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1204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号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xxxx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至 2016 年 12 月 30 日学生姓名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6年 12 月 30 日天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 2017 学年第 1 学期 控制与机械工程 学院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专业 13智能化4班级课程设计名称: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xxxx综合楼电气初步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6 年 12 月 26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0 日共 1 周一、设计范围:1、根据相关设计资料说明的本专业的设计内容

2、,以及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分工和分工界面;2、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1)变、配、发电系统(2)照明系统(3)电气节能和环保(4)防雷(5)接地及安全措施(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安全技术防范系统(8)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9)计算机网络系统(10)通信网络系统(11)综合布线系统(12)其他建筑电气系统(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13)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2、 设计交件:1、计算书(word);2、初步设计说明,主要电气设备表(注明设备名称,单位,数量等)、主要干线平面布置图、竖向干线系统图和照明平面图(应包括灯位(含应急照明灯

3、)、灯具规格,配电箱/控制箱位置,不需连线),各系统所属系统图,相关控制室、机房的平面布置图。三、图纸要求:1、软件绘图;2、图幅,电气符号,图线等符号规范和制图要求。四、时间: 1、设计时间为一周:第一天上午布置任务第二天第四天全天进行相关设计和计算其余时间画图最后一天全天进行答辩2、独立完成,如有抄袭责任自负五、参考资料:1、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2、国家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4、范GB501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3、 白永生建筑电气强电设计指导与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4、 白永生建筑电气弱电设计指导与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建筑电气专业技术措施(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6、浩辰软件。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 2016 年 12 月 1 日目录一、设计依据1二、设计范围1三、配电系

5、统2四、照明系统2五、电气节能和环保3六、防雷3七、接地及安全措施4八、消防系统4九、保安监控系统6十、综合布线系统6附录:计算书7一、设计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综合楼,建筑面积1021.29m。地上6层,主要为休息大厅、会议室、资料室、办公室、教室、配电室、消控室等。建筑主体结构高度28.6m。2.建设单位提出的功能和可靠性要求及各相关专业的原始资料。3.国家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二、设计范围(1)配电系统(2)照明系统(3)电气节能和环保(4)防雷(5)接地及安全措施(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保安监控系统(8)综合布线系统 本次设计内容均在红线以内三、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1)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2)一般照明、空调电源、一般设备等

7、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2.负荷容量 估算负荷容量统计见表1 表 1楼层负荷密度(W/)面积()估算功率(KW)估算总功率(KW)1F60992.6912.034522F1021.2917.553F1021.2915.984F1021.29175F1021.2915.86F1021.2910.3屋顶1021.293633.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本工程负荷供电等级为二级。从附近变电站引两路0.4kV电力电缆,穿管埋地引入本工程配电室,作为正常工作电源。4.各级负荷统计: 二级负荷: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空调用电。 三级负荷:一般照明、公共照明、其他一般设备等。5.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数设,

8、或者在入户端应将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金属外皮、6.对于三级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消防设备及应急照明等二级负荷采用双路供电,末端自动切换。电源引自一楼配电室。7.照明、动力采用电缆敷设于阻燃封闭型电缆桥架内,并沿电气竖井引至各层。8.计量方式,照明、空调、电力分开计费。在每路0.4kv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装置。9.功率因数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10.低压220/380V采用WDZA电缆,经电缆桥架从配电室至各竖井、用电设备。四、照明系统1.照明种类,照明分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执行。主要场所照明功率密度

9、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执行。2.光源: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而定,但其照度应符合相关要求。用于应急照明的光源采用能快速点亮的光源。3.灯具选择:普通房间灯具选择T5型28W双管直管荧光灯,卫生间选择T5型环形36W荧光灯,走廊选择带防火、防爆灯罩的36W应急照明和公共照明两用灯,疏散指示灯和门口标志灯选择功率为3W的LED灯。4.照度计算见表2。5.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照明支路导线采用2.5m导线穿PVC管敷设,所有照明回路增设一根PE线。6.在走廊、楼梯间等场所设置疏塞照明及疏塞指示照明,疏散照明照度值不低于0.5

10、lx,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在配电室设置备用照明,照度值为正常照明照度的50%,持续时间不小于20min。5、 电气节能和环保1. 荧光灯、金卤灯等采用就地补偿,选择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2. 据照明场所的功能要求确定照明功率密度值,且必须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要求设计。3. 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一般工作场所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4. 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在满足国家规范及供电行业标准的前提下,选用高性能变压器及相关配电设备,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以降低自身损耗。6、 防雷1.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措施设防。防雷计算见表

11、3。 2. 在楼座屋顶设接闪带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主筋作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3. 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4. 电子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网作等电位连接。表 2建筑物长L(m)建筑物宽W(m)建筑物高H(m)Td(d/a)Ng(次/(ka)N(次/a)防雷类别72.914.728.628.42.840.08三类防雷7、 接地及安全措施1.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2.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要

12、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室外增设人工接地体。3. 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连接。在PE母线、设施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其他装置外可导电体和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连接。4. 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5. 强、弱电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6. 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等弱电设备用房的接地利用大楼的共用接地装置,独立设引下线。八、消防系统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大楼的消防控制室、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所有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除了应急照明和防火卷闸门以外的消防用电设备均在最末级配电箱处设自动

13、切换装置。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置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均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配电系统的配电和控制回路的过负载保护作用于信号而不作用于切断电路。(2)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配电、控制线路均采用隔离型矿物绝缘耐火电缆和电线NG-A(BTLY)。电缆井内沿金属槽盒敷设,其余场所穿钢管在不燃烧结构内暗敷、穿钢管明敷或在封闭式金属线槽内敷设。明敷设时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上应涂防火涂料保护。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防火保护措施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电缆竖井内敷设时 ,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应分别敷设在电缆通道两侧。消防电缆(线)敷设在封闭式金属槽盒内时,金属槽盒应采用放火隔板分隔,常、备用电源分别敷设在不同的间隔内。(3)消防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自动报警系统。(2)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和火灾警报装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3.消防控制室:(1)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手动直接启动盘、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源设备等组成。(2)消防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