;3. 可应用file、rtsp等协议;4. 可为用户提供清

12、晰、流畅、稳定的高质量视频播放效果;5. 无点播频道数量限制;6. 多功能协同工作,可与下载功能同时工作,边观看边下载;7. 可传输并播放超大码流视频文件,具有高清晰度的播放效果;8. 多码流自适应设计,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实际网络带宽情况自动选择不同码流播放。业务功能特点1. 域名捆绑功能杜绝盗链的发生,使内容只对在指定网页内有效,所有视频内容必须在绑定的域名网页下才可播放;2. 多样化的广告插播功能,使系统更具商业价值;3. B/S架构的集中式管理模式,更便于整体网络部署的控制。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使系统运营管理更加方便;4. 系统稳定,可满足7*24的长时间点播要求;5. 页面控件使用方

13、式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客户端集成方式更贴近网民生活;6. 灵活的存储策略,可应用无缓存、硬盘缓存、内存缓存等多种缓存方式,彰显人性化设置;7. 高度模块化系统设计,更方便的与其他系统协同工作;8. 多种可用接口,可实现对UI以及所有运营辅助功能的调用;9. 可结合原力其他P2P系统,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实现点播、直播及下载等功能;并可实现机顶盒或手机等终端扩展;10. 一部电影仅要有一个人在观看,既一个机器为种子时, 就基本不从服务器取数据,不占用服务器带宽。系统构架特点1. 结合CDN传输架构,更适合大规模网络部署;2. 应用先进P2P算法进行的视频发布,相比C/S访问方式,可在同样环境下扩展

14、并发35倍,使视频运营具有更高性价比。P2P点播单服务器1000部电影400Kbps码率的电影,通常支撑在700-1500在线用户;3. 健壮的网络架构以及具有高容错性质的网络部署,智能根据节点状态进行选择连接,使用户观看更稳定;4. 采用Nat Traversal优化技术,可穿透内网防火墙及NAT设备,在内网实现P2P方式的内容共享传输;5. 先进的Peer to Peer通讯传输优化算法,保证了shakehand的成功,使得文件块的请求及校验传输更加准备,这样减少了大量的无效的请求及文件发送,大大节省了网络带宽的占用,保证了种子的数量及质量,确保了下载的高速和稳定;6. 方便的集群扩展,可

15、实现系统规模的平滑升级,使系统具有无限的可扩容空间;7. 先进的跨网功能,可实现仅在一种网络环境架设服务器,所有网络环境下的用户都可以流畅观看该服务器所发布内容;8. 独特传输能力和部署架构,使系统具有先进的跨区域访问功能,可使全球任意地区用户流畅观看到系统所发布的视频内容。P2P流媒体技术致力通过优化的算法实现电信运营级的P2P应用,算法设计上保证系统扩展性和用户服务质量双重指标,在分布式和可扩展性组网中实现服务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为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P2P流媒体技术通过合理部署P2P超级节点服务器,在不同的网段中(如网通一组,电信一组,以及国外一组节点服务器)保持内容的同步,节点的增多,将使用户无需连接更远更无效的服务器,通过算法上的优化,只给用户质量最优的资源节点,以此确保视频播放的流畅度。参照内容分发网络(CDN)的分发算法以及DHT环的算法,最终产生独特的P2P流媒体算法,在降低算法难度的同时,保障了用户观看的质量。基于CDN思想的合理超级节点部署实现了内容的就近访问,降低了端到端的时延,同时有利用实现全局的负载平衡。在算法中P2P流媒体技术采用种子优先级划分的策略,种子服务器的优先级低于普通用户,随时根据用户访问情况改变连接方向,如用户普通节点速度加快,则降低种子服务器的连接数据量,既降低的服务器压力,也充分利用了网络用户的带宽,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在用户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