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30681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经济学-宏观2010-第9章asad模型与经济周期理论.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与批判 刘新建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第九章 ASAD模型 与经济周期理论(上),基本概念:就业、失业与工资水平 ASAD模型 总供给AS曲线 总需求AD曲线 ASAD模型中的需求管理政策 经济周期理论,2019/10/23,2,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1 就业、失业与工资水平,劳动力的统计指标:就业与失业 资料来源:陆铭(2002)劳动经济学,2019/10/23,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1 就业、失业与工资水平,我国就业统计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2、就业人口: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在岗职工 在岗职工工资指数,失业人口,(1)没有工作,既不被人雇用,也不自我雇用; (2)当前准备工作,在相应的时期内愿意被雇用或自我雇用; (3)正在寻找工作,在近期内积极寻找被人雇用或自我雇用的机会。 国际劳工组织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9/10/23,宏观经

3、济学-刘新建,5,职工,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括下列人员:(1)乡镇企业就业人员;(2)私营企业就业人员;(3)城镇个体劳动者;(4)离休、退休、退职人员;(5)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6)民办教师;(7)在城镇单位中工作的外方及港、澳、台人员;(8)其他按有关规定不列入职工统计范围的人员。(1998年及以后的数据均为在岗职工数据,其他相关指标如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等指标也从1998年按此口径进行了相应调整)。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

4、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6,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平均劳动报酬: 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全部就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7,4-1 就 业 基 本 情 况 (统计年鉴2010),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8,总供给,定义: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提供的,供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和。 总供给总收入GDP 总供给主要由劳动

5、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10,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yf(N,K) 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照递减的比

6、率增加。,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11,9.2 AS模型,N-劳动力总供给;L-就业量;U-失业量 W-名义工资水平;Pe-预期价格水平;W/Pe-预期实际工资水平 u=U/N-失业率 假定: (1)谈判工资水平决定法:W/Pe=W(u,z) (2)加成定价法:P=(1+)W (3)短期生产函数Y=F(L)=F(u) 由以上三式综合可得: P=Pe (1+)W(u,z)= Pe (1+)W(F-1(Y),z) P=AS(Y,Pe,s) 当P =Pe 时,将有Y=Yn自然产出(潜在产出), u=un自然失业率,2019/10/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12,关于其它总供给函数推

7、导法,9.2 AS模型,向上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2019/10/23,1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为什么AS是向右上倾斜的?,9.2 AS模型,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粘性工资理论:工资合同的周期性使名义工资调整迟滞。 粘性价格理论:“菜单成本”使价格调整迟滞。 错觉理论:因没有看到价格的普遍变化而错认为自己受损或得利,从而改变劳动力或产品供给。 预期理论认为:短期存在实际与预期的背离,但长期中,人们会修正错误,从而长期中Y=Yn,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上,总产出等于自然产出,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因而,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可以影响实际产出,但长期是无

8、效的,而且影响经济的稳定。,2019/10/23,14,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2 AS模型,长期总供给曲线与“自然率假说”,2019/10/23,15,宏观经济学-刘新建,价格冲击,9.2 AS模型,争论的焦点: AS曲线在多大程度上向上倾斜? 价格能否得到及时调整? 市场能否有效运行? 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 自由主义学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PK.凯恩斯: 失而得的“菲利普斯曲线”,2019/10/23,16,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3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

9、高。 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当时他正在英国工作。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9.3 菲利普斯曲线失而复得,资料来源:布兰查德(2002)图81、82。分别为美国19001960年和19481969年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2019/10/23,18,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3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三种表达方式 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失业率与物价上

10、涨率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由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不过,这与图上单位比例尺有关。,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 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

11、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成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 后来弗里德曼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

12、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

13、总供给的状况。 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9.3 菲利普斯曲线,我们从这场争论中学到什么? 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对政策和市场的“预期”是重要的。 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价格干预,宏观政策应规则简单、执行稳定,政府的“诚信”很重要。 坚实的微观基础对宏观经济理论非常重要。 短期凯恩斯主义有效,长期新古典主义正确。 真是这样吗?,2019/10/23,23,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 4 AD模型,总

14、需求AD曲线为什么是向下倾斜的?设物价水平下降: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储蓄的货币)效应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储蓄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实际汇率效应 资料来源:曼昆著经济学原理 哪些因素会导致IS曲线和LM曲线的变动,进而影响AD曲线,使其发生平移和转动?,2019/10/23,24,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5 ASAD模型中的 需求管理政策,政策的动态过程,2019/10/23,25,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5 ASAD模型中的 需求管理政策,政策效果:长期与短期,2019/10/23,26,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5 ASAD模型中的 需求管理政策,政策时滞: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 美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研究 图片来源:布兰查德(2006)PPT图511,表示联邦利率上升1%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纵轴为各指标变化的百分比,横轴是以“季度”表示的时间,蓝色区域表示统计上60%的“置信区间”。,2019/10/23,27,宏观经济学-刘新建,9.6 两种经济周期理论,2019/10/23,28,宏观经济学-刘新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