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0918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打造庐山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赣鄱大地奏响了加速崛起的序曲。作为鄱阳湖畔的一颗明珠世界文化景观的庐山该如何对接?以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旅游圈?这就是:先行一步、加速转型、拉开距离、打造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庐山带来的新机遇国家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我们将江西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的建设,是生态经济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必将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一有利时

2、机,破解长期制约庐山发展的难题,争当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引领江西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潮流。一是江西旅游品牌形象的重新确定,必将进一步增强庐山旅游市场整体的吸引力。江西旅游主打“生态”牌、“鄱湖山水”牌,展示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核心亮点旅游资源的新定位,形成了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江西旅游主体形象。庐山是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鄱阳湖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发展鄱阳湖生态旅游必然集中打响庐山、鄱阳湖这两张不可替代的品牌。集中宣传推介“观光旅游”、“避暑度假”、“休闲养生”、“运动康体”、“体验娱乐”、“科考探险

3、”、“湿地考察”、“候鸟观赏”、 “鄱湖农耕”、“渔家文化”等精品项目。二是构建全省旅游大框架,必将进一步增强庐山与其他景区的联动效应。为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省有关部门编制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鄱阳湖精彩旅游线路建设详规等不同类型的省级规划,这些文件立足全省旅游的大局对经济圈内的旅游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升级等方面做出了规划和部署,旨在打破江西旅游分块管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起点不高的格局,实行全省一盘棋,构建庐山风光、鄱阳览胜等景区景点交相辉映的大旅游经济圈,不断提升江西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庐山可借布局调整之机加强与圈内其他景区的协作与联合,做到资源共享、客源

4、互送、线路互推、信息互通,共同打造高品位的“鄱湖山水”绿色生态游。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进一步打通制约庐山旅游发展的瓶颈。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区域建设的重点,打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提上议事日程。空运方面,以南昌为中心打造游客集散枢纽,增加国际线路。同时,加快庐山、景德镇等支线机场的扩容改造。公路方面,正在启动环鄱阳湖高速公路建设,打通鄱阳湖旅游快速通道,完善高速公路到各旅游景区景点网络,链接环鄱阳湖各大景区。水运方面,建设、改造和完善翻阳湖水上旅游码头及接待服务设施。同时,以九江为中心构筑长江航运体系。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将助推庐山国际国内旅游立体式发展

5、。四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必将为庐山发展注入新的活动。环鄱阳湖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各地正在优选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重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外资、民资参与旅游开发和建设,并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区域性旅游集团,实施集约式发展。为充分发挥鄱阳湖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国家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财税、金融、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对庐山来说,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争取政策、项目、投资等各类经济要素加速聚集的宏观环境。二、庐山旅游品牌形象的目标定位庐山北依长江,南滨鄱阳湖,是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5A级旅游区、全

6、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点。近期目标定位是通过转型,优化结构,发展生态旅游,推介休闲度假旅游,提升旅游产业质量,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确保庐山始终处于全省旅游的龙头地位和全国旅游的“第一方阵”。总体目标定位是把庐山打造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使庐山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带动区,展示江西新形象、促进生态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休闲度假旅游是旅游的高级形态,是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庐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就是避暑胜地,这是全国其他景区无法比拟的,我们要在避暑上做足文章,可以提出这样的口号:“

7、过冬海南,避暑庐山”、“桃花源里可耕田,白云深处有人家”、“生态鄱阳,梦幻庐山”等品牌形象口号,增强庐山对世界各地游人的吸引力。三、加速转型,主动融入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庐山历史上曾经经历过4次成功转型。第一次转型在清朝末年,把庐山从古代隐逸中心转型为近现代国际著名避暑胜地;第二次转型在民国时期,把庐山从非工作的休闲避暑胜地转型为既繁忙又繁华的民国夏都;第三次转型是解放初期,把庐山从民国达官贵人休闲避暑的乐园转型为工农兵的疗养胜地;第四次转型在改革开放初期,把庐山从国家精英的疗养胜地转型成为大众旅游胜地。这四次转型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都发生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每次转型都伴随着大投入、大建设

8、;三是每一次转型都使庐山获得了大的发展和新的生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大建设就没有转型,没有转型就没有新的生机。仓桑巨变,风云际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给庐山创造了再次转型的契机,那么我们就要牢牢抓住这一时机,优化庐山旅游资源配置,将庐山旅游整体融入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把庐山转型成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从本质上实现庐山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转变。实施部分居民下迁,打造最佳生态环境。庐山山上有10000多居民,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庐山特色所在、魅力所在,但是人口过多给庐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XX年,九江市委市政府在庐山山体之外的芳兰湖畔无偿划拨了近XX亩土地给庐山建设生态住宅区。这

9、项工程从XX年9月开工,已完成行政中心、学校、部分住宅楼等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在完成808亩土地置换变现手续,筹集大量建设资金后已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可望年底完成。庐山生态住宅区容积率极低,将是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新城。新城建成后,庐山计划将仍住在古典别墅里的居民、核心景区里的居民以及居住地污染水源的居民迁至新城。同时机关、学校、医院下迁。这一战略的实施,有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有利于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让庐山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交通更便捷,还给游客更美丽更生态的自然环境。二是有利于庐山的发展,没有生态住宅区的建设就没有下迁,没有下迁就没有转型,没有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10、中必遭淘汰。只有空间腾出来了,资源整合,布局划分,业态调整才有余地。三是有利于庐山居民的安居乐业,生态住宅区建起来了,庐山居民的住房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就业空间也将大大拓宽。加快上市融资步伐,转变发展模式。庐山发展的经验和兄弟景区的成功做法都充分说明有大投入,才有大发展,项目是支撑经济发展壮大的载体。XX年庐山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7亿,XX年2.3亿,而XX年之前平均每年只有几百万到几千万,这个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但今年庐山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共有16大项目,初步估算需要资金810亿。钱从哪里来?靠庐山本身的原始资本积累显然不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文件放宽了资本准入标准,大力鼓励社会资本

11、、金融资本、境外资本进入旅游业,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这一政策为庐山招商引资,大量吸纳民间、境外资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解决庐山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措施还是推进旅游集团化发展战略,创造条件争取庐山股票上市。庐山重新启动上市工作后完成了几项前期工作,已把庐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私募资金1.2亿。下一步主要是按照上市要求发展新股东,拓展核心资产的运行,完成所有上市申报材料,争取早日上市,为庐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以联合经营为抓手,打造山上山下一盘棋。在资源一体化管理还没有到位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客源互补,联合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共同打造鄱阳湖生态旅游,

12、推出“登庐山、游鄱湖、泡温泉、逛浔阳”旅游线路,打造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的“龙头联盟”。一是山上山下统一策划、统一宣传、统一订价,统一门票,实施捆绑式联合经营。二是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市场运作模式,兼并、收购一批景区景点,进行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一批旅游企业。三是庐山环保车二期工程启动后,景区之间开通环保车。四是建设五老峰缆车。这个项目起点在星子县境内,游客通过缆车上五老峰。这样一来在星子湖滨休养、温泉度假的游客在30分钟内可以登上庐山,山上山下连成一体。四、依托资源,打造国际著名旅游休闲避暑胜地庐山自然环境优美,大江、XX、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文化多姿

13、多彩,积淀深厚。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80%,植物3000多种。庐山临江两湖,山高顶平,气候宜人,夏季凉爽是庐山气候的主要特征。自古以来就是著名避暑胜地。以牯岭为中心平台,打造避暑休闲度假游。一是开发别墅休闲度假项目。庐山别墅造型优美,文化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栋栋别墅都掩映在绿树草丛中,淹没在鸟语花香内,依傍在潺潺流水旁,形成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些别墅非常适宜于有较长时间滞留的都市休闲群体及国际国内的疗休养群体。庐山东谷是古典别墅集中分布区域,现在这批别墅分属庐山管理局、庐山疗养院、部队疗养院管理,分散经营,经济效益不高,我们要以资本为纽带,探索出一个统一的现

14、代化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联合经营模式。同时,庐山还要适应高档次国际国内会议和高档次休闲群体的需要,建设一批高档星级宾馆。庐山北斗星宾馆一期已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已启动。白云休闲山庄、仰天坪商务酒店正在进行施工,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二是营造牯岭街浓厚的欧陆休闲风情。牯岭一条街是全山山岳型风景区中最大最优美的云中街市,让牯岭街适应休闲度假大有文章可做。待窑洼的瑶池路修成后,牯岭街每天下午禁止通车,整个一条街上都是咖啡馆、啤酒屋、面包房、茶馆,桌子都摆到外面来,让游客一边品茶,一边欣赏湖光山色。牯岭街的购物还是80年代的水平,都是土特产品,竹笋、茶叶、石鱼、香菇、木耳、瓷器等等,价值小,体积大,全

15、国到处都能买到。要设计一套新颖别致、实用美观、古朴文雅的旅游小商品,既体现庐山特色,又便于游客携带。三是大力拓展休闲度假区域。设计推介一批庐山特色美食,完善歌舞厅、棋牌室等娱乐设施,完善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为游客和居民文化休闲创造良好平台。以健身保健为主题,打造山地养生度假游。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愉快、健康、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般意义上的休闲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从而使养生休闲旅游应运而生,并形成新的旅游消费趋势。庐山生态良好,是山地养生休闲的绝佳之地。一是开发生态养生类项目。依托庐山的资源特色开展专题活动,如森林吸氧,林间观鸟,茶园采茶,蹦极跳岩,风筝放飞;月照松林赏月,大林寺赏花,山野赏映山红;春天观云海、瀑布云,夏天看庐山瀑布,秋季看枫叶,冬季看雾淞、雨淞等。让游人在青山秀水间小憩、修心、养性,营造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氛围,使庐山成为游人摆脱喧嚣、驱除劳顿、净化心灵的好去处。二是开发文化修身养性类项目。可根据庐山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风俗,设置适宜庐山地脉、文脉、参与性较强的养生休闲活动。如组织写庐山、画庐山、摄庐山活动,适时开展趣味性的诵诗、舞剑、打拳、读书、合唱、品茗、棋类比赛,还可以开展系列科普考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