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博物馆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0444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个博物馆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个博物馆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个博物馆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个博物馆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个博物馆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个博物馆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个博物馆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周三改在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上博物馆的陈列与策划期末作业 宋亦萧 纸质版 一号楼二楼进楼右边夏商时期的“十字”纹饰青铜器:商兽面十字孔青铜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豆 青铜罍 郑州二里岗陶豆 江西新干大洋洲陶豆 甲骨文 带十字边释 青铜玺印文 商周铜器带十字 墓室域外同类造型及其内涵南土库曼斯坦出土残彩陶罐、陶盒 美索不达米亚彩陶片上的十字形符号 印度比湿奴化身太阳鱼佩十字形纹饰腓尼基碗上的十字形纹饰罗马酒神十字形头饰内涵研究 象征天神 太阳神生命 活力四个基本方向趋吉避凶的含义l 外形的相似 l 内涵的相同 l 其他伴随外来文化的互证可证 夏商考古遗存中的“十字形造型”源于域外?2夏商考古遗存十

2、字形造型内涵前人:伊利亚德。艾兰“中心象征说” 认为作为中心的象征,与神灵沟通、达成和谐宋亦萧 “生殖崇拜”观点的表现形式通天之山、生命的再生与新生一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藏品、遗产及特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陈展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国际交流展和临时展览组成。常设陈展目前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专题陈列:“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友好往来,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钱币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馆藏非洲雕刻艺术”、“明清家具艺术”、“中国国家博物馆

3、建筑设计展”、“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等。还有不断更新的国际交流展和临时展览。藏品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各个朝代,近现代的藏品也较为丰富。国家博物馆最精彩的收藏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这个基本陈列中,该陈列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是一级文物,包含了大量的稀世国宝,还包括了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和第三批出国展出文物中的18件。二 重要藏品简介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器高47cm、口径32.7cm。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柄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

4、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陶鹰鼎 商代。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新石器时代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在器物内壁用黑彩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一组。构画手法大胆夸张。人面成圆形,头顶上

5、三角形发髻高耸,额头涂黑,一侧留出弯镰形,双眼眯成一字,形鼻,嘴衔两鱼,人面两侧耳部亦有两条小鱼簇拥着。在人面之间还有两条大鱼同向追逐,鱼身及鱼头均成三角形,鱼眼呈圆形,大鱼的鱼身以斜方格为鳞。人面在鱼群之中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鱼纹刻画得十分生动:鱼头虽是寥寥数笔,却把鱼的形神勾画得具体而细微。鱼身上没有了鱼鳞,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后母戊鼎三相关问题探讨古代的符节牌概念、功能与使用方式:如牙璋的形制与使用方式、符与节在形制与功用上的区别、历代的发兵制度。2 三星堆博物馆一藏品、遗产及特点 三星堆博物馆 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

6、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由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两大展馆之分展合构而成,共辖九个单元。前者为“综合馆”(第一展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后者为“青铜器馆”(第二展馆),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

7、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造型神秘诡谲的古蜀青铜神品重器。两大展馆陈列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匠心巧运,制作精良。陈列内容与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有力地揭示出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清晰地勾勒出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之感二重要藏品简介通宽17.2、通高34.8厘米 二号祭祀坑出土这件人像为二号坑B型中唯一一件平头顶戴冠头像,其顶盖与头像分铸。人像所戴头冠为回字纹平顶冠,脑后发际线较高。其面容消瘦,双眉似皱,表情凝重肃然,威严直透而出。其头冠究有何具体含义,今已不详,估计其所代

8、表的身份等级可能高于其他无冠者头像,执掌着较大的政治宗教权力。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 一号祭祀坑出土 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在金杖一端,有长约46厘米长的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笑容可掬。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3相关问题的探讨王仗的图案究竟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目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表现的是分别以鱼和鸟为祖神标志

9、的两个部族联盟而形成了鱼凫王朝;图案中的“鱼”、“鸟”就是鱼凫王朝的徽号、标志。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金杖上的鱼鸟图象征着上天入地的功能,是蜀王借以通神的法器。当然,这尚无定论,其内涵有待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金杖的性质则有“王杖说”、“法杖说”、“祭杖说”及祈求部族或王国兴盛的“法器”说等等。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金杖是古蜀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象征着王权与神权。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夏、商、周三代王朝均以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而三星堆以杖象征权利,反映出古蜀与中原王朝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异,显示出浓厚的神权色彩和地域特色。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及其他的西亚文明中,均

10、有以杖形物作为神权、王权等最高权力象征的文化现象,故一些专家学者推测金杖的文化因素来源于西亚近东文明,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采借的产物。三星堆文明究来自哪里?3南越王博物馆一藏品、遗产及特色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博物馆在外型、装饰及用材方面也独具匠心,因陵墓的石室所用石材主要是红色砂岩,所以展馆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外墙,也选用红砂岩作衬面。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1988年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超过175万人。西

11、汉南越王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二重点文物介绍丝缕玉衣长173cm。殓服,用2291块玉片,由丝线编缀而成。是发现的第一件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错金铭文铜虎节长19cm,最高11.6cm,最高1.2cm。器身布满贴金虎斑,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徒”。是用以征调车马的信符。具有楚文化特征。节,是古代用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是我国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目前我国已出土的节有:管形节、龙节、虎节等。这些节多出土于湖南、湖北、安徽等楚文化区域。这件虎节长1

12、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虎身上的斑纹铸有弯叶形浅凹槽,内贴金箔片,双面共用60片。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出。在虎节的正面有错金的铭文“王命命车途”,从铭文可知,它是一件调动车马的信符。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虎节,从文字、纹饰等方面看,与楚文化有渊源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错金虎节。七星纹银带钩通长8.3cm,宽2cm,钮径1.6cm。带钩作龙体造型,钩首的头简化成人脸形,钩身饰七星纹,作北斗星座图形排列。三问题:代青铜器中的“金银错”工艺?4秦始皇陵博物馆一文物、特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

13、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众多陪葬坑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基本陈列兵马俑一号坑兵马俑二号坑兵马俑三号坑铜车马展厅文官俑坑百戏俑坑真彩秦俑展二重点文物介绍秦铜甬钟 此展品为秦代的青铜器,通高27.10厘米,甬长8.70厘米,直径3.95厘米,出土于秦兵马俑一号坑。长甬,甬中空。甬中部有弦纹一道。旋作半环形,钲间饰蟠螭纹,内壁光素,制作规范。甬钟发现与兵马俑一号坑的指挥车上发现过完整的鼓迹和铜甬钟,是将帅掌握金、鼓用来指挥作战的。铜甬钟反映了秦代军队建

14、制和军事制度。此些展品为秦代的青铜器,长16.5020.00厘米,出土于秦兵马俑一号坑。秦兵马俑坑出土的箭镞约有4万件,大体可分为小型和大型铜镞两类。大型铜镞铤长,镞首特大,镞首呈三棱锥形,铤呈圆柱形。小型铜镞数量最多,首呈三棱形,铤为圆形后三棱形。所有镞首和铤都接铸为一体,茬口清晰。铜镞首与铤重量大体相等,符合力学原理秦俑艺术的鲜明特征是写实的艺术风格和神与形的统一。秦俑的制作者塑造了多种多样的典型人物,千俑千面,秦俑的面部特征可以归纳为目、国、用、甲、田、由、申风等八种基本脸型,也反映了中国人面部特征的共性。秦夔纹大瓦当此展品为秦代的陶器,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跪射武士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

15、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它们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三相关问题讨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兵马俑制作时间大概是多长?当时的彩料又是怎样而来?5埃及开罗博物馆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物,当时建造这座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发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往国外。竣工于1881年,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仅约6.3万件。但它的藏品从史前时代到远古、中古、帝国时代,以至希腊和罗马的美术品皆有。包括埃及法老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镀金车辆,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以及记载古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内容的纸莎草纸文献。还可以看到几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