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1052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桥矿照明线网工程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矿安全改建工程工业场地照明线网施 工组织设计招标单位: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矿投标单位: 日 期: 2012年 月 日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第2章 工程概况第三章 施工准备第四章 施工布置第五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 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九章 成品保护及文明施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矿安全改建工程工业场地照明线网第一章 工程概况 该动照网工程担负着谢桥矿整个工业场区的道路照明工作,具体安装工程内容以设计图纸为准。由灯具安装、接地母线焊接敷设安装与电缆线敷设,电缆沟部分等组成。 主要工程量:一、 按照设计

2、要求工业场地动力照明电缆敷设,有电缆沟的地方沿电缆沟敷设,没有电缆沟的地方埋地敷设,埋深0.8米以下。二、 接地线采用10镀锌圆钢或镀锌扁钢作为电缆支架接地线与变电所接地网相连,接地电阻10。四、缆线敷设:1、按照设计要求电缆在室内外电缆沟内敷设。 2、 按照设计要求室外埋深0.8米以下,电缆上铺砂盖砖(或水泥保护盖板)。3、电缆直埋横过道路和排水沟时应穿镀锌钢管保护。4、电缆直埋横过供热地沟时,如不采用隔热措施时,埋深应低于沟底0.5米,并穿镀锌钢管保护。第二章 编制依据 该施工措施是为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司工业场地电缆敷设工程提供的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文件,用以保证该项工程能保质、保期、安

3、全完成。该措施还应遵守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该施工措施编制依据:1、北京圆之翰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2、电缆敷设94D1015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19914、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标准图集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3-20026、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

4、规范GB50171-92;9001-2000认证的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和质量体系文件。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1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GB11033-89第三章 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组织各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 2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阅读有关规范、标准,以保证安装质量。3编制施工措施:在阅图、审图的基础上,编制施工措施。保证工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4.配备施工技术标准及配备完好的电气施工检测仪器。 5、依据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和工程特点,合理的划分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以便进行各项指标控制。 6、

5、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同施工班组的全面技术交底,填写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分阶段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7、安装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室外地沟施工完毕,并在室外建筑物明显处的墙上标出地面标高。 2) 砖或混凝土地沟强度达到安装的强度,土建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3)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预埋件牢固。 4) 具有足够的施工工作面,地面道路运输畅通。 二、物资准备: 1、按工程进度编写材料计划。 2、为确保工程质量及进度,无论何种供货方式,现场必须确保工程所需材料、设备的质量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 三、办理好施工相关的手续; 1、工程开工报告; 2、施工措施报批; 3、由于现场原因或设计

6、原因而发生的工程变更及签证;4、工程概预算报告书;第四章 施工布置1、 项目经理部安装工程人员组成项目经理:王卫星经理助理: 潘永军 项目技术负责人:麻鋆鹏 安 检 员: 郝龙杰 材 料 员: 薛守军 施工班组长: 吴建昌 专业电工: 田和平等6人 焊 工: 张威虎等3人临时配电及个中机具配备 1、临时用电采用三极配电二极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保护。 2、机具配备如下表:序号名 称型 号数 量1电 焊 机BX-5002台2砂轮切割机J3G2-4001台3角 磨 机ALJZE-SF-1002台4手 电 钻SD-62把5万 用 表DT830B2块6接地摇表ZC29B1块7 低压摇表ZC25-31块3、

7、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编写材料计划报业主或公司;第五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 一、缆线测量施工: 1、电缆测量: (1)根据工业场区管网综合平面图、工业场区照明电缆敷设工程图纸以及施工完毕的电缆沟,进行核对尺寸、标高及地沟内敷设照明电缆和直埋电力电缆等要求进行实地测量。(2)直埋电缆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直埋电缆沟坡度和电缆沟开挖线, 2、电缆沟开挖: 要求:按标准和设计规定要求开挖坡度、沟底坡度。开挖完毕后进行地基验槽。 目的:保证电缆沟沟底坡度符合要求。3、支架制作、安装: (1)电缆支架的规格、材质、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尺寸和标高

8、应不影响其它管沟、管道安装尺寸和标高要求。 (4)安装方法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法或现场焊接在地沟内预埋件上。 (5)支架安装时,接地线应与每一个支架点焊牢固。接地线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的要求。电缆沟、隧道及室内电缆支、托架应有连续的接地线相连,且两端与接地极相通。 (6)支架除锈刷漆: 支架在安装前应统一刷漆,刷漆时被刷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脂、泥砂、水份等均已清除干净。 所用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 支架涂漆应符合要求,并参照涂料产品说明书进行施工。带锈底漆应涂刷两层,涂刷前应搅匀,使底漆粘度符合要求,待底漆干燥后再涂面漆。 其余支

9、架与接地线及接地线搭接处的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二、建筑物室外管内穿线工程安装: 本工程采用明管敷设,其施工步骤如下: 1、按图纸设计确定的电器设备安装位置,划出管路中心线和管路交叉位置,量出管线长度,并把钢管按建筑结构形状弯曲,然后根据测得管线长度锯切钢管,最后将管子、接线盒,开关盒等装配连接成一整体安装。 2、明管沿墙、梁、支架的安装: 明管沿墙安装时,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距离为150500,中间固定点间的距离一般为12m。 3、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及配电箱时,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4、钢管配线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

10、管敷设到设备内。5、电缆保护管安装应符合标准要求,钢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内壁光滑,弯制后无显著凹陷现象,管口无毛刺,防腐蚀良好。钢管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弯曲时其弯曲半径应满足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出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墙壁及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房屋内人容易接近处,离地面2m以下的一段均应架保护管或罩。当采用钢管时,固定可靠,管口封闭严密,埋入地面的深度不得小于100,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得小于250。钢管需连接时,宜用大一级短管套接,两端焊接、封闭,并用68钢筋跨接在套管两端焊牢。 三、电缆敷设前应按照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执行: 1

11、、电缆敷设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电缆型号、电压、规范应符合设计。(2)测量绝缘电阻。(3)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4)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5)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2、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线芯间的绝缘电阻;3、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的制作及安装: 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程和规范,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所需的主要附件和材料,必须附有合格证。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要求环境温度及电缆温度在0C以上。 A、室内外电缆终端头制作: 1)从剥切电缆开始至电缆终端头制作完成必须连续进

12、行,在制作电缆终端头的整个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污秽和潮气的进入。 2)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电缆的非剥切部分。 3)交联聚乙烯电缆铜带屏蔽层内的半导电层应按工艺要求的尺寸保留,除去半导电层的线芯绝缘部分,必须将残留的碳黑清理干净。 4)绕包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内的半导电带、屏蔽带包绕时不得超过应力锥中间最大外。应力锥锥体坡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 5)钢带铠装一般有钢带卡子或2的单股铜线卡扎,铜带屏蔽层可用截面积1.5的软铜线扎紧,绑扎线兼作接地连接时,绑扎不少于3圈,并与钢铠或铜屏蔽带焊接牢固。 B、电缆终端头接地制作加工工艺: 1)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的钢带铠装和铜带屏蔽层,在电

13、缆运行时应连接在一起并按供电系统的要求接地。对要求钢带接地线和铜带接地线分开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按照相应的工艺制作。 2)电缆终端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铜编织带,截面积不宜小于10,常用的铜编织带为25。 3)电缆金属终端盒、接线盒的外壳与该处的电缆金属护套及铠装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线应采用铜编织带,常用的铜编织带为25。 D、电缆终端头和电缆接头在热缩制作完成后,必须按照设计和标准进行电气交接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4、电缆敷设:位置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桩、标志牌设置正确,在电缆终端头、连接处、拐弯处、隧道及竖井两端、人井内应设标志牌;有防火、隔热和防腐蚀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

14、应符合设计规定; 1)电缆在电缆沟和隧道内敷设应符合标准规定:电缆沟、隧道内应平整、清洁、不积水,盖板齐全,标高符合设计; 2)电缆在支、托架上的排列:明敷成排支架相互间高低差允许偏差为10;对双面支架,应将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开敷设,对单侧支架,应将控制电缆放在电力电缆下面,1KV及以下电力电缆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 3)电缆沟或隧道与变电所或厂房接口处应有防火、防水和防杂物、防老鼠进入的防护措施。 4)电缆在垂直或超过30倾斜敷设时应在每一支托架上固定,水平敷设时,应在首末两端、转弯、接头两端固定。在转弯处敷设电缆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倍的电缆外径。 5)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应符合标准要求。电缆直埋时严禁平行敷设在管道上面或下面;电缆的路径、间距、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的平行交叉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直埋浓度设计无要求时,距地面不得小于700,穿越农田时不得小于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