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30689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6 O/ m.一、单选题:1.夹紧装置的中间传力机构的作用不包括( ). (满分:6)yF6 n& V) m1 v A. 改变作用力的大小5 Y a f- T, H( s B. 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J2 x- + 8 v2 P C. 产生夹紧作用力 D. 使夹紧实现自锁2 B* a8 l( L V) y, i; P8 d/ E6 P2.在绘制夹具总图时,( )应取操作者实际工作时的位置. (满分:6) A. 主视图3 A j5 S p2 s& v+ q B. 俯视图 C. 左视图$ s- d- q& J9 |( ( / - D. 右视图3.在进行夹具设计时,最

2、基本的要求是( ). (满分:6) A. 保证加工质量& X2 e% U 6 I+ h B. 提高夹具的工作效率6 R+ o j6 _! E1 E- S0 h C. 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F/ r; ?: m A9 Q D. 提高经济性4.箱体、机座、支架、板盘类零件等,多以( )为定位基准. (满分:6) A. 圆孔 B. V槽7 D6 i4 I! $ Z p! u/ X# G C. 平面- - L9 Q$ ?4 J+ N D. 外圆柱面5.下列夹紧动力源装置中,以( )夹紧应用最为普遍. (满分:6)1 f. A2 P0 T# i* m% o R A. 液压 B. 电磁 C. 真空 D. 气

3、动6.在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位工件时,实际使用的是工件的( ). (满分:6) A. 外圆柱面 B. 轴线/ g2 e& z Tu7 q2 M) W C. 测量基准 D. 装配基准1 / Y/ X4 b T7 o2 o7.最理想的夹紧力的作用方向是与重力、切削力方向( ). (满分:6)5 m4 t2 l9 n. u / Z6 y! G A. 相反2 I! x. Y1 j1 Y7 J( & f7 v B. 一致 C. 垂直 D. 相交* i( P1 n! S% o3 P8.生产中常用的一面两销定位方案,其中一销为削边销,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由原来的( )个减少为1个. (满分:6) A. 1

4、 B. 25 z3 W V) S; k% w* R# d3 $ E C. 3: n) o) Y4 b( P! ) D. 47 e9 Z, 5 ! W1 z9.下列对夹具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6) A. 保证稳定可靠地达到各项加工精度要求6 R+ 4 u& Q7 q2 C7 l B. 缩短加工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5 6 o4 |% p, l& . C. 降低生产成本2 Rwu. t ?* m2 i D. 需由技术等级较高的工人进行加工10.( )和成组夹具统称可调夹具. (满分:6). W: D l. R* 6 I A. 通用可调夹具 B. 随行夹具 C. 组合夹具 D. 专用夹具

5、$ d) E8 9 r- k三、判断题:1.夹紧力作用点对工件的可靠定位、夹紧后的稳定和变形有显著影响. (满分:4) A. 错误. _! U7 O; G; R B. 正确2.按工艺过程的不同,夹具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3.确定夹紧力作用方向时注意,夹紧力作用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 (满分:4) A. 错误1 o5 F3 M, Y( d- 0 B3 Y4 j B. 正确) q- j# G# B% y6 I4.作为基准,不能是没有面积的点或线. (满分:4)9 u; r8 * h7 _! V8 c- I A. 错误 B. 正确) v4 x8 k+

6、l5 j5.基准的定义不仅涉及尺寸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涉及到位置精度. (满分:4)+ ?) ) r1 Y8 ? N8 t A. 错误2 p- C, C9 o, # j B. 正确6.过定位在加工中是不允许存在的. (满分:4)2 _1 n* l, N! U4 h, I. e A. 错误+ C. ?* e p; KK4 p3 g B. 正确1 Y3 X. W5 X) f L6 T0 n7.夹具总图中的视图越多越好. (满分:4)/ * W+ : Q7 r3 u2 d1 Q7 U A. 错误 B. 正确# N) * B3 l2 h1 gX( z8.工件在夹具中并非都需要完全定位. (满分:4)3

7、: g0 V2 V. O6 A. 错误5 i L$ 4 y _& 1 p B. 正确- p! h7 E/ o0 9.机械加工中所使用的夹具一般都有夹紧装置.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S7 l A9 R! M& d10.用夹具装夹工件,不用进行找正,便能直接得到准确加工位置. (满分:4)$ O9 x. N, R4 a2 : R6 L A. 错误( 1 R1 7 ; A6 c B. 正确大工15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25 O8 h- g: : G; v* x, dq# r- Z E$ W; D) . L6 k3 V. O5 Y$ D一、单选题:& b0 G1 * H. t6

8、X1.磨削时约有( )以上的热量瞬时进入工件. (满分:6)1 X5 P9 k# h% I A. 20%4 A4 v6 N2 k7 l# W2 Z, E6 R B. 70%3 4 B( o$ g! d. X! A$ M C. 50%) v3 W3 f i! r. Q- ?* D. 40%3 b1 a; a4 + ) ?$ 2.( )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满分:6)# L) Q5 y d9 o, y( c4 M+ R A. 原理误差 B. 测量误差- U$ h8 n3 x( S9 Y a A F& L% Q C. 加工余量的影响& A, . X* O) P,

9、O$ U D. 微进给误差3.把工艺系统的误差称之为( ). (满分:6) A. 原理误差 B. 原始误差! o3 L& s; E: v7 E! R C. 工艺系统动误差 D. 测量误差4.( )是产生磨削加工表面层残余拉应力的根本原因. (满分:6)- N V- $ e; A. 刀具 B. 磨削热 C. 切削用量) n, S, Y: z* X4 U D. 被加工材料- J( t) p0 N- l; j7 P& . u5.在车削细长轴时,利用中心架,使支承间的距离缩短一半,工件的刚度比不用中心架提高了( )倍. (满分:6)* z7 m2 v: ! a& & n A. 四 B. 八 C. 六

10、D. 二+ % 3 F$ B W! o* Q O: 6.刀具的前角减小,刃口及后刀面的磨损量增大时,工件的冷硬层深度和硬度( ). (满分:6) A. 增大/ i9 F6 ! 6 B- s B. 减小 C. 不变; D6 f8 o6 Z2 w7 K% N3 L! J+ A D. 不定7.下列不属于零件获得形状精度方法的是( ). (满分:6) A. 轨迹法! j! f1 m, ?( B B. 成形法 O: I& v0 F* lG7 d1 M C. 展成法 D. 试切法& r7 x3 U+ M: T% d8 O# o. ?9 O5 8.下列方法中,在机床上按照刻度盘进刀然后切削的是( ). (满

11、分:6)/ V$ f# v! _# 0 F A. 试切法0 3 G/ _2 eW B. 调整法. H% d& P) N/ J0 Z/ s* 5 K C. 定尺寸刀具法 D. 自动控制法 N* Q. s- m% y9.根据试验结果,车削中切屑所带走的热量达( ). (满分:6)* T: w* Q |( D/ W# M A. 20%-30%# M. C) 8 h( : 2 r2 P; q B. 50%-86% C. 10%-20% D. 5%-10%6 O. G4 J2 t) h7 D/ y8 A7 n0 C10.下列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的是( ). (满分:6)1 _5 h2 w( V3 e)

12、 S A. 机床的磨损$ w8 m* t) y0 G9 N B. 量具的磨损8 z/ k: I( m+ E5 r C. 刀具的磨损0 ?* L- r/ p5 Q+ i3 _6 D. 夹具的磨损$ 8 g; h* y7 j三、判断题:6 Q: v+ D# U6 m7 X$ m5 1.切削速度越高,切削过程中切屑和加工表面的塑性变形程度就越轻,因而工件的粗糙度也越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2.硬度越大,塑性越小的材料切削后,其冷硬现象越严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3.不同的加工方法,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都相同. (满分:4)+ Z + 4 u( X A. 错误 B. 正确! 2 E7 u# i7 o Y+ X. x! 4.目前绝大部分机床的主轴部件结构都采用滚动轴承. (满分:4)+ f! m4 g0 6 7 v A. 错误/ c* _8 ?+ RL( o B. 正确5.正态分布曲线不能用来进行工艺能力的计算. (满分:4): i( i$ K |2 E A. 错误2 w q6 % K* X|+ e B. 正确) N9 o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