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1400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i)(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引进之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所谓技术转移,实质上就是技术使用权的扩散,它包括技术转让和技术引进两个方面;相对于技术所有者而言,叫做技术转让,相对于使用者而言,叫做技术引进。经济交往的国际化导致技术转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技术的转移问题。技术引进工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引进方是否准确恰当分析并正确利用国际经济政治因素和技术条件。本文仅从给技术国际转移带来影响的角度,分析由于政治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网络经济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技术引进的影响。为此,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之。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决定世界技术转移的两类市场 在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主导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的当代,我们将就这种关系对世界技术转移产生的影响及其特点做出分析,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达国家居于转让主导地位仍是世界技术转移市场的一大特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技术交易市场上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技术输出者和技术输入者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与维系,主要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开发上的不同投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R&D的投入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在23%之间,而1995年中国的R&D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为0.5%,另据估计,原本计划在2000年使R&D的投入占国

3、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1%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在R&D投入上的差距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科技成果占有上的不对称,据发展经济学家G拉尼斯的估算,在全世界发明专利的总数中,发达国家约占67%,发展中国家仅占5%;技术成果占有上的不对称,必然使发达国家处于技术输出者的地位。例如,19911997年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占引进总额的比重都在95%以上。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种不对称仍将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去。确认这种不对称,在引进技术时着重考虑这种不对称性,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的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实用技术是一个基本着眼点。 2.内部发展水平的差距使技术交易市场也存在于

4、发展中国家之间 虽然发达国家主导全球技术转让市场,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易(包括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仍然是国际技术交易市场的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转移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其内部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差距,对国外先进技术吸收能力的差距,决不亚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广泛存在技术交易。以中国为例:1997年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约21.33亿美元,约占技术出口总额55.21亿美元的38%(注:数据来源:根据1998年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1997年度业务统计计算所得。)。主要出口对象为伊朗、叙利亚、缅甸

5、、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当然在这种转移中,技术转移强度、技术转移层次和技术转移方式都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这是因为,一方面更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吸收能力决定它们从比自己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具有更大的适宜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存在支付手段困难、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发达国家缺乏向他们输出技术的动力。因此,提高国内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支付系统是技术引进的基础条件。 3.发达国家技术转移限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不利 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取消了一些技术出口限制(比如巴统的解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但是,发达国家仍然保留着对发展中国家某些

6、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限制;例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借口国会反对,索回售给中国运算速度为700亿次秒的电子计算机,该机被中国气象部门用于气象预报;此外,美国也对所谓涉及军事用途的商用技术出口进行限制。这些限制的存在,将使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可获得性大大降低,也使希望通过技术引进获得生产水平跃升和技术赶超的目的落空。 特别是在由跨国公司主持实施技术转移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跨国公司的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时,往往倾向于输出传统产业技术、发达国家倾向于淘汰的产业技术、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技术,或者是成熟的(二三流的)应用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时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决不能设想美国会轻易

7、输出用在个人计算机上先进的微处理芯片技术。 二、技术的迅速创新给技术转移带来新的特点 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点,其作用不断增强、其影响不断深入、其产业化倾向不断明显,正确认识这种变化给技术转移带来的影响,对各国做好技术引进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1.产品生命周期急剧缩短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加大 在技术转移中,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产业生命周期,把产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与各国原有生产技术水平在世界技术水平中所处的位置结合起来,对于选择引进适合自己的技术有重要意义。 产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取决于技术升级换代的时间长短,到目前为止,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非

8、常快,时间大大缩短,数个月前、甚至数周前出现的技术和产品就已经显得过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鲜事。这种变化在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上表现的最为明显。一个确切的统计计算数据充分表明了这一点:1995年以来,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单位价格,以兆字节存储能力或以千兆字节硬盘驱动能力来衡量,以每年30%到40%的比率下降这是1995年以前下降速度的两倍。伴随这一技术变革加速的是网络浏览器的发明和因特网上网机会的普及。(注:诺波特戈登:新经济并没有很多的内容,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7月26日。) 伴随竞争加剧而来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技术开发成本(包括技术的开发费用投入和技术的精神折旧)的增大,必然使技术开

9、发者一方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直至完全垄断,从而获得更大更持久的垄断利润;另一方面,也使技术开发者乐意转让成熟技术,从而在获得经济利润的同时,使按部就班的技术开发竞争对手遭到打击。前者使技术引进的难度加大,后者使技术引进变得相对容易,尽管有可能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陷阱,如果缺乏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话。 2.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正深刻的影响技术转移 迅猛发展的国际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数量,它使人们可以在各种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方便、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也使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成本大大降低。例如日本各汽车生产厂家最近纷纷导

10、入IT技术(电脑设计系统CAD),使用电脑完成设计和模拟安全试验,或与其他国家汽车厂商信息共享,同时开发各种软件,使得新车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另外各种新车的设计时间已缩短到一年左右,从而大幅度地节省了开发时间和成本。(注:新加坡联合早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0年8月3日。) 通过利用因特网带来的巨大便利,必然会给各国技术引进带来新的机遇,它使技术引进的时间成本降低、它也使技术引进的直接成本降低,它还使技术引进的后期消化吸收成本降低,例如即使没有技术转让方专家的现场指导,技术引进方也能获得实时完善方便的技术指导。总之,因特网的利用必然促进国际技术交易,给各国技术引进带来新的机遇。同时,技术转

11、让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由于获得了技术支持,虚拟制造甚至变成现实。 以上两个小段的讨论可以各自得出一些结论:前者说明技术转移的内容必然有增加的趋势;后者说明技术转移变得方便起来。 3.知识经济成为影响技术转移的重要因素 知识经济就是“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概念内在地包含了“知识生产、分配、消费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那么知识(当然也包括技术)的生产开发、分配、消费就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或技术)开发主体,或者说开发新技术的目的就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直接投资生产产品。既然知识的生产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那么从知识成果的转让中或者说从技术贸易中获取利润也就成为知识生产

12、主体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交易市场中可供交易的内容增加,可供选择的技术必然增加。 4.知识产权保护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众所周知,在IT技术特别是软件的开发应用上,中国远逊色于印度,其原因之一是中国极其猖獗的盗版活动,开发者不大愿意为其他人不付任何风险代价就可以大量复制的东西做出投资。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必然给高技术的跨国转移带来困难,因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知识产品具有易复制性和易扩散性的特点,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会使技术广泛传播而技术开发者却得不到应有的预期回报,从而降低技术转移的意愿。

13、 发达国家的优势是知识产权,尤其是雄厚的先进科学技术存量和开发实力。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也是保持贸易优势不可或缺的手段。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完善,体制健全,他们的保护是有效的。在高新技术更多渗入全球经济的时代,拥有知识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把“高标准保护、有效的实施措施以及建立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组织机构”三大保护要求纳入到世贸组织有关规则中。我们完全可以合理预期: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技术引进状况,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的争端将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技术转移的重要障碍。 三、技术引进的新形式人才的引进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 进入九

14、十年代以来,技术转移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人才的引进成为技术引进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正大量的引进人才。目前人们已经取得共识:国家竞争力根源于它拥有丰富的创新性人才。 1.发达国家大量,并正在更大量的从发展中国家引进人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未被扭转 发达国家已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争夺优秀人才。目前全世界有许多国家在加强国内人才培养的同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人才引进计划。美国自不待言,长期以来美国对海外人才的吸引是一贯的,也是有效的。近期以来,欧盟诸国、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制定自己规模庞大的人才引进目标,例如德国从2000年8月开

15、始实施绿卡制度,决定在两年内从欧盟以外的地区引进最多两万名信息技术人才(注:斋藤优孝光:欧盟主要国家展开信息技术人才争夺战,日本读卖新闻2000年8月13日。),澳大利亚等国也开始接受“高科技移民”。新加坡、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也不甘示弱,例如为了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台湾经建会决定建立大陆高科技人才来台工作机制,以吸引大陆高科技人才赴台工作。(注:中央社台北2000年8月1日。) 尽管发达国家之间人才迁移也存在,但其吸引的真正强力范围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开发署统计,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外流到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仅在二战后20年内,引

16、进高科技人才就达40多万(华裔人才占其中的1/3),在美留学生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有资料显示,印度已经成为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美国在保留给专业人才的签证中有46%是留给印度人才的。硅谷目前约7000家高科技公司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管理,约占30%。目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去了美国。中国科技大学也有很多出国深造的学子,但学成回国的寥寥无几。 人才的引进,就是利益和财富的引进;人才的流失,也就是利益和财富的流失!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筑起更坚固的技术高地;发达国家釜底抽薪式的从发展中国家挖走人才,使发展中国家更难有技术的真正突破。总之,这种人才的不对称流动将进一步加剧两类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2.人才加速流动给技术转移带来新的特点 九十年代以来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人才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