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1447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答案】A【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2、(单选,3分) A 龙卷风 海啸 飓风 暴风雪 B 海啸 暴风雪 龙卷风 飓风 C 海啸 飓风 龙卷风 暴风雪 D 飓风 龙卷风 暴风雪 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解析】(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答案】:(1)

3、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答案】C【考点透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产业部门的影响。【思路点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由图示信息知该地林地分布广泛,

4、因此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4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答案】:A【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河流以西公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此B选项错。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水流速较慢,因此C选项错。图中河流两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好,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少,并且公路桥梁地段面宽度较窄,沙洲出现在河面变宽的下游,因此D选项错。5.(2012重庆卷文综)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

5、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岩层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故不容易发生滑坡,故A项错误;图为沉积岩,但岩层完整未受破坏,也不易发生滑坡,故B项错误;图中为沉积岩,且岩层不完整,上层岩层倾向于公路面,若遇暴雨,岩层易滑落错位,发生滑坡,故C项正确;虽然图岩层不完整,但上层岩层倾斜方向与公路面相反,不易发生滑坡,故D项错误。【答案】:C (2012四川卷文综)表1: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67题 表1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

6、数(天)33N,98E12.88.7561.40.26.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由表中气温数据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偏低,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造成的。【答案】:C 7.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解析】此组题用表格给出气候的相关数据,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出地方,考查了气候中气温的影响因素,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该题地为青藏高原地区,不会出现台风和暴雨洪涝灾害,图表中暴雨天数0.2天,暴雨少

7、,不易出现泥石流,气温低,年降水量为561mm,年降水量较大,所以易出现雪灾,选A.【答案】:A 8(2012福建卷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9分)(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分)【解析】(1)本题注意“红层地貌”、“外力作用”、“自然原因”,结合材料相关回答。(2)注意“红层地貌区”、“简述”、“主要危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答案】:(1)崩塌、滑坡、

8、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考点2:中国的自然灾害(包括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中国的地质灾害;中国的水文灾害;中国的气象灾害;中国的生物灾害)(大纲全国卷1011)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2题。9.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向。根据图中比例尺,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24小时后甲地将位于高压

9、中心的西南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甲地主要吹东南风。【答案】B 10.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害性天气现象。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受低压槽控制,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可知,可能经历冷锋天气,由于此时为夏初,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排除A、D项;连绵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造成的,排除B项。【答案】C 11.(2012上海卷地理)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1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

10、大危害。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219松辽平原169357环渤海平原415799黄淮平原846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2151 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4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解析】(1)考查提取图文数表有效信息能力。由表格明显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的南北差异: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发生频次: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

11、不同:南水灾北旱灾。(2)注意本题设问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旱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气候抓住降水量大和时间长;地形抓住地势地平(3)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和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考点定位】综合考查我国水旱灾害时空分布、原因和重点地区防治措施。【答案】: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

12、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江南丘陵地区: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任答两点即可)12.(2012山东卷文综)(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

13、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考点定位】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3(2012海南卷地理)(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14、】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解析】关键是从沿海海岸地质剖面图分析沿海地区可能的自然灾害种类,珊瑚礁碎屑被搬运到海岸陆地以上,与海洋珊瑚平台之间为平均高潮位,说明可能海啸、风暴潮等海洋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最大,这与太平洋西岸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多海洋地震、火山而引起海啸;西太平洋是世界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势力范围,从而引起海洋珊瑚碎屑随风暴潮搬运到沿海陆地。【考点定位】考查西太平洋沿海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原因。【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