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1207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 某实验楼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学 院: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15年12月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专业主干课建筑消防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几种灭火系统的设计及计算过程,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重点在于:1、 熟悉建筑防火分区平面布置、安全疏散; 2、 掌握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布置、水力计算等;3、 熟悉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及计算;4、 熟悉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及计算;5、 熟悉防烟排烟技术、消防电气、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6、 了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2、规定,并了解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二、XX建筑物概况1、总建筑面积 1200 m2;高 11 m,共 3 层,属于 公共 民用建筑。2、耐火等级;3、结构形式、装修材料等基本情况;4、建筑物位置、人口密度等。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参观建筑物消防系统并绘制基本框架图形(1天);2、消防系统类型的选择及初步设计(1天);3、消防系统整体设计及计算(3天);4、绘制消防系统设计图纸(2天);5、报告的编制与修改(3天)。四、课程设计要求1、完成时间:2周;2、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书一份,约5000字。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籍的要

3、求,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文笔流畅。设计合理,文字线条优美,图表清晰,符合规范;3、独立完成。五、主要参考书1、建筑消防技术与设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建筑防火设计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建筑灭火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建筑消防系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年版);8、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9、火灾自动报

4、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098-2009)。前 言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来愈注重建筑物的实用性、舒适性、多功能性,对建筑物的装修标准和豪华程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各种电气照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熨斗等各式家用电器增多,电梯、空调器和水泵、风机等已成为建筑物必须配置的设备。因而,用电负荷成倍增长,电气管线密集,室内装修量大大增加,可燃物增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火灾隐患,如果消防工作跟不上,将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因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3亿元以上。由此可见,

5、建筑自动消防系统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本次设计针对的主体是一个三层的实验楼。根据实验室的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知道本实验楼属于非高层的民用建筑,故在选择灭火等级上可以选择中等以上的灭火等级。 为了做好本次课程设计,我和同学一起讨论、查阅资料;并在指导老师精心的帮助下完成了课程设计。但是由于时间以及设计人的能力有限等原因,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和失误,希望老师指出,在此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的无私帮助。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11.1实验楼结构特点11.2 实验楼分类及耐火等级划分11

6、.3编制依据3第2章 防火区域和报警区域的划分42.1防火分区的划分42.2探测区域和报警区域的划分52.2.1报警区域的划分52.2.2 探测区域的划分5第3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7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选择73.2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确定83.3火灾探测器的确定及布置83.3.1火灾探测器的确定83.3.2 火灾探测器的布置93.3.3 火灾探测器的计算11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及控制方案17第四章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84.1 手动报警按钮184.2 火灾事故广播194.3消防专用电话系统194.4 应急照明20总 结21参考文献22致 谢23附图24第1章 工程概况1.1实

7、验楼结构特点 实验楼属于某重点大学公共建筑,工作人员和做实验的学生较多,在其内部还有各种贵重设备、精密仪器、资料、文献等,所以一定要做好防火等工作。实验楼位于某重点大学东南面,属于大学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周围街道宽8m,四周均有教学楼。实验楼结构为框架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梁、板、柱。墙厚240mm。地板为水磨石,墙裙为白色的瓷砖,墙壁为白色抹灰。该实验楼共三层,每层长宽高=60203.6,实验楼每层各有八个实验室,两个教师办公室,两组电梯两组楼梯,楼梯前设有前室以及四个厕所。具体平面布置见图1.1。图1.1 实验楼平面图(大图见附图一)1.2 实验楼分类及耐火等级划分该建筑物为三层实验楼,属于非高

8、层民用建筑,因此依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1.1条规定,该建筑为二类建筑,高层建筑物类别划分见表1.1。表1.1 高层民用建筑物分类表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4.省级及以上的广

9、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1.3条规定:“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该实验楼属于二类高层建筑,其耐火等级应为二级,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见表1.2。表1.2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承重墙不燃性3.00不

10、燃桂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非承重外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楼梯间和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住宅建筑单元之间的墙和分户墙不燃性2.00不燃性2.00不燃性1.50难燃性0.50赫走道两侧的靡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难燃性0.25房间隔墙不燃性0.75不燃性0.50难燃性0.50难燃性0.25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0不燃性1.00难燃性0.50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屋顶承重构件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疏散楼梯不燃性1.50不燃性

11、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吊顶(包栝吊顶搁栅)不燃性0.25难燃性0.25难燃性0.15可燃性1.3编制依据(1)建筑消防技术与设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建筑防火设计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建筑灭火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建筑消防系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2010年版);(8)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9)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第2章 防火区域和报警区域的划分2.1防火分区的划分 实验楼共三层,每层层高3.6m,总共11m。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m2 。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将其界定为二级保护对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该建筑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在划分防火分区时应该满足表2.1的规定。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表2.1 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表名称耐火等级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高层民用

13、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第5.1.1条确定1500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増加。单、多层民用建筑一、二级按本规范第5.1.1条确定2500三级5层1200四级2层6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一级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注:(1)表中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由于实验楼每层建筑面积1200m2,所以把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共分为3个防火分区。2.2探测区域和报警区域的划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形式多样,功能各异,规模不等。为了便于早期探测、早期报警,方便日常的维护管理,在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人们一般都将其保护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报警区域。每个报警区域又划分了若干个探测区域。这样这可以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准确地确定着火部位,便于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因此,所谓报警区域就是人们在设计中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部分空间,是设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单元。一个报警区域可以由一个防火分区或同楼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