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0588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G3012高速公路第三标段项目 特殊条件下的专项施工方案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G3012高速公路项目招标文件、补遗(答疑公示)书、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等及现场考察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2、国家、交通部、省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规程。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4、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累积的相关经验及现有技术装备和施工能力。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新疆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上、下册)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06221)(JTG F10-2006)。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

2、范(0431)JTJ 034-2000。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04622)JTG F30-2003。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0425)JTJ 037.1-2000。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05328)JTG F40-2004。13、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07105)JTG F41-2008。14、盐渍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1006)交公便字2006243号。1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0830)JTG E30-2005。1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06248)JTG D50-2006。17、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1206)JT

3、G/T D31-2008。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05327)JTG F80/1-2004第一册(土建工程)。19、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0551)JTJ 073.2-2001。20、公路工程桩基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042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1-200623、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0921) 交公便字2005329号二、工程概况新疆G3012高速公路项目是连接塔里木盆地北缘阿克苏、阿图什、喀什等3座南疆重镇的一条高等级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

4、吐鲁番至和田及伊尔克什坦联络线的一段,是中国内地通往中亚欧洲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和新疆“十二五”期间构建“五横七纵”高等级公路网中的第三横,建成后将对加快新疆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增进边疆地区各民族的交流和团结,保持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起点K1302+500桩号位于伽师县西克尔镇伽师总场路口东侧400m处,对应现有G314国道K1304+800,与第二合同段顺接,路线自东向西沿G314国道与南疆铁路之间的走廊带布线,经西克尔镇、大山口、八盘水磨、伽师路口(格达良乡)、农三师红旗农场、巴羌、阿图什市、塔库提等,到喀什市库曲湾收费站以南700m处,终点桩号K145

5、3+982.258,对应现有G314国道K1457+955,全长151.482km,另有辅道24条55.803km,G314国道改线段4条4.563km,伽师连接线(S213改线)1条4.537km。其中K1302+500K1421+000(即阿图什东互通立交起点)长118.5km段按新建路基宽28m,120km/h行车速度设计;K1421+000K1423+700(即阿图什市友谊路口)长2.7km段按100km/h行车速度设计,新建路基宽25.5m;K1423+700K1453+982.258长30.282km段按100km/h行车速度设计,完全利用现有G314国道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5.5

6、m,公路标准均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合同中约定的开完工时间为2011年5月30日和2012年11月30日,551日历天。整个标段设大中桥16座,小桥137座,立交桥/通道桥54座,涵洞238道,互通立交10处(完全利用1处,改造1处),分离立交4座,服务区2处,主线收费站1处。三、沿线气候、水文、地质条件项目位于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山脉之间的天南麓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带。路线总的走向由东向西。公路沿线地形比较平缓,属平原微丘地貌,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表多为砂砾石土。地表自然横坡约为0.53%,局部靠山较近,地表横坡510%,地表植被较少。夏季暴雨引起的洪水夹带

7、大量的砂石由北向南流下,容易阻塞桥涵和冲毁路基。3.1 沿线气候条件线路属温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无霜期长,气候干燥,气温日振幅较大,春季升温快,多风沙;夏季炎热,高温少雨,蒸发强,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晴日。线路总体属绿洲荒漠区,沿线地区气候装空一览表见表3-1所示。表3-1 沿线气候条件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伽师县阿图什市喀什市1年平均气温11.612.911.72年极端最高气温41.240.13年极端最低气温-24-24.44年平均降雨量mm61.57862.75年平均蒸发量mm2134.13218.226336年平均降雪量mm17127最大积雪深度m0.43

8、0.468最大冻结深度m0.681.19年平均日照时间h2745.2282210平均风速m/s1.32.1211主要风向偏东北风西北风西北风3.2沿线水文条件线路沿线地形北高南低,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公里沿线地表水流均属内陆河,主要有通古孜阿格孜河、巴羌河、博古孜河、恰克玛克河。沿线主要水系发源于天南山坡,由天山冰川融水和低山暴雨径流混合形成。洪水发生在每年的69月份,属次稳定河流。3.3 交通运输条件线路终点(K1453+982.285)为G314国道的K1457.952,离喀什市约8km,至阿图什市K1421+000段,与G314国道重合,为双向四车道一级路。从阿图什市至项目工程

9、终点(K1302+500)有基本平行的G314国道和南疆铁路。该段为二级公路,南疆铁路为标轨单线。交通非常方便,便于大宗物资、设备及各预制大构件运输。3.4沿线地质条件3.4.1沿线地质构造线路沿线区域构造上主要为喀什坳陷。沿线区域内较大的断裂有5条,分别为布群卡拉铁断裂、托特拱拜孜阿尔帕雷克断裂、阿图什断裂、喀什断裂、柯坪塔格断裂。项目距上述断裂距离均大于数公里,因此上述断裂对线路无直接影响。3.4.2地形地貌线路区地形地貌主要由伽师县冲洪积扇前平原区、阿图什市洪积平原区组成。沿线地形开阔,地势变化较小。大部分路段为戈壁沙漠,仅在西克尔、巴羌、阿图什市、喀什市呈绿洲景观。沿线地形开阔,地势变

10、化较小。3.4.3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受天山溶雪水、山泉、河流、人工渠、农田灌溉水渗入补给,同时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的排泄以蒸发为主,少量以地下径流的方式下泄。地下水的埋深分部不均,在上游冲洪积扇和扇前倾斜平原区埋深较深,在下游山前冲洪积扇前平原区及绿洲区,地下水埋深较浅。3.4.4地震烈度线路沿线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最大震级为8 1/4级地震,属地震多发地段。根据建筑设计规范(GB5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沿线路阿克苏西克尔水库地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烈度为度;西克尔水库喀什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地震烈

11、度为度。四、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本标段地处南疆,冬季、雨季、大风沙尘暴等天气会给施工带来较大影响,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及对策。4.1 冬季施工气候条件显示,本地1月、2月、12月气温较低,气温日差大,极端气温在-24,在此期间施工对路基、路面、桥梁混凝土等结构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根据施工计划,在冬季不进行公路主体结构物的施工,进行冬休,此期间只进行砂石料的备料工作。4.2 夏季施工4.2.1 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夏季施工,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混凝土结构物施工,整个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流程都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保证夏季施工的混凝土质量:1、 要对水泥、沙、石的储料仓、料

12、堆进行遮阳、围盖等防晒处理,必要时,可对集料进行喷水冷却处理,以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罐的温度;2、 根据气候和气温情况,及时配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的调整工作,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3、 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及其他设备采取遮荫或冷却措施。4、 勤测砂、石骨料的含水量,以便确定喷淋冷却水量,以及根据配合比确定拌料用水量的大小。5、 采用深井水拌和混凝土,对水管和水箱采用遮阳、隔热措施,使其满足拌合用水水温要求。6、 当掺用缓凝性减水剂时,可根据气温及实验室的实验结果适当增加坍落度。7、 宜尽可能在夜间或气温较低的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要求。8、 搅拌站料斗、搅拌楼

13、、储水器都应采用覆盖、包裹等遮阳处理措施。9、 采用混凝运输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时,有条件的可再搅拌罐上包裹防晒物,并使其保持湿润状态以降低罐体温度;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加水搅拌。10、 高温期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备足施工设备,保证进行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搅拌机到入模以及浇筑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尽快开始养护。11、 混凝土浇筑时间应选在一天内温度较低时开始进行。12、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或基底喷水润湿。浇筑宜连续进行。13、 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及其它表面,其方法有盖以湿麻布或棉絮、喷雾状水、用保护罩覆盖或其它认可的方法。14、 指派专人负责做好混凝

14、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表面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和双层草袋或麻袋,采用浇水蓄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出现裂缝或发生龟裂现象;预制场预制件采用喷淋结合再生土工布覆盖保湿养护。15、 各工点应根据各自的水源及交通状况制定保湿养护用水的具体措施。16、 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天。当条件许可时,也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喷雾降温、湿润空气等养护措施,在模板底部采取预先冷却的技术措施等。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以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17、 夏季施工混凝土保湿养护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混凝

15、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工地负责人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盯岗到位。工点主管工程师、质检员至少每日检查一次。18、 各工点必须制作混凝土养护标牌,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养护标牌上注明开始养护时间、结束时间。19、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时,环境温度每日检查4次,并作好检查记录。当温度超过热期规定的要求时,混凝土拌和时应采取有效降温、防晒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否则应停止施工。20、 混凝土热期施工除应留标准条件养护的试件外,还应制作相同数量的试件,并将其置于与结构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混凝土强度以指导施工。21、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在最高气温条件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覆盖时间,施工时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4.2.2 施工人员安全及防暑控制1、 .成立夏季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担任副组长,对施工现场管理和职工生活管理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改善职工食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