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85332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水系现状研究摘要:景观水体作为人居环境中水体景观的重要元素, 除了自然水体的功能性以外, 其颜色、气味, 水体中微生物水平等都影响着整个园林作品的景观效果。针对现代城市中水体缺乏的现状,对现存水体进行改善治理也显得更为必要,下马坊遗址公园水体作为这类水体的代表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对其现状进行整理改进也尤为必要。关键词:景观水体;水生植物;植物配置;硬地处理;水质;水源 下马坊遗址公园总面积20公顷,位于南京中山门外,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北门。为明孝陵的一部分,2007年南京市政府建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所有与下马坊有关的文物都聚集于此,中断了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再次恢复,保证

2、了明孝陵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主要活动人群为周边居民及学生,还有一部分旅游人群。 在这次作业中选择下马坊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在调研过程中,公园东部观音阁前的放生池的水质状况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于是选择了孝陵卫后部至观音阁前侧的水系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 下马坊遗址公园百度截图1 场地周边环境 下马坊遗址公园北面接中山陵风景区,中间有车行道隔开,南面为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由于所选取的水系相对完整,加之与南侧校区间有大片绿化,故此不考虑南侧校区的影响,又因其位于公园中后部,故主要针对场地现状及其内部条件进行分析。考虑到孝陵卫后部与观音阁前侧分别姓成了一定规模的小水面,南北这两片水虽为同一水系,但其

3、周围环境及存在问题也不尽相同,故此先对这两片水及中间曲折带型水系分别分析,再进行整体分析。1.1北侧水面概述 从地形上看,北侧水面即孝陵卫后部的水面应为整个水系的发端,故此水面小于南侧水面,水质较为洁净,水位较低,水岸为自然形态,由大面积蒲草围合,间有少量芦苇,形成的水面内部完整而外围表现闭塞,因此从孝陵卫的主景观面观看不明显,景观效果不显著,但这实际上可能也是出于营造一种自然地湿地景观的考虑,但就笔者看来,由于场地总范围的限制,水面面积过小,显得水面局促,景观效果不强。 周边绿化状况较为完整,总体形成了以孝陵卫绿地为中心周围大片树丛环抱的格局,大片草坪呈缓坡逐渐贴近水面,水面由大面积蒲草围合

4、,间有少量芦苇,空间较为开阔,在草坪与水面相交接的地带,随意地种植着木芙蓉,鸡爪槭,柳树,水杉,等落叶色叶树种,因为时值深秋,颜色绚烂形态美丽,但水面正前方种植过于随意稀疏,加之鸡爪槭移植不久,未成气候,内部略显单薄,在外侧由桂花,女贞,圆柏,侧柏,栾树,无患子,等形成的复合的植物群落,最外围由高大的马尾松,栾树,无患子,枫杨,广玉兰,雪松,等形成深厚的环抱,虽然内部种植略显混乱,但由于西南侧地形高起,加之树木围合,整个空间开阔而完整。 用透明一次性纸杯取水进行粗略观察,颜色接近透明,没有异常气味,悬浮物较少接近于无,符合景观娱乐用水C级标准。1.2南侧水面概述 南侧水面即观音阁前侧水池情况可

5、能略为复杂,这也是吸引笔者选择这块场地进行分析的原因,首先其功能上是作为放生池,考虑到人的活动可能对场地的影响超过上一块场地,因此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一些了解。1.2.1人的活动的影响 鉴于大部分放生池都是硬质景观的事实,百度百科中如是说,“放生池是许多佛寺中都有的一个设施,一般为人工开凿的池塘,为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让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如鱼、龟等放养在这里。信徒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象征了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意义”。 因为一般的放生池都是处于寺庙环境中,作为硬质的水体景观与周围的坏境比较能够契合,同时也便于清理,而在本案例中,观音阁只是下马坊遗址公园的一处景点,处在较为自然的环

6、境中,因而硬质池岸可能不太合适,采用叠石池岸,并在池中筑岛,希望既能够与观音阁的主题相呼应,又想要同自然景观相协调,但这也带来相应的问题。首先,因为施工工艺的原因,水岸叠石大小一般,没有错落关系,做法简单粗糙,又因为与种植缺少配合,水岸缺少变化,而池中的岛尤其粗糙,种植也毫无章法,中间一棵柳树,既与观音阁的主题不相关同时过多的落叶缺少清理也给水面带来了二次污染,其下灌木种植也较为随意,并没有形成有机的植物群落,整体形态也过于松散。此外,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寺院里焚烧的香料里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苯、丁二烯以及苯并芘等,而这些都是致癌物质,会引起白血病和膀胱癌等,并对皮肤和肺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烧香会

7、产生大量的颗粒。研究烧香产生的烟的成分,发现含有苯、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物质,它们的浓度有时高到能危害人体健康。有理由相信这些物质对周边环境及水体环境也会产生相应影响,但因为此处香火不盛,这种影响也确实微乎其微。但同时因为观音阁的佛教主题,在场地中逗留的人群还是有一些的,因为停留人群,由此产生了一些垃圾废弃物,尽管在观音阁的前方设有垃圾桶,但鉴于可能较为偏僻,距离平台较远,因此放生池的水面上还是有一些烟头纸袋之类的垃圾,严重影响水面的可观性,同时也表明了场地确实缺少打理。对于人的活动的影响大体就是上述几点,之后对场地本身物质条件进行分析。1.2.1场地本身物质条件 首先观音阁前侧这片水面是整个

8、水系的汇聚处,水面较空阔,但事实上,水面低平,几有干涸之势,大抵原因应该是地表径流不够,地下水补给又不够甚至没有,而且就在两面水面之间有两处坝口,之间高度相处近两米,考虑到北侧水面的规模,可以推知场地本身水源条件并不丰富。又因为水池南侧经常有人停留行走造成地面裸露,也加剧了水源的流失,同时又进入观音阁的小路过于贴近水池,因此造成之间绿带的狭窄,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水流的保存。 更为明显的应该是水质的问题,水面落叶淤积,甚至有枯树枝掉落,由于落叶分解作用产生的氮磷富余,既影响了水面景观效果,也严重影响了内部水质。这主要是因为场地内过多种植落叶树,主要包括水池中部岛上的柳树,水池东岸的水杉及观音阁北

9、侧的银杏和榉树。沉水植物主要为金鱼藻,纵横杂乱,种类单一,生长过度,导致水质浑浊,加之大片睡莲占据水面过多,造成水体溶氧量下降,进而水生动物稀少,在笔者停留的30分钟中,仅观察到一条生病的瘦小鲤鱼,因此可以推断水质不佳,也有可能水体溶氧量不足,有营养化的趋势,虽然所选取的是一条完整的水系,但因为降水以及本身场地高差的原因,水体几乎没有流动,接近于封闭水体,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 用透明一次性纸杯取水进行粗略观察,发现水中有明显悬浮物,颜色略有,没有明显异常气味,大体符合景观娱乐用水C级标准。 周边种植大体以自然种植为主,仅在放生池的正前方有一些较为明确的种植,主要为红叶石楠,

10、十大功劳,南天竹之类的小灌木,地被主要为麦冬长势稀疏近似于无,种植缺乏考虑,且较为随意,没有形成明确的限定空间,在与公园主道路临近一侧,没有形成连续的屏障。因为活动场地的缺乏,尤其是亲水空间的缺乏,造成人们为了靠近水面而穿过灌木群,践踏草地,使原先本来稀落的种植状况更为糟糕,地面大片裸露,并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流失,进而影响放生池的水质状况。 在观音阁的东侧主要以桂花,女贞,柏树等常绿小乔木形成隐蔽的围合,其北侧主要以雪松形成与外界道路的深厚屏障,因为临近在从主路进入观音阁的小路,因此用常绿树种隔开,借此阻挡公路废气噪音的影响。而西侧种植了大片榉树,并间植银杏,可能基于景观性的考虑,但由于树

11、下缺少灌木层及地被的阻挡,大片落叶直接进入水面,严重影响了水面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在放生池西侧是一大片水杉林,树形挺拔优美,但仍然造成了落叶的问题。紧邻放生池东侧是由主路通往观音阁的一条小路,临近放生池一侧多为低矮灌木,长势一般,围合效果不明显,主要还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小路另一侧与茂盛生长的常绿树丛相接,形成丰富宁静的场地氛围。 在放生池叠石处依照地形种植了一些迎春,给单调的水岸带来了变化和生意,为了营造更为曲折的池岸形态,在靠近陆地处种植了丛生的水葱,再力花,雨久花等。另外在水面中还有大片睡莲,对水体溶氧能力可能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沉水植物主要为金鱼藻,长势纵横,极大地占据了水体。1

12、.3中间带型水系概述 在孝陵卫后部至观音阁前侧两片水面之间有一条纵横曲折的带型水系,鉴于场地本身水源条件不丰厚,水位低,地表径流不够,间有坝口隔开,因此水流凝滞不动,又因为水流宽度本身过窄,两岸树木成群,落叶淤积严重,水生植物长势受影响,水生动物无法生存,藻类生长过度,水质恶化变臭。其余问题大体与观音阁前侧水面相同,暂不赘述。 用透明一次性纸杯取水进行粗略观察,发现水中有明显悬浮物,颜色明显,有异常气味,不能达到景观娱乐用水C级标准。2 问题总结2.1北侧水面 (1)水岸蒲草种植过密,水面闭塞;(2)种植单一,形态不丰富;(3)外围种植缺少规划,种植杂乱无章。2.2南侧水面 (1)水面空阔,四

13、周缺少围合;(2)水岸叠石均匀,石块裸露,缺少变化;(3)水面落叶较多,缺乏管理;(4)沉水植物种类单一,生长过度;(5)浮水植物面积过大,缺乏美感;(6)水流凝滞水质略浑浊,有营养化的趋势,水生动物稀少;(7)周边植物群落,杂乱无章,配置随意,层次不丰富。2.3中间带型水系(1)水面狭窄,水流凝滞不通;(2)水面落叶淤积,缺乏管理;(3)藻类植物种类单一,生长过度;(4)水质浑浊,有营养化的趋势,水生动物无法生存;(5)水质浑浊,水位低,地表径流不够,地下水补给不够。3 解决途径及方法 首先基于城市水文条件的特点:城市降水时间长,强度增强,城市相对湿度低,主要由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筑阻碍效应

14、以及城市凝结核效应的影响。城市洪水过程峰值增大,出现快,因此城市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造成地面沉降。下马坊遗址公园虽然紧靠中山陵风景区,处于处于城市中心绿地边缘,受到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因此水源条件并不丰厚。同时也存在一些水质变差的可能,对此笔者从对人们行为引导,改善场地硬质条件,改善场地植被状况,提出一些对策。3.1对人们行为引导关于对人们行为引导主要针对以下两个问题,由于人为践踏造成地面裸露,植被稀落,由于人们乱丢乱扔造成的垃圾污染,对此,在放生池南侧绿地进行重新整理,种植一些较高的常绿细叶型灌木,进行充分的围合,

15、如圆柏,小叶女贞,龟甲冬青之类,在一些景观优势点设置一些小路进入,并提供休息平台;在观音阁前方平台角落设置垃圾桶,在进入观音阁的小路入口也增设垃圾桶,可以与景观手法结合,比如修剪整齐的圆柏结合,增强景观效果和趣味性。3.2改善场地硬质条件关于场地硬质条件,主要基于场地道路铺地以及地形方面的考虑,主要针对场地内水源条件不充足,水土流失的问题。 关于地形,场地内部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地形逐渐增高,因此水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在孝陵卫周边均为缓坡草坪,水面与地形结合自然,景观性和生态性兼具,中部带型水系缺少处理,高差不明确,其间有坝口隔开,处理粗糙生硬,可以用大石堆砌于水口,进行阻隔,能形成曲折自然的景观

16、效果,同时也便于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观音阁周边地形较为平坦,其前侧放生池也是处于整条水系的最低点,但因为周边地形过于平坦,水位低平,汇聚周边水流的作用并不明显,可以适当垫高其东南侧地面,形成完整的汇水。 改善水源条件的另一个考虑方面是场地的道路铺地,因为是城市小公园,所以场地内绝大多数都是软地,因此就局部的道路及硬地进行了一些考虑。 1. 用透水性地砖铺路。砖是透水的,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处由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透水性路面材料主要分为天然石子、采用透水性地砖、透水柏油路面、透水陶瓷路面砖、透水混凝土等。透水性路面下面是经特殊处理的沙石层,多空隙的结构使路面的水能迅速下渗入地下泥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