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829912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王秀红1 傅小锋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 0 0 1 0 1 ; 2 中国2 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 0 0 0 8 9 耕地减少会导致粮食短缺,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据国土资源部通报,2 0 0 3 年度全国土 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 0 0 3 年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 3 1 0 S h i n 2 ,灾毁耕地5 0 l 矿h m 2 , 生态退耕2 2 l 驴瞄,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 3 1 旷I 乎;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 耕地3 1 l 旷h m 2 。耕地面积由2 0 0 2 年年末的1 3 1 0 8 h 矗

2、下降到2 0 0 3 年年末的1 2 1 0 s 肼,耕地净减少2 5 x1 0 6 h m 2 。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粮食安全面 临的严重威胁,因此,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食物 安全、富裕保障和生态安全的顾虑,促使人们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价,科学的认识又 促使耕地相关政策、宣传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一般性的耕地开发利用,只片面注重增加耕 地面积,追求个别年份的粮食产量,本文所述的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主要涉及在耕地资 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的用养结合、保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及开辟广 阔的农产品市场等。现阶段,农

3、业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耕地 资源、探索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t 对耕地资源的评价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问矛盾的日益突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农业国际化趋势的 进一步明朗,迫使人们重新思考有关耕地资源的许多新问题。 1 1 耕地资源需要安全的环境 耕地是人地矛盾最突出的部位。在相对稳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下,耕地资源有其合理的 分布范围,并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其他自然的和人工的生态系统) ,特别是与毗邻的自然生态系 缴如森林、草地、湿地、水域等) 存在着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并有赖于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只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m

4、 y r o n ) 、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 2 0 血B A S l 7 A l l 一4 ) 和地理所创新项目( z B v o 蛔o o ) 。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4 3 1 有这种多样性才能维持平衡。耕地失去其天然的屏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换 言之,耕地存在的先决条件是服从自然界为耕地“设置”的边界或环境。根据土地的适宜性而 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等生态环境建设,根据资金状况而实施的农田基础设施建 设,以及综合防治环境污染等,都是保护耕地环境的重要措施。 耕地资源合理分布范围内的不合理利用,不仅会破坏耕地资源,而且会殃及耕地环境。许 多耕地资源由于

5、利用不当、投人不当,造成土地退化,这些不仅损害了耕地的生产能力,而且破 坏了耕地的生态作用以及耕地与其环境之间的原有的动态平衡。只有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注 重耕地的生态作用,才能维持耕地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做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 1 2 耕地资源既有有限性又有无限性 由于自然条件的相对稳定性与人文条件改进的阶段性,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耕 地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动态平衡,耕地资源的分布与数量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大规模地将耕 地开辟到林区、草地,更不可能将耕地扩展到沙漠、戈壁、高山峡谷和水域。如果人们无约束地 拓展耕地资源的面积,报复我们的将是更多更大的生态灾难。特别在我国,人口的基数太

6、、惯 性增长快,耕地资源的有限性更为明显。不了解这种有限性,我们的食物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从不断改良农作物立地条件,改进农作物种植制度,稳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农作物品 种、品质、适种性、适口性,强化农产品深加工而言,耕地资源的生产性能有无限的潜力可挖。 信息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更加速了科学技术的有效集成、推广应用。“人有多大胆,地有 多大产”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而注重从质量方面挖掘耕地资 源的潜力是无止境的。不了解这种无限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会受到抑制。 1 3 耕地资源兼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耕地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温饱问题始

7、终是国家的头 等大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有足够的耕地我们才有生存的基础和发展 的潜力;耕地不足就会影响我们的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导致许多内忧外患。 从自然角度分析,地球是一个有序的整体,耕地资源通过其连通的环境而具有世界性。简 言之,环境破坏造成的恶果是没有国界的。从基于耕地资源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国际性流通来 看,耕地资源更具有世界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发 展,农产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 耕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在对耕地资源从新认识的基础上,不难看出,耕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主要涉及改善耕 地的环境,保持耕

8、地总体质量和数量的动态平衡,保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国际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竞争力等几方面。 2 1强化现有耕地总体持续生产能力 在政策、技术和意识等方面加强耕地生产能力建设,而非只注重现实生产量的增长,即变 农产品储备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储备,是增强现有耕地总体持续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适当的耕地数量及分布,与其周围的生态系统。和平共处”,维系区域生态平衡。耕地的盲 目扩张,必然导致灾毁耕地的增加,甚至生态灾难。迫于生存压力或利益驱动而过度开垦、盲 目开垦的土地,就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 循环。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农民切身利益。

9、因此,首先要尊重农民意愿,以理服人,注意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其次要周密筹划、注重实效,做到建设与巩固的统一;第三要避免在比较利益的驱 动下,搞“形象工程”,造成生态环境没有建设好,而适合于耕种的土地大大损失。 环境污染已经不能单用“隐形杀手”来描述,其来源广泛、危害明显、后患无穷。“九五”期 间环境污染治理所采取的“总量控制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以及“3 3 2 1 l ”工程,以治理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为重点,投资大,效果较好。今后的环境 污染治理:一要继续增加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强度,巩固和扩展已有成效;二要通过政策鼓励 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全国环境污染治理一

10、盘棋;三要加强对农业污染和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耕 地污染的治理,减少由食品污染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的严重威胁,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只有加强以和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才能增强抗灾能力。 使耕地不受洪、涝、旱等灾害的威胁。首先,水利建设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实施计划,继续 抓好长江、黄河等大潮的治理,加快大型灌区水利设施的整修、改造和续建配套,搞好 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有水土流失的耕地,应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坡改梯等措施。其 次,应改革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体制,鼓励集体、个人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 设施,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还要进一步完

11、善水利建设的监管机 制,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根据调整农业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要求,继续开展群众性农田水 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设施比较落后, 不仅影响耕地的合理利用,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切 实加强农村电、路、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农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创造条件。国家 一方面要继续增加这方面的投人,另一方面应鼓励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投资。 优质耕地一般都面临着非农建设用地的侵占、环境污染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因此,首先 应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不使一定区域内优质耕地总面积的进一步减少,实现区域优质耕地的动 态平衡。一般

12、而言,城镇化有利于节地“3 】,因为城镇化的合理发展虽会损失局部优质耕地,但 同时也会释放更多的优质耕地。当然不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只能浪费土地。自然村的合并及城 镇化的发展需要过程,应以农民有效方便利用自己的耕地为前提。其次,尽量改善耕地的环境 质量、减少对优质耕地的污染。第三,根据耕地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状况,调整耕地利用结构。提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高耕地的利用率,同时注重耕地的用养结合。 我国中低产田的比例高、增产潜力大,应本着综合治理和流域治理的总体思路,针对低产 的具体原因,因地制宜地采用工程、化学、生物、农业技术等具体措施“】,不断提高耕地的总体 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据实例分析

13、如果能将我国现有的中低产田改造一遍,可新增1 0 1 0 1 1 k g 的粮食生产能力吲。治理中低产田应始终注重特色农业的发展,而不能一直用高产田的经营 生产状况衡量中低产田。 2 2 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城镇化、工业化要发展,国家基础实施建设要加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的退耕还林、还 草、还湿的力度要加大,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单是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就须我们重视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和垦荒工作的开展。 现有的城镇建设用地中,有4 0 左右为低效利用、5 处于闲置状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 地大致有5 0 左右为低效利用,1 59 6 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非农建设用地潜力巨大。据分析通 过内涵挖潜

14、、改进生括环境质量,多数地区可以做到1 0 年内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不增 加8 】。国家基础实施建设也应尽量少占优质耕地。土地整理必须充分考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 善,这样才能使居民安居乐业,从另一方面控制居民建设占地的进一步扩张。这从另一个侧面 反映出,以高效利用土地和保证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前提的城镇化发展,才能真正节约和释放 更多的耕地。 我国相当部分耕地分布零碎不规整,通过耕地开发整理,我国农村约有1 3 1 0 7 h 矗耕地 的潜力可挖嗍。挖掘耕地潜力必需与农业和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相结合,必需与必要的护田林 草的种植相结合;否则只会增加耕地面积或提高个别年份的现实生产力,而大大降低耕地

15、管理 利用的方便性和耕地的持续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现有待复垦的工矿废弃地约4 0x1 驴心,其中3 3 l 驴h 矗左右可复垦为耕地”1o 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好,通过整理复垦,耕地的生产潜力较大。遵循土地适宜性和经济合理性 原则。复垦土地不一定全部变为耕地,而要根据自然和人为条件做到地尽其用。复垦工作不仅 要与矿业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进行;而且要注重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土地环境质量的改 善。 用垦荒来置换无法避免的减少耕地显得十分必要。一般而言荒地分布区的生态环境都比 较脆弱,因此,垦荒首先应注意的就是维护生态环境o 】,避免先破坏后治理。垦荒应循序渐进, 在探索与试验的基础上逐步开荒;过快

16、的开荒速度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垦荒还要与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维持新垦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荒地分布区一般自然条件特殊、受污染较少。新垦耕地的高效利用应该与绿色农业和特 色农业紧密结合。在质量特色、区域特色、品味特色、季节性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并注重农业产 业化发展,延长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链条 目。这样易使其农产品创名牌,做到领导国际潮流、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而不是步别人的后尘,更能使荒地利用者有较好的收入。如果单考虑新垦耕地的生产力,而不 考虑其他质量指标,垦荒的意义可能会很小。相信垦荒不仅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措施。 而且也是发掘特色耕地、生产健康食品的重要途径;垦荒的效益不仅会影响发达地区的食品结 构,而且会影响人们的营养价值观和对垦荒的重新认识。 2 3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农业结构调整往往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在注重种植业比较效益的前提下,农业结构 调整又是解决农民收入问胚、稳定农民队伍的主要措施,也是在农业国际化趋势下确立我国耕 地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