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0735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查、现状“十一五”以来,天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个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省委、省政府于XX年10月在天门市召开全省公共文化建设现场会,对其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一)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拔地而起。陆羽故园建成开放,茶经楼成为一大亮点。改造后的天门剧院能满足各类重要会议和大型演出需要。新建的图书馆有图书阅览外借、电子信息服务、学术报告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新建的演播厅在全省地市级中位居前列。正在建设的群艺馆功能齐全,XX年底可投入使用。体育中心含体育馆、游泳

2、馆和田径场,XX年底可对外开放。博物馆、文化宫、胡家花园己开工建设。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己启动第一期工程。二是乡级综合文化站基本达标。“十一五”以来,新建、改建乡镇文化站24个,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乡镇文化站平均建筑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内设办公室、图书室、培训室和多功能活动厅等。三是村级农家书屋星罗棋布。全市建设农家书屋819 家,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每家书屋有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上,图书1500册。同时,建社区文化室20家,每家文化室有桌椅、板凳、图书1000多册、电脑4台。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逐步提高生产了一大批公共文化产品,有的打造成艺术精品。制作的花墙会、香魂恨、秦雪梅、断臂姻

3、缘、状元与乞丐等5台大型花鼓戏光碟,在全社会传播普及。新编大型花鼓戏茶缘获湖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新编天门说唱秸梗把关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曲艺百花书会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天门说唱村官轶事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大奖。天门说唱口说为凭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曲艺门类复赛,受到好评。(三)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利用己有的文化设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陆羽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13届,获楚天群星项目奖。成功举办了三届蒸菜美食文化节文艺晚会,举办了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天中百年校庆大型文艺演出。举办了“再唱幸福歌”、“ 爱我天门” 等大型

4、音乐会,组织了全民饮茶活动及美术、书法、摄影、诗词楹联等多种形式展览。XX年以来,坚持每年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近年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送文艺辅导下乡,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因曲艺活动丰富多彩,省文联授予天门市一县一品创建奖。中国曲协对天门市中国曲艺之乡建设进行了评估,给予很高评价。二、问题尽管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总的讲,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与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乡地位不相适应。主要有三点:设施的布局还不尽合理就设施的空间布局看,绝大部分共公文化设施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北部,城市南部相对缺乏,给群众参加文化活

5、动带来不便。就设施的种类布局看,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如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等,尚待抓紧规划和建设。后续投入不足,设施发挥作用面临困难由于财力有限,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次性投入后,后续投入明显不足。市图书馆建成后,要保持正常运转,每年运行维护经费就需要69万元,目前仅落实了部分经费。乡镇文化站建成后,由于后续资金不够,配套设施难以完善,设施利用率不高。农家书屋建成后,无钱聘请管理人员,给书屋的开放利用带来困难。农村自发组织文化活动难度较大农村文化设施植根在农村,参与的主体应是农民。目前农村只有一些从事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文化队伍,基本没有真正意义的公益性文化团体。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作农村大多数

6、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中老人和少年儿童居多,导致文化人才愈加缺乏,农村组织文化活动难度较大。三、建议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补充,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建好管好用好公共文化设施,让群众享有更加广泛、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着眼长远,高起点完善规划按照大城市、高品位、管长远的要求,确立北整合、南补缺、上品位的规划思路。1、注重北部整合。将北部的诸多公共文化设施联合考虑,进行整体规划,形成文化设施的中心区域、先进区域。2、注重南部补缺。在考虑土地资源条件的同时,优化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在城市南部规划适当的文化、体育场馆,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的文化

7、服务。3、注重特色地标。融入茶城、棉都、水乡的特色和元素, 尽快将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纳入规划日程,树立有天门特色的文化地标,提高城市品位。多方筹资,高质量建设配套1、多方筹资。采取争取上级资金,政府直接投资,政府投资、企业参与投资,BTO、BOT及BOO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逐步形成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的建设新格局。当前,要突出重点,加快博物馆、文化宫、石家河遗址等设施的建设步伐。2、精细建设。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落实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洁承诺制和跟踪审计制,建好每一个项目。3、完善配套,确保功能达标。要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对照设施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切实

8、完善配套场馆的内部设备设施,达到功能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图书馆、群艺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博物馆、科技馆达到国家中型馆标准,石家河遗址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行列,胡家花园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力争到十三五中期,我市进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到“十三五”期末,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建成,成为国家5八级旅游景区,并向世界级文化遗产冲刺。管好设沲,高效能发挥作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是三位一体、紧密相连的,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要立足当前,切实管好己建成的文化设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1、加快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的财政保障机制。对纯公益性的文化设施,由财政买单。建议将图

9、书馆、群艺馆广场活动、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设施的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正常运转。对可市场运行的文化设施,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有偿服务。2、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培训、团队攻关的办法,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建议市政府安排一定的编制和经费,将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花鼓戏班的学员招收到剧团,充实后备力量。要多生产花鼓戏、曲艺、天门民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组织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建立健全设施运营时间、运营机制、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检査督促、考核评比等制度,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组织好图书馆网络服务。以市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社区图书室为分馆,开办陆羽讲堂,开通流动图书车,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形成图书馆共享服务。组织好群艺馆网络服务。以市群艺馆为中心,各乡镇文化站为分支,组织送文艺辅导下基层、组织文化站长和基层骨干培训,坚持举办陆羽广场文化活动,坚持送戏、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形成文化活动的服务网络。组织好农家书屋网络服务。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的原则,每月定时开放5-10天,加强借阅管理,努力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