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0633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曲线方程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线和方程,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1.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 2.写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 3.用坐标表示等量关系; 4.化简方程; 5.证明或检验所得的方程是否符合题意,作答.,建立坐标系的一般规律:,若条件中有 1.两条垂直的直线, 2.对称图形, 3.已知长度的线段,,以该二直线为坐标轴.,以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为坐标轴.,以线段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端点或中点为原点.,例题分析,例题1:已知点A(-1,0),B(2,0),动点M满足2MAB=MBA,求点M的轨迹方程.,求解?,归纳: 本题中M点的位置由三种可能,必须分类求解,才能避免失根. 另外,在求轨迹方程的问题中,如果化简方程过程是同

2、解变形.则由此所得的最简方程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 如果化简过程不是同解变形,所求得的方程就不一定是所求曲线的方程 .此时,应该通过限制x,y的取值范围来去掉增根,使得化简前后的方程的同解.,练习1,1.到F(2,0)和Y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 轨迹方程是:_ 2.三角形ABC中,若B(-2,0),C(2,0),中线AB 的长为3,则A点的轨迹方程是: _,y2=4(x-1),x2+y2=9(y0),解答: 1.到F(2,0)和Y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 轨迹方程是:_,设动点为(x,y),则由,平方,化简得:,y2=4(x-1),解答: 2.三角形ABC中,若B(-2,0),C(2,0),中线AD的

3、长为3,则A点的轨迹方程是:_,设A(x,y),则D(0,0),所以,即 x2+y2=9 (y0),例题2: 三角ABC中,acb,且c=(a+b)/2,若顶点 A(-1,0),B(1,0),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求解?,例题分析,归纳:本题具有隐含条件:x0,y0.解题中容易漏掉.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止忽略动点应满足的某些隐含条件; 防止方程的不同解变形引起的增根或减根; 图形可以有不同的位置,因分类讨论; 字母系数可取不同值,一定要讨论.,练习2,1.已知定点A(0,-1),动点P在曲线y=2x2+1 上移动,则线段AP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_. 2.已知三角形三顶点坐标为A(-3,

4、0),B(3,0) ,C(0,2),则三角形的AB边中线的方程是: _ 3.已知M(1,0),N(-1,0),若kpmkpn=-1,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_,y=4x2,x=0 (0y2),x2+y2=1(x1),解答: 1.已知定点A(0,-1),动点P在曲线y=2x2+1 上移动,则线段AP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设中点Q(x,y),P(x0,y0),则,x0=2x,y0 =2y+1,,代入y0 =2x02+1得:,y=4x2,小 结,正确地求曲线得轨迹方程, 一要熟练的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二要记住解题的4条注意事项,对自己的解得的结果作检验.,The End,2000年12月10日,谢谢使用求曲线轨迹方程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