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1209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18二轮专题复习80多元史观2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学案(18)二轮复习 专题8.0 多元史观 专题八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步P138】【主要史观概览】 1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相对

2、封闭到开放,由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当今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方兴未艾。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内容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4文明史观: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3、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各国各地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5社会史观: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专题演练】 限时50分钟,共142分。 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

4、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2.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3.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

5、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4.对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史观的指导会产生不一样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90年代,在现代化史观指导下大多肯定洋务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上述评价的差异不能反映价值判读的 A客观性

6、 B随意性 C相对性 D时代性5.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不可必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6.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7.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

7、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开国大典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9.“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

8、国”形成10.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1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12下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C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 D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1

9、3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运动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14晁天义认为当今史学界研究历史关注“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景观,生态保护表象下隐藏皇权强化。”材料强调的是A新见史料使历史“重写”B新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C跨学科研究催生新史学学科D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15近代青浦县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这表明 A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

10、存 B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C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D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16下图是1890年建立的汉阳铁厂高炉。关于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C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D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17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所示战争的影响的是A福州成为通商口岸B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18从民国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共和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革命派力量迅速壮

11、大B法制法规的健全C出于对议会政治的渴望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20“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

12、言论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21下图作为史料,可以反映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共产党宣言人间喜剧A资本主义贫富分化B工人运动开始兴起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工业革命影响深刻22列宁提出四月提纲后,普列汉诺夫评价其为“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A他正确地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B他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方向C他认为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他认为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条件23右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

13、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24(26分)辛亥革命已尘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规范作答、自主改分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

14、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4分)(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6分)(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看法。(8分)25(24分)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规范作答、自主改分材料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所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